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第九区》观后感2000字

发表于2020-02-27 09:05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电影《第九区》观后感:异类的科幻外衣,深刻的人性反思

无论是个体、群体还是民族,为了决定其何去何从都需要了解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位置, 即要确定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这正是人类的自我身份认同问题。
《第九区》是一部气质独特的科幻电影,青年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让这部外星人电影 “离经叛道”,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很大革新。这部电影不同于传统科幻片倚重特技为观众带来感官刺激,而是采用仿纪录片的手法拍摄,大量写实主义镜头让电影看起来更逼真,没有任何明星大腕,却拍的娱乐性与深度兼备。

在传统的特技科幻片中导演努力消除电影与现实的界限,用最先进的特技、最逼真的场面把观众带入到虚拟世界中。《第九区》正好与传统的特技科幻片相反。正如观众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多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对待,《第九区》以受访者的回忆和电视台的新闻来强调观众与电影之间的界限,让观众在始终能够超脱于影片之外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外星人落难地球并受到种族隔离待遇的故事。 全片有两大线索 ,即男主角的变形过程和外星人的回家之旅,连结这两大线索并贯穿始终的叙事核心,便是身份认同,借用“变形”的手法来强化主题,对人类的自我及群体认同作深度思考,并对人性的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气质独特的科幻外衣之下,是深刻的人性反思。

对群体身份认同以及种族歧视的深度讽刺

影片的背景是一群外星人出于避难的需要流落到了地球上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大量的手持拍摄、对相关专家和群众进行采访、不断穿插新闻与监控摄像画面的拍摄方法营造了强烈的现实感,导演的意图不言而喻:这虽然是一部科幻片,映射的确实真实的人类世界。

人类收容了外星人,将他们隔离在了第九区,影片名由此而来。在第九区公众设施被分为了人类和外星人两种,外星人不得进入人类场所,通过这个情节不难看出,导演将背景设定在了南非的深意在此刻便展现了出来。

南非是世界上实施种族隔离制度时间最长的国家,影片中人类对外星人的隔离制度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南非当局对有色人种的隔离制度如出一辙,甚至连标语的用词都一样; 片中外星人隔离区叫做 “第九区”,而1966 年,南非政府曾建立过一个种族隔离区,名为“第六区”。 影射的含义不言而喻。人类称外星人作“大虾”,这是源自外形上的不认同感而发展出来的蔑称。 影片中人类对外星人的排斥,与真实世界中的种族歧视,如出一辙。

而做出如此举动的,正是曾经遭受过种族歧视的民族。导演通过如此设定揭露了一个或许有些残酷的事实:人也许并不反对隔离制度本身,只是反对这种制度被用来隔离自己。

种族,语言、地域、性别、文化,甚至意识形态间的差异都是人类冲突的源泉,而这些冲突,说到底还是源自于人类对身份认同的渴求以及由此引发的排斥异类的心理。

导演借影片中白人、黑人与外星人三个种族之间的冲突告诉我们,这种极端化的群体心理与人类追求自由与和平的愿望相背离,是人类本性中应该摒弃的一面。只有充分认识到各民族的差异与历史、文化、环境有关,并非本质的必然的差异,以平等的心态加强种族间的交流和相互的深入了解,才能使种族平等理念深入人心。

对身份认同困境的深刻思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所指出:

群体身份认同可以给人自豪感、力量和信心,同时身份认同可以杀人,甚至是肆无忌惮地杀人。 很多情况下,一种强烈的,也是排他性的群体归属感往往可造就对其他群体的疏远与背离。
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导致了群体身份认同的产生。片中男主角维库斯·范德摩尔是负责外星人聚居区拆迁的白人官员。 作为这个强势种族里面的精英分子,维库斯自然属于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他受命带领其他工作人员执行强拆任务,在发现一处外星人胚胎聚集地的时候,毫不留情地放火烧毁,并且兴奋地对着新闻镜头说:“这听起来就像爆米花一样! ”

他与外星人之间并无私人恩怨,那么这种厌恶毫无疑问来自于他作为一个地球人, 尤其是作为一个白人的种族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作为认同感在维库斯身上极端化的体现,将其对异族的排他性发挥到了极致。

