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小巷人家》观后感
电视剧《小巷人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女性角色,很真实。
李佳的父母是上海人,在北方当知青,心心念念的就是回上海,可惜上海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家,回来也属于寄人篱下。
为了在退休后能回来,把李佳送到上海读书,希望她可以嫁给一个上海人,这样他们就有了退路。
李佳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也为了扎根在上海,很努力的读书,在上海的叔叔家寄人篱下,睡厨房,受白眼。
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让她放弃,通过努力考上了上海的大学,学习设计专业,有了宿舍,才搬出去。
大学期间学业突出,毕业直接进了规划局,留在了上海。为了省钱,可以每日不断的乘轮渡。
工作了几年,为了多赚钱,回到了设计院工作,买了自己的房子。
这个时候的李佳,心中背负的一直是父母的期望,她自己的个人意愿并不站主导地位。
所以,当大学期间,庄图南想和她更进一步的时候,被她冷漠拒绝了。
我想那个时候的她,除了想认真学习,留在上海,不想分心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想要找一个让她更容易留在上海的对象,为了父母口中的争气、孝顺。
但是,兜兜转转,发现心中想着的依旧是庄图南。
趁着一次庄图南要去相亲的机会,李佳和庄图南坦诚对话,都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和考量。
当时,庄图南并没有接受李佳,甚至义无反顾的从二楼跳了下去,离开李佳。
他们的顾虑都没有错,所以我一度以为他们不会有成为家人的可能。
不过,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后来的李佳,又成为了庄图南的女朋友,两人似乎权衡利弊的告白,在剧中也很有特色。
原本我以为,李佳会像庄超英一样愚孝一辈子,但是她没有。
在给弟弟争房子,带着庄图南第一次上门的时候,她也逐渐看清了真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
她在看透这一点之后,选择的依旧是去给弟弟争房子。不过,这个时候她的个人意愿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争房子,是为了减轻自己以后的压力,可以少帮衬父母弟弟一些,对自己的小家更好。
李佳的整个思想轨迹和行为处世很真实,也很贴近生活。
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人像李佳一样,不得不背负着重担前行,委屈自己。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历程,毕竟在一个家庭生活二十多年,父母的想法意愿很容易影响到子女。
不过,李佳成长的比较快,在她还年轻的时候,就理解了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情这句话。
懂得为自己和小家的未来考虑,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脱离了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李佳更显成熟,有了边界,无论是对人对己,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