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评说

《是女儿是妈妈》观后感

发表于2025-08-02 10:43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是女儿是妈妈》观后感

《是女儿是妈妈》第一季和第二季都看完了,初衷就是想知道别人在家里是怎么当妈妈的?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又不能到别人家去,这回通过综艺终于看到了。当然,在综艺里,看不到全貌,谁如果有个摄像头对着自己都会有所收敛,但是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还是可以猜到她们平时是什么样的。

先说结论,我觉得如果同频拉回到孩子小时候,我给孩子关爱还是更多的,那些妈妈大部分在孩子小时候是要求非常严格的,而且是相信权威多于孩子的,而我对孩子的要求没那么严格,而且我和孩子常常是站在一起的,遇到事情我会细问来龙去脉,再进行指导!至于亲亲抱抱说爱你更是家常便饭,当然这都是我平时(不被别人气到)的时候。我的生活照料能力是欠缺的,因为我对自己的照料也是马马虎虎,付出的可能没有别的妈妈多。我致力于他当时是快乐的,而那些妈妈寄情于若干年后反思的时候是感激的!只能说我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妈妈吧,我是一个逗比的性格,在人群中相对占少数,我和孩子什么都谈过,我们都不想憋着任何话。平时的时候不用特意逗他,我随时的生活、说话他就觉得很搞笑了!我这辈子确实有点像个“行走的段子”。但我爱生气(主要是和别人),这时候我就做不到逗他、哄他,甚至还会因为对错误的容忍度下降而吼他,我的理性消失了,他对我的意见也主要在此。

看这个综艺,我有几个很强烈的感悟:

1、你损害了我——隐藏在说教背后不敢说的话。无论什么样的关系,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其中一个人不注意,可能就会损害另一个人。但如果这另一个人是妈妈,她就不好意思开口说这句:你不能损害别人!她于是总是迂回地说教,比如晚睡对身体不好,乱放东西不是好习惯,但是,你在屋檐下祸害的那些,不都得妈妈给你收拾吗?为什么不敢说“你不可以莫名其妙地损害我!”说了,这样想了,又怎么了?我认为可以大胆地说出来,从小建立边界。

同样,女儿们经常说的让妈妈做自己,很可能就是怕妈妈黏着自己。她不好直接这样说,只能说让妈妈做自己,这样你的人生多精彩!她也不问问妈妈想不想?妈妈最喜欢的生活不就是和你在一起吗?不就是实现不了不得不做自己吗?我有时候真想说:请别用让妈妈做自己来买好。当然,不舍得说也是一种善意吧!妈妈心里也明白。

2、孩子总是想在父母那索求无条件的爱!这两季几乎每对母女都是!我当时也是如此,觉得你就不应该像别人那样对我。但父母做不到,真的,其实是做不到的,世上就没有无条件的爱,父母给我们的是比别人多的爱,而不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爱!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个错觉?就回到刚才第一个问题,因为妈妈从来不说你不能过于损害我,而总是用为你好的那些说教代替,让孩子觉得可以这样要求。我已经很孩子说过,妈妈只是比别人对你好些,无法达到你想象中100分那么好。

3、对女性而言,战斗确实不在她们的生活里。没有这样的基因和受体,可能大脑中这部分区域不活跃,一过性过去了,然后专注于她们喜爱的事:恋爱啦、赏花啦、打扮啦!所以你跟女生说你得反抗得战斗,她们说刚才有什么事吗?

4、有些梦想真的永远无法实现。在回到妈妈的少女时代环节,陶昕然问妈妈:“你少女时代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了吗?”妈妈说:“我少女时代最大的梦想就是考大学,但是没有考上。”后面说女儿替她实现了梦想。我想我妈也是如此吧!但我更感触的是,人的梦想有时候真的是没办法实现的!我总是不敢相信,不愿相信,但昕然妈妈不就是这样吗?想到这是很多人的现状,也就勉强接受了吧!一切都是命啊!我妈妈当年考党政干部基础科,是通过科目最多的几个人!可是就偏偏得了腰脱中断了!太可惜了!命啊!

