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苹果》影评观后感

发表于2019-09-20 08:4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苹果》影评观后感

《苹果》是一部有着两种版本(被剪20分钟)的电影,它充满了争议性,也引发了关注度。
它是导演李玉第一次与范冰冰的合作,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它原本可以改变大众对于范冰冰毫无演技的误解,却因为影片被禁被剪几乎消失于我们的视野。
它是一部神秘的电影,原名《迷失北京》,却因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原因被迫改名为《苹果》。
坦言说,《迷失北京》更贴近影片的原意,而《苹果》虽然题不对文,却给人以更多的遐想。
它究竟是怎样的一只“苹果”呢?



1、一只青苹果
有谁是冲着范冰冰与佟大为的屁股来观看本片的?
实话实说,我是。
能看到他俩的屁股,这绝对是第一次,说不定也是最后一次。
2007年,范冰冰的屁股是圆润的,佟大为的屁股是紧致的;但他们的演技却是青涩而不为人知的。
2007年以前,范冰冰能让我们记得住的角色,几乎都集中在电视剧领域,唯一能让影迷有所印象的大银幕角色恐怕就只剩《手机》里的武月了。
而自从与导演李玉合作,《苹果》《观音山》《二次曝光》《万物生长》等一系列电影让我们看到了范冰冰在文艺片中的另一面。
李玉似乎激发出范冰冰女性性格中屈辱、懦弱、独立、坚强等各个层次的表现力,让我们看到范冰冰演技的丰富性与内在潜质。
佟大为同样也是如此,一贯傻里傻气的银幕形象似乎给他套上了枷锁,而在《苹果》里的渣男人设却让他表现出一股少有的无赖与戾气,颇为难得。
这便是《苹果》的可取之处,一对青春气息的屁股,以及那充满青涩却潜藏爆发力的演技雏形。



2、一只毒苹果
有谁是冲着范冰冰与佟大为的屁股来观看本片的?
很多观众也许都是。
影片开始不久,范冰冰饰演的刘苹果与佟大为饰演的安坤便在出租房那狭小的浴室里上演了这春光毕露的一幕。
两人都是进城打工一族,刘苹果在洗脚城上班,安坤给高楼擦外墙玻璃。一天,洗脚城老板林东(梁家辉饰)趁刘苹果酒醉强奸了她,安坤恰巧看到了这一幕。追打林东未果的安坤没本事也没精力去打官司告林东,于是向林索赔两万块,却被傲慢的林拒绝。
不久刘苹果怀孕了,却不知这孩子到底是安坤的还是林东的。安坤以此向林开价。林与其妻无法生育,求子心切,提出用10万块买下这孩子,前提是出生时血型鉴定是他亲生的。
一个畸形的临时家庭关系就此形成……
而这个孩子降生后血型的鉴定与归属则变成了一出真实而残忍的闹剧。



故事一波三折,却也透着一股真实劲儿。它讲述了一群人(包括穷人与富人)因为欲望与金钱迷失在北京这座超大城市的故事。
故事中的每个人从事着这个城市里并不起眼的工作,真实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
他们的遭遇如果分段来看,似乎也经常能出现在浩如烟海不停更新的社会法制新闻里。但如果完整的串联起来,还是足够狗血并吸引眼球的。
这便是《苹果》作为一部电影能支撑观众继续看下去的理由,真实性与离奇性相交织。
但它也像很多热点事件一样,仅仅只能激起不明真相群众一时的好奇心,却无法引发长久的讨论与思辨。
为什么?因为它无法引起我们的共鸣。



整个故事以桃色事件作为开篇噱头,以亲子鉴定作为最后卖点,对于大众来说,强奸、通奸、渣男、卖惨与苦情是这出知音体故事的关键词,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勉强可以。
然而李玉并不是一个仅仅只想搏大众眼球的庸俗片导演,她想通过影像表达小人物之于命运的不可控,以及蝼蚁们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迷茫感,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北京这座首善之区的疏离感。他们很容易在这座城市找到工作,却很难融入它并获得它的认同与尊重,这也许正是《迷失北京》的真实含义。



这种真实性对于旁观者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也似乎可以引发观众是否真正“旁观者清”的代入式自我拷问。我们是否也各自迷失在自己打拼的城市里呢?
很遗憾,这是导演的一厢情愿。我们并没有被这个真实与荒谬共存的故事所打动,它很社会,却离我们的真实生活很远。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有缺钱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想到会去出卖自己的爱人与子女。即便是蝼蚁般的生活,也有着道德底线与基本的尊严。



导演想用极致的方式表达人性中的黑暗与邪恶,这是真实的,但这毕竟是少数。我们对待少数社会热点事件的惯有态度是猎奇、同情,而非情感上的共鸣,也就更谈不上对整个社会的反思与讨论了。
“全员皆恶”的故事在电影里屡见不鲜,性本恶的主题从未在银幕上缺失过,然而一味的求“恶”并不是每次都能引发我们对“善”的重拾。
《苹果》没能引发共鸣,也没能让我看到一丝丝的善良,它的“恶”让我感到一阵阵的寒意与恶心,观影极度不适。
纵然有着片始那一对圆润与紧致的屁股,也无法消解整部电影看下来后我心中的郁结。



