玫瑰的故事观后感
玫瑰的故事看完了,热播期间我在社交网络刷到过一些片段和评价,有一些引流的给了不少误导导致一直没点开,最近看完后我觉得玫瑰是很好的女性成长剧。
在我看来玫瑰的三段感情对应人生的三种求而不得和接受,故事从感情出发但立意不止于感情。
第一段是接受深爱的人但不合适,这一段最直击心灵的台词就是玫瑰在巴黎的内心独白:“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们走向的是两个相反的方向,曾经以为的彼此靠近,其实只是擦身而过。” 两个相爱但规划不同的人痛苦过后终究都选择放手,最后一场大雨下在玫瑰心里,和刚在一起时电话里听雨形成照应。这个故事算是有始有终,初恋的悸动和甜蜜都描绘得很浪漫,虽然可能有一些夸张成分,比如特别快地嗯…还有没必要写果冻多年后还回过头找玫瑰,这就有点偶像剧成分(但毕竟是刘亦菲嘛,那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段是接受曾经美好的东西会变,努力经营也会破裂。虽然讲述的是婚姻,但我觉得不止婚姻如此,事业、关系…可以代入一切。我看到很多讨论会从头开始分析方协文的潜在问题,或者和果冻比较等等。确实这段婚姻里面男方的问题大一点,但怀孕前他们的感情也是真实的。我觉得如果走到了离婚这一步,不要怪自己,也不要试图去否定曾经的眼光,接受感情会变,人也会变,不是一个人可以努力维持的。我相信结婚和离婚,都是为了更幸福。我很佩服玫瑰,在提离婚的时候,她说的是“我不爱你了”,而不是说“因为你xxx”,句句未提自己受到的伤害,只是平静和自我审视。这时候的玫瑰已经决意向前走,不愿纠结过去的美好或是矛盾,主体永远是她自己。
第三段是接受死亡。这一段虽然讲述的依旧是伴侣,但我觉得意义是接受深爱的人离开,接受生命的有限,接受突如其来的灾难,就像爬山时的那场大雨。
除了玫瑰以外,配角苏苏从原生家庭里自我救赎的故事支线也很感人。没有莫名其妙的和解,她对母亲说的,“那个男人只是魔鬼,而你是我血液里的病毒。”苏苏的成长线很曲折,剧里面她从不愿面对自己的痛苦,抗拒心理咨询,到寻找专业的支持,最后勇敢做出改变,把配角也刻画得很细腻。
当然剧里面比较想吐槽的可能是职场部分,用了一点笔墨但很浅,总体展示的是很受赏识也顺风顺水,会比较理想化(打工人很难代入),但也可以理解是把更多笔墨放在其他方面,职场就相对弱化了。
很多人说即使如黄亦玫也要吃感情的苦,整部剧看完,我的感受是不局限于感情。就是即使你一切都好,可是有些东西就是瞬息万变,就像天气不是因为你出门才下雨的,没有道理可言,不是所有美好都能善终。
那怎么办?黄亦玫演了,歌词里唱了,
“晴雨都往前走,
我要往前走,
所以放开手。”
天气晴朗,玫瑰大笑着往前走,大雨突降,玫瑰哭着往前走。她只是往前走,其他人也是往前走,邂逅了就相伴,告别了就独行,但不论谁来谁走,自始至终的旅伴只有自己。
这部剧给我的感受和意义,片尾曲基本可以概括:
“愿我这一生,常与我自己伴游。”
最后,希望神仙姐姐多多演戏,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