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评说

《六姊妹》观后感:我妈就是那个中国式长姐的现实版何家丽

发表于2025-03-10 11:12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六姊妹》观后感:我妈就是那个中国式长姐的现实版何家丽

《六姊妹》是有时代烙印的,非常有代入感和历史感。
这个历史感指的是,作为一名七零后,剧中的姊妹兄弟大家庭的其乐融融,偶有纷争的场面,在今天这个时代,再也看不到了。其中传递的亲情和家庭观念,也只能作为一本历史书,让那些后辈们,在影视剧中翻看了。

1


我的姥姥家这边,就是一个剧中典型的大家庭,七姊妹加三兄弟,我妈是老大。剧中的何家丽,自幼和奶奶长大。从小就立志为家庭分担责任,从她含泪剪断那一缕青丝开始,她就注定要为何家做出牺牲,从知情下乡,违心的婚姻选择,再到成为姊妹之间的润滑剂,她就像一只埋头拉车的老牛,为了这个大家庭,真的是拼了!我妈是老高三毕业,和剧中的阿丽很相似,家里的姊妹兄弟,除了最小的七姨(老姨),她都亲手带过。姥爷家是做家传的牙科手艺,非常希望我妈在高中毕业后能继承家业。但我妈有自己的想法,诺大一个十姊妹兄弟家庭的重担,她早已不堪重负,高中毕业后的一个乡镇广播站的就业机会,让我妈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飞也式的逃离了从小生活的县城。

电视剧刘姊妹全集可以在哪免费观看_刘姊妹多久更新一集-天极下载

2


剧中除了作为家庭老大要承担的种种艰辛外,阿丽和母亲的矛盾也是作为家里老大的生活日常。除了有时候袒护妹妹们和母亲拌嘴,家庭观念的种种差异,也是各种冲突的导火索。比如老母亲因接受不了连生了五朵金花之后,决定要把老五送人,阿丽二话不说,就去火车站追老五了。幸好老母亲及时醒悟。最大的矛盾,应该就是在阿丽的婚姻对象的选择上了。因为和汤家的世仇,不得不选择了军队的张建国(事实证明何家的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也是,就冲着陆毅那一脸正气,确实也查不到哪里去)。我妈私下常常和我们讲,从小就非常怕姥姥。小学时有天晚上和同学看电影回家晚了,翻墙进屋,被姥姥狠狠揍了一顿。姥姥的原话讲,老大我都管不好,怎么教育下面那么多弟弟妹妹。所以老妈从小没少挨打。等我妈到了适婚年龄,姥姥家在县城介绍了一个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的(据说以前是开照相馆的,算个小资本家吧)。我妈嫌弃人家成分不好,自己在乡镇上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在黑龙江当兵的爸爸。和剧中情节也是如出一辙。
图片

3


家里姊妹多了,自然就会有小团体出现。比如剧中的阿丽,就和老二走的近一些。老三和老四通常都是中间派,然后老五老六又是另一波。这里面差不多都是和年龄和阅历相近有关系,毕竟年龄差太多的,有代沟无法交流。这些现象小时候不明显,剧中在后期阶段,比如房产之争中,就愈发的明显了。我妈家的十姊妹还更复杂些,除了和年龄阅历因素意外,还有地域有关系。比如我妈和二姨(差六岁)走的近一些,三姨和六姨都在县城,就来往比较多,另外四姨、五姨和老姨都在抚顺,平时交流更方便一些。三个舅舅好像不怎么站队,可能家里的男孩子更有主见一些吧。
我妈虽然不在县城工作,但是作为那个年代的老高三,又在镇政府工作,还在财政所兼职过出纳,见识和眼界自然也是不一般的。姊妹们平时如果需要出个主意,我妈就是大家的主心骨。另外,爸爸这边是农村家庭,也是家里老大,兄弟姊妹七个,家里大事小情的,自然也喜欢和这个老嫂子唠一唠。

4


印象中,姥姥家还没有什么诸如接班和房产的纷争。因为众多的子女都非常争气,结婚成家自理门户之后,加之生活的地域也比较分散,每年的过年大聚会,总是和气一团。这么多个拖家带口来的,那是相当热闹的,有小舅带我去看电影,有老姨和我们玩牌,这样的聚会,也是我小时最欢乐的童年时光之一。
如果说财务纠纷的小插曲,那是似乎就是姥姥的家传的一些金首饰了(好像还有金元宝)。当时的分配的原则也是相当透明的,就是姥爷姥姥那几年生病,根据子女照顾和付出的贡献,进行了分配。我妈由于住的远,还要工作,贡献相对小些,就没啥分配。但最后姥姥还是大度地给妈打了一条金项链,算是弥补妈多年的心愿。至于祖上房产,大家一致同意留给一直照顾二老的小舅一家。
六姊妹(伊北)全本在线阅读-首发起点中文网官方正版

5


整部《六姊妹》,画面非常质朴,有年代感:灰蓝色的服饰,醒目的国营大厂标识,送礼果品的网兜,非常写实,而且叙事流畅,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流水一般,滋养和成长了何家六姊妹。特别是剧中的大姐阿丽,从年少到年老,始终都是一头干练的短发,剧中何家大姐的成长史,让我又看到了妈妈的影子。
此外,剧中次出现的全家福、老宅门前的夕阳、母亲留下的金耳环等意象,成为联结姊妹情感的符号,提醒她们“家”的本质是共同的历史与血脉。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正如剧中所说,家就是,老房子虽然拆了,可记忆里的热气与灯光,比砖瓦更结实。
返回影视剧评说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电视剧《北上》观后感
  • 下一篇:电视剧《灿烂的风和海》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