5、激发了我最深的情感。母女分离实验,那些没有经历母亲去世的永远无法知道,只能凭想象。那真是太痛苦了!每次只要这样的话题我都想起我妈,到现在我都无法确定我对孩子的感情是超过了我妈吗?我经常想起我妈、经常哭不光是因为妈妈对我好,更主要的是我爱她!我没有爱完,她就走了。而在她走之前,我生活境遇太累,我的能量被耗光,感情被磨平,我那时候自己活下去都很难。但我是爱她的,只要我稍微能活下去,她是我最深的牵挂,但在她有生的那些年里,我没有更懂她,没有更懂严重限制了我的爱!我没有真正感同身受我妈那些年(尤其小时候)遭受的苦难,如何让她有了一个个心结。现在,我有孩子后,我看了那么多书,从开始就说正确的话,可为什么不能在那时读几本照顾老人的书呢?如果看了会不会更懂妈妈?如果懂了会不会说出最正确的该说的话?如果爱够了她会不会就不病那么重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放手让女儿自己走环节,她们都哭得稀里哗啦,我妈是真的说过:“你都30多岁了,行了长大了,我都没想到能活这么长!”我妈还说过:“我还能陪你多长时间?”还说过:“想妈妈时候就看看妈妈给你写的这些。”你说哭不哭!感谢这个节目让我重新会哭了!自从我妈走后,好像哭光了所有眼泪,什么伤心事都只流泪到眼眶,却没有泪流下来。这次放肆地哭了几痛,活过来了,像工作之前一样。我懂得了怎样的妈妈呢?文字部分太长了,截到了下一篇文章里。

6、父母和孩子最大的分歧在于作为孩子的我们不知道自己那么平凡,但妈妈们能看到。妈妈对孩子,爱是一块,认可是一块。前者大部分都能做到,但后者很难做到。现在作为妈妈的我也能看到儿子的平凡,但我自己那时候却不知道自己。人对自己的高估其实是生物的一种进化设置,可以让人总觉得有希望,并努力下去,到很老的时候才恍然大悟,也奋斗完了。如果知道得太早了可能就放弃努力了,或者抑郁了,所以说对人最好的教育是鼓励!人天生的自大就是一种自我鼓励!等这个人长大了,正好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她无法再欺骗自己觉得孩子的上限很高,而孩子却正处在盲目自大的年龄,总感觉不认可我。但前者爱和责任大部分妈妈都能做到,不停在付出,但区别在于有些妈妈和孩子间的生理性喜欢比较强烈,才能经常说“我爱你”,不然就算节目上说了,回家也不会接着说,我反而觉得不要逼迫有些妈妈硬说出“我爱你。”

7、上一代的女性,是真的善良!生活中如果你婚姻生活不顺要跟70后及以上的人吐槽,那你绝对不会得到共鸣,因为她们觉得付出理所当然,而且毫不费力!能把你气死!所以我也就明白了原来我妈说她为了让我姥放心,搞社教中途回来,我以为是不想那么辛苦的托词,现在看来也许是真的,那么那个年代的女人有这样的特质!

8、两季里最喜欢的妈妈,就是傅娟女士。真的很完美!那些妈妈都看得出,小时候是对孩子比较强势的,而强势负责任的妈妈,我是不缺了!我最喜欢的我妈妈的一张照片,竟然是乖乖坐在楼前的花坛上,带着害羞的表情,穿着无比朴素的蓝T恤,这张照片粘在我大学时的床铺上一直陪伴我大学的时光,因为那个照片是我理想中的妈妈。有人可能疑惑,你不是那么舍不得妈妈吗?难道她不是理想中的妈妈?这也是我要说的,爱一定不是柏拉图的,一定要有身体的语言,不管她是不是我理想的妈妈,我爱她!我爱她是因为我看到她那张脸我高兴、我亲近,我想亲亲她,我想给她按摩,我想看她笑。而我之所以这样,是我妈用爱滋养出来的,是她先付出一复一日我才形成这样的感受。我现在看孩子有时候都想:唉,你好看你说了算!没有身体的语言,吵架都无法和好!

