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蓝桥》影评
发表于2019-03-02 10:19
热度: ℃
作者: 观后感
《魂断蓝桥》影评:为什么说《魂断蓝桥》是一部值得看的经典电影?
你看懂了《魂断蓝桥》这部电影吗?
电影《魂断蓝桥》是一部关于军人与舞蹈演员的爱情故事片。
首先要提的这部电影的插曲是很多人熟知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但是个人觉得中文翻译可能和原歌词想要表达的内容不太一致。原歌名叫Auld Lang Syne,其歌词大意是象征在告别或聚会就要结束时的悲伤无奈之情。
从歌词的原意来看,可以说,它和《魂断蓝桥》这部电影要烘托的情境是相一致的。
电影的中文译名为《魂断蓝桥》,我个人认为这个翻译不是很好,没能反映真实的电影情节。电影的英文名叫Waterloo Bridge,Waterloo就是滑铁卢,所以电影名直译的话,应该是《滑铁卢桥》。
《魂断蓝桥》电影名中有魂断二字,可能是因为有人去世。与电影《魂断蓝桥》类似,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中也有去世的人,他是主角之一天保。
个人以为直译的话更好。如果说把《边城》改名为《魂断边城》,就显得俗气化了。《魂断蓝桥》这个翻译名也是同样的道理。
故事的主要发生时间,可能是在1910年以后,电影中没有具体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但是可以根据女主Myra(中文翻译的全名为玛拉·莱斯特,以下简称玛拉)的生日推断出来。
电影的主要故事线是朗特谢步兵团上尉罗伊(英文名为Roy Corneal)和芭蕾舞蹈队的舞蹈队员玛拉·莱斯特(英文名Myra Lester)的爱情故事。
罗伊想要娶玛拉而未得,玛拉则是对爱情的感觉由憧憬、痛苦、堕落、悲喜交加到愧疚,最后绝望的过程。
可以说,玛拉对爱情的转变,应该是大多数女人对经典式悲剧爱情的态度。这和经典爱情故事《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的爱情的变化是大体一致的。
经典的爱情故事片有相似之处,《魂断蓝桥》就是将这种经典的悲剧式爱情演绎到了极致。
如果一部电影只是演绎女人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那么这部电影还只能算优秀,够不到经典的高度。《魂断蓝桥》的高明之处在于,男主罗伊对爱情的态度也是深情而专一的。
这虽然是一部悲剧的爱情电影,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并没有对爱情失去信心,反而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到罗伊的黑胡子变成了白胡子,这是让我掉眼泪的地方。玛拉并没有爱错人,她最终的选择也说明了,玛拉是一个值得爱的女人,罗伊对爱的坚持,对玛拉的怀念,也是值得的。
真正阻碍爱情的是战争。如果没有战争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得出,罗伊和玛拉是平凡而幸福的一对爱侣。
虽然猜到了结局,但是当看到结局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动情处并不是电影最后那几分钟的场景,而是女人对爱情坚贞的用心良苦以及男人对爱情的矢志不渝。
抛开爱情与婚姻的视角,《魂断蓝桥》也包含美国电影一直以来的特点。
比如,电影中的配角对规则的遵守并严格执行。这种对规则的高度信仰,是让这部电影得以经典的原因。
这些规则的高度执行表现在舞蹈队的夫人(舞蹈队的管理人)对舞蹈演员的表演的严格要求,也就是说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毫不含糊,夫人说了非要如此的原因:“他们(观众)有权力看真正的演出。”
对定下的规则的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这也是为什么夫人会开除玛拉的原因。
第二个例子是罗伊想要娶玛拉时,跟上校申请,上校说要征得名誉团长的同意。军婚是一个流程,罗伊必须严格走完所有的流程。
第三个例子是,罗伊想要牧师举行婚礼时,牧师没有同意,没有同意的原因是法律规定不能在超过下午三点的时间段里举行婚礼。罗伊想要牧师通融,牧师说这是法律。很简单,法律就是一个社会的最基本规则,任何人不得违反,任何人在法律面前没有“通融”一说。
如果没有这些严格执行规则的配角们,《魂断蓝桥》这部电影的主角故事恐怕无法讲述下去。
经典电影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这也说明了在现实的西方世界里,人们对规则的遵守是非常认同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是严格要求别人的。
既然是经典电影,那么为什么后来的优秀电影人没能拍出一部超越它的爱情电影呢?
个人以为《魂断蓝桥》里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导演梅尔文·勒罗伊巧妙了利用了时间的落差或者说信息传递的落差。
对于信息传递的落差这个要素,发生在1910年以后的战乱时期可以理解和解释,但是如果说要发生在现代社会,逻辑上肯定是经不住推敲的。
《魂断蓝桥》里的信息传递的落差主要表现在对于罗伊负伤,玛拉和克劳宁夫人不在同一时间得知。罗伊到前线打仗和打了胜仗回来的时间的不确定。罗伊的人身安全的消息并不是同时传递给玛拉和克劳宁夫人的。罗伊和克劳宁夫人对玛拉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同时得知的。
最后,在滑铁卢上守候着玛拉的那个军人,是怎样的一种悲伤而经典的场景,既是电影,也是现实。
是的,在爱情里,等待和守望是我们最熟悉的情景。很多人会一直等下去,当然包括这个胡子都已经等白了的罗伊·克劳宁……但那个要等的人,再也回不来,回不来也要等下去,怎能叫心中有爱的人不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