命运跟维库斯开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玩笑:他不慎被外星人的生化物质喷中,基因和外形都开始

向着外星人的方向变异。此时由于公司处于利益考虑,要对维库斯进行解剖研究,维库斯不得不走上逃亡与自救之路。

20 世纪初卡夫卡 《变形记》其荒诞的风格中隐含着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批判,成为西方 20 世纪现代文学的经典模板,《第九区》沿袭了 “变形”的母题,“变形”让威库斯拥有两个种族的属性。

虽然他一直在努力来变回人类,但在变形这个过程中,他其实属于两个种族之外的生物。维库斯陷入了“人还是外星人”的身份认同困境。虽然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困境,但这使得他能够用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审视两个种族的差别。

一开始他十分抗拒这个身份,甚至出卖克里斯多夫自己开走飞行舱,想找到变回人类的方法。

最后,他选择了帮助克里斯多夫逃离地球,这表明了他的身份认同已经发生变化,更倾向于认同那些他曾经不屑的外星人了。当他不再纠结属于哪一边,而是顺应自己的本真良知之时,正是他的人性觉醒。

当观众经历了厌恶、唾弃、认同进而转变成同情威库斯的悲惨遭遇时,内心更倾向于认同那些 “丑恶”的外星人,痛恨人类的卑鄙行径,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价值以及自己的身份进行深度思考。这正是新人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的用意所在。

对“人类主义”黑暗面的有力批判

片中男主所在的MNU 是一家大型的私人公司,当地政府在贫民窟里对外星人进行种族隔离,而 MNU 的介入则是要获取巨额利益,因为他们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制造商,无论外表包装得多么漂亮都无法掩盖其野心。

MNU 的代表人物是威库斯的岳丈。他在知道了威库斯拥有外星人的 DNA 后,为了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女婿的生命———在利益面前,生命、感情、人性不值一提。

逃入 “第九区”之后,威库斯被外星人克里斯多夫所救,他们决定要到 MNU 总部去把那些飞船燃料抢出来,于是威库斯就只身到了那些收集外星人军火的南非黑帮的巢穴 “买武器”。黑帮首领为了得到外星武器的力量竟然生吃外星人的残肢,甚至几乎要生吃威库斯。

在这个小插曲中,威库斯同样看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 黑帮首领为了得到外星人的力量同样不择手段,象征着人类的权力欲。MNU 和南非黑帮没有本质上的区别———MNU 伪善而贪婪,用光辉的形象来掩盖丑恶的本质; 黑帮同样贪婪却毫无掩饰,把自己最丑恶的一面展露在阳光下。

相反,片中的外星人代表克里斯多夫则善良得多,他和朋友、儿子潜伏在第九区二十多年,只想提炼出足够的燃料然后带领这些族人离开地球。他虽然外表 “丑陋”,但内心善良。目睹威库斯因为 “变形”而遭遇他本族人的围追堵截,他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尽力帮助他。威库斯在这个外星人的身上看到了 “人性”的光辉,而他的同族正在追捕自己这个 “异种”。

导演对贪婪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本质上是对人类欲望的批判。纵观全部影片,也许欲望的危害足够巨大,但是群体身份认同的负面危险更加根深蒂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普世法则下,将人群分为“我们”和“他们”来应对复杂性的方式真的是正确的吗?

导演没有对这个宏大的命题做出解答,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留给了观众。

变异的男主角

结语

《第九区》开了以仿纪录片的形式拍摄科幻电影的先河,让科幻电影摆脱特技的藩篱。正如一些评论所称, “《第九区》拥有成为经典的潜质”。

威库斯作为人类而帮助外星人对抗地球的军队,这彻底颠覆了以往外星人电影人类对抗外星人的模式。对人类自我认同的质疑,对人类内心的欲望以及对殖民主义、种族隔离的批判使得这部电影具备了以往外星人电影所没有的思想深度。

这部从形式到主题都十分 “离经叛道”的电影得到奥斯卡评委的青睐,在第 82 届奥斯卡评选中获 “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以及 “最佳视觉效果”四项提名。能够得到这样的认同,也算是对这位年轻导演的最大肯定了。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观《芳华》有感6000字
  • 下一篇:电影《酒神小姐》影评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