也许导演会说,这样的观感恰是她想要的结果。她就是想让观众通过放大镜窥视人性中的丑陋而产生厌恶感,在脑海里铭记它,思考它的成因,进而鞭挞社会的麻木不仁。
然而我要说的是,你失败了。
观众只记住了那一对屁股。
对于丑陋的人性,我们习以为常,如果不在故事里闪烁一星人性的光辉与善良,那就只会加速我们的麻木与厌倦。
这,对于观众或是社会,都毫无裨益。
观众并不是神,无法完全参透影片的实质与内涵。
这口锅赖不得这届观众,只能说导演还比较青涩,尚未至《观音山》的成熟;又或者只能怪片始的那一对屁股太耀眼了。



3、一只金苹果
很凑巧,古希腊神话里有关“金苹果”的故事总带着些人性的丑恶,尽管主角们是神。
三位女神为了争夺金苹果无所不用其极,将各种欲望作为诱饵摆在人类的面前。
在另外一个故事里,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为了取得巨龙看守下的金苹果,也曾欺骗过为他冒险的阿特拉斯。
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即便是神,为了夺取金苹果,也会不择手段。
神亦如此,何况是人呢?
欧洲三大影展的奖项,就像金苹果一样诱惑着我们的导演。
为了夺取它,一战成名,很多人也会用上手段。



影片的结尾,范冰冰饰演的刘苹果抱着孩子悄悄的离开了林家,一个典型的文艺片开放式结局,这也是冲奖影片所惯用的。然而除了这个引人遐想的结局之外,《苹果》还用上了哪些冲奖手段呢?
我们不能恶意揣测导演最初的片名《迷失北京》是在搏西方媒体的眼球,毕竟《迷失东京》在前,这个也就是个小幽默或者擦边球。
然而,心知肚明却故意而为之,有些装傻充愣的嫌疑。
开场的几段激情戏,摆明在国内会被剪,这是常识,傻子都懂。
冒险而为之,像娄烨一样兵行险着,想学贾樟柯墙外开花墙外香。这一定会被定性为搏外媒同情、卖惨,就算真能在影展上捞个同情奖,回来也会被禁上几年,值得么?
这一只只金苹果的诱惑真的值得我们的导演去以身涉险么?



而诱导之下的投其所好与少部分畸形桥段真的是影片创作时的初心么?
金苹果很可贵,很诱人,但不能因为它而急功近利。
有着莫妮卡·贝鲁奇的大尺度演出,足够创新、足够暴力与情色的《不可撤销》在网络上号称“禁片”,拥有下载量巨大的声望。但它并未成为观众与评委心中的经典,充其量不过是一次失败的实验性电影。
单纯靠黄暴的视觉冲击去博取奖项已经是过去时了。



有谁是冲着范冰冰与佟大为的屁股来观看本片的?
欧洲三大影展的评委们肯定不是。
所以《苹果》名落孙山,输给《图雅的婚事》也是必然了。
不是每个导演都会成为贾樟柯,因为贾樟柯并不是靠卖惨卖黑暗来获取评委的心。他用类纪录片的方式记录着大变革时代的中国,这是极其有价值的。
《苹果》在试图模仿,却误以为只靠那抖动镜头中的长安街或是胡同里的脏水就能称作为时代记录。
无法引发观众共鸣与时代整体回忆的镜头是无效的,也非不可或缺,滥用只会造成观影不适。



又比如,贾樟柯在《小武》里塑造的小武是鲜活的,我们都可以从这个小偷身上看到自己或是他人的影子,产生共鸣,进而同情这个小人物。
但我们很难从《苹果》中的人物里看到自己,充其量只是猎奇,甚至难以同情他们,只会产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厌恶感。
这是一个悲剧,创作者没能预料的悲剧。
摘下金苹果有难度,不上手段也许真的很难,但即便是用尽手段也不一定能得逞。
退一步,海阔天空。
放下成名的执念,也许另一只金苹果就在眼前……





4、一只烂苹果
有谁是冲着范冰冰与佟大为的屁股来观看本片的?
大部分网络下载的人肯定是。
112分钟被剪成92分钟,被删掉的20分钟的镜头里都有什么?
想想还是挺期待的,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肯定有“儿童不宜”的镜头。
然而大部分下载客在看完开篇的几段被剪戏后,就快速拉片甚至直接关闭播放器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苹果》名声在外,它被打上了国内情色片的罕见标签,而非现实题材影片的佳作。
无耻的发行商甚至将“放纵的肉体,迷失的心灵”这种名不副实却又异常吸睛的宣传语印上了海报。



还有很多居心不良的家伙将片中刘苹果在产房生孩子时的剧照当做了黄图来吸引观众,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创作理念的偏差导致了供需错位的尴尬,《苹果》的情色片定性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滑稽,也是创作者的悲哀与教训。
反观被剪20分钟的上映版,实属烂苹果一只。
原本就乏味,相对重口的那部分还被人削掉了。观众把它当纯社会法制片来看,就更显寡淡而无趣。
《苹果》成为了一次教科书般的失败案例。没捞着名,也没赚到利,被“正义人士”千夫所指,还被网络里的“猥琐男”们当作虎头蛇尾的黄片来看待。
李玉吸取了教训,其后的电影开始蒸蒸日上。
要说《苹果》究竟为我们留下了些什么?
我都快说烦了,没错,就是那一对……(我可以上图么?哈哈哈)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中国机长》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巨鳄风暴》影评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