9、第二季有一个回到童年环节,女儿们都能清晰记得小时候难忘的一件事,我试着问我家这个记性不好的孩子,有吗?真记得!他清楚地说出是5岁时候,我后来一查还真是5岁。孩子最难忘的是5岁时候,他和爸爸在院里学骑自行车,邻居王跃*和一个女孩两个人撺掇他骑车,撺掇了三四次,他害怕不骑,后来那两个小孩去找门卫保安说:“你教教那个同学骑自行车。”他爸在他俩撺掇时候在看手机,在他俩找保安的时候看见了,但他爸就和保安一起让他骑,然后保安在后面把着车后座,不一会就松开了。他遇到了一个空滑板车,撞到滑板车上,然后他爸就给扶起来了。记忆深的点在于他看那俩孩子意思是想难为他、看笑话,是“死也要让他骑”,所以他骑的时候、摔倒的时候一直都很生那俩人的气。

我突然想起了我小时候在意的事,有一次在我很小的时候,应该是学龄前,我家亲戚(外号“双单”)骑个自行车碰到我妈和我立军姐,他说骑车带我兜一圈,我妈和我立军姐就同意了,可她们没想我有多么害怕!我完全不认识这个人!他在自行车后座带着我,问我:一会儿是给你送家里还是送你妈你姐那?我心里的意思是首先送我妈我姐那,如果找不到她们了就送回家。但是我太小了,表达不清楚这个意思,我顺着他的话说送回家,好在回家一看我妈我姐都在,我真是吓坏了!还有更小的时候,我立军姐总逗我说要给我送卖破烂的老头!有一次真的让他抱了我一次,我害怕极了!还有一次我稍微大点了,和我四嫂和高蕾一起走在十字街附近,一个坐着的老头单单拉住了我,我当时一拳把他支开了,又继续跟着她俩走。恐惧太使人记忆深刻了!

10、分析薄永霞性格。这个综艺我看了两季,我没有不喜欢的人,我都能从她的角度理解她。比如曾经备受争议的薄永霞(李嘉格妈妈),她和第一季的岳彩晶并不一样,她从小父亲偏向弟弟被不公平对待,长大老公并没有给太多情绪价值,她的情感都是“女线”的,曾经妈妈坚决地站在她这边,她把母女的感情传承了下去,曾经女儿也是那么乖,那么照顾她、亲近她,然后突然在几年内,母亲也走了,女儿也结婚了,结婚后的女儿有了自己小家,再也不想跟她卿卿我我,关键是还在本该她有理的事上,盲目站在婆婆一边,连个解释的机会都没给她!平时还话里有刺地说她!委屈!确实咽不下这口气!如果不是节目深挖,谁能知道这些深层次的缘由,只看到她的态度肯定就不想和她交往了,所以我说我如果更懂我妈就好了。我很理解薄永霞,我也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扛得住,薄永霞在李嘉格小时候是真正宠过她的,这已经胜过大多数家长了!而李嘉格爱妈妈归爱妈妈,但也始终没有找到薄永霞性格的钥匙:霞姐属于战斗性人格,怕别人笑话,可能她也会笑话别人。作为东北女人就三个字:就是干!她吃辣椒,她抓鸡,她开车不认输,她希望女儿干翻婆家干翻这个世界。不经历的人真的无法感同身受,现在我儿子在学校回来给我讲的各种事,我都要气炸了,要是我肯定不会受欺负,告诉了也不行,情况会发生变化,他还是不会。这个时候我这个心情,别人很难理解,所以我能理解薄永霞,她勇猛了一辈子,在孩子身上就睢了!我有时也是闭着眼睛跟自己说:你就受欺负吧,管不了了,不管了!

我现在能真正地理解各种各样的人,因为人虽然资质各异,但欲望是差不多的,哪里阻碍了,都会在那里停留。有的人可能会停留一生,别人就觉得很怪。我也真正意识到一位妈妈如果没有得到老公、原生父母等的滋养会怎样情不自禁地影响到儿女。父母一定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就算真的没有人爱你导致不由自主会犯这个错误,至少跟孩子坦诚,减轻孩子压力,再慢慢改。

总之,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到人生不完美是常态,没有那么多完美的妈妈、爸爸、夫妻、孩子……因为任何和谐的关系都需要人本身就聪明,本身就能力强,这在人群中肯定是少数。不聪明会造成自己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身上“黑洞”太多,没有办法做到人格那么健全、能量那么充沛去呵护别人。这就是造物主的bug,人的悲哀!大部分人的能力只能如此!
返回影视剧评说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日剧《主播》观后感
  • 下一篇:家庭主妇的困境——《潜伏》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