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影评观后感
不得不承认,看完《黑水》之后还是非常震惊的。《黑水》是2019年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改编于《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也许这个电影的节奏比较慢,但看完之后很难不在观众心中留下印象。这一回,咱们就来聊聊《黑水》。
(一)
《黑水》从律师的视角切入,一点点揭开了一场举世皆惊的大案。起初,律师只是出于乡情帮助了一个农民。这位农民的牛死的死、疯的疯,因为它们喝了从上游化工厂的水。然而,随着律师不断了解事件真相,他渐渐发现,一种不受管制的化工材料PFOA,其碳分子链C-8正在毒害整个地区。最让人震惊的是,电影最后提到,全世界几乎所有生物的血液里都有这种有害物质。那段字幕打出来后,不由得让人心底一凉。
评《黑水》:化工史大案确实有冲击力,但主角不应只是“工具人”
从电影的时间轴来看,律师在1998年接手了这场官司,直到2015年才让官司告一段落。这长达17年的官司还只是整个事件的尾巴。早在1938年,科学家就发现了这种化工材料。很快,这一材料就运用于军工以及日常生活,并成为美国化工企业杜邦最赚钱的业务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就得知了C-8的毒性报告,但他们毫无作为,依旧放不下这一“摇钱树”。直到今天,这种化工材料依旧存在,很多科研团队也进行了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研究。
这个事件让我想起此前的四乙基铅汽油和制冷剂氟利昂,皆是大资本下对自然生态、人类健康的巨大破坏。关于这些化工材料的科普内容,大家自行检索。由于本文是影评而非科普,在此便不赘述。
毋庸置疑,《黑水》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让观众知道了PFOA、C-8等化工物质的影响。哪怕电影不能代替科普,但仅仅是让观众得知这些物质的名称,就很有意义了。不过,《黑水》毕竟是电影,而非纪录片。接下来的影评重点依旧还是放在故事上。
(二)
我能理解不少观众对《黑水》的肯定。作为现实主义题材,《黑水》仅凭层层揭晓的化工物质事件,就能给观众强大的冲击感。但与自己查找资料来了解事件有所不同,《黑水》的科普给人一种“破案推理”既视感,全程娓娓道来。电影站在主角律师的视角梳理整个事件,该简洁的地方绝不啰嗦,关键的时间节点则重点展开,将整个事件有头有尾、详略得当的说清楚。
评《黑水》:化工史大案确实有冲击力,但主角不应只是“工具人”
同时,电影一点点的揭晓真相,通过事件和主角不断积蓄矛盾力量,并集中爆发。电影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的重点是揭晓事件的真相,电影也站在主角律师的立场上进行调整。起初,主角有些敷衍受害农民,但经历了枪击疯牛之后,主角才真正下决心帮助农民。这一激励事件的设计虽然称不上精妙,但也合情合理。随后,主角在寻找真相的路上遇到了阻碍,大资本层层阻挠,这与众多推理破案类故事的矛盾冲突设计相似。直到电影中点位置,化工物质的真相全面揭晓,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在后半段,电影的重点则放在了官司的结局。即便主角律师梳理清楚了真相,但官司并不会那么快结束。如果说前半段的矛盾力量是「破案的阻碍」,那么后半段的矛盾力量则是「杜邦的不妥协」。哪怕真相较为明了,但化工企业杜邦还是不肯妥协,不愿认错,不愿赔偿,不愿停止生产相关产品。先是法庭上的辩论,接着是初次签订协议后科研团队长达7年的漫长研究,到最后杜邦撕毁协议,可以发现这段过程中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氛围。
无论前半段还是后半段,《黑水》对矛盾冲突的处理都比较集中。不妨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来想,这是个信息量庞大的诉讼案件,矛盾力量有很多,从杜邦企业到受害者,从律所到个人生活,矛盾力量无处不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减弱这个事件的冲击力。不过,得益于精简的矛盾冲突处理,《黑水》才能赋予一件原本就很有冲击力的事件更大的冲击力。
(三)
尽管如此,《黑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限于这一化学物质的诉讼案件。回顾电影就会发现,《黑水》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在于化学物质的真相,但人物或剧情则显得没什么特色。尽管这个电影需要尊重现实事实,不能为了艺术性而瞎改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没有艺术性发挥的空间。
一方面,电影几乎将所有注意力放在化学物质诉讼案件上,矛盾冲突也非常集中于此。但是,电影后半段大都在等待科研结果、诉讼结果。尽管我们可以看到时间轴不断变化,从2001年到2004年,从2005年到2012年,但我们看不到故事在推进。这些大段片长在故事性上几乎是静止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影在后半段引入了不少主角个人生活上的矛盾,从夫妻关系、后代教育到经济收入、世人眼光。这些矛盾并非不存在,但是由于电影之间几乎没怎么铺垫,因此这些矛盾冲突的爆发显得较为突兀。同时,这些临时凑场的矛盾冲突也让《黑水》的故事显得不那么凝聚。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几乎也称不上有结局。关于化学物质事件的始末,电影自然是交代清楚了。但是作为电影故事而言,《黑水》对结局的处理是敷衍而无可奈何的。敷衍在于,电影用字幕来交代诉讼案的结局,没有任何交锋的场景。无可奈何在于,杜邦撕毁协议之后,主角律师只得一个接一个的处理诉讼案件,数量多达3535件。这个量级确实无法用故事场景来表现。
一定程度上,电影结局的无奈处理也和后半段较为松散的矛盾冲突有关系。前文提及,电影后半段的矛盾冲突围绕「杜邦的不妥协」展开,相对集中。但相比前半部分,则显得松散,体现为矛盾多且杂。矛盾力量一多,就很难把握方向,难以让这些矛盾力量集中在一点爆发。而故事的高潮则往往要求矛盾力量的集中爆发。因为《黑水》后半部分找不到集中爆发点,所以难以创造高潮场景,结局也就显得过于平淡。
另一方面,主角律师其实是个很有毅力、大无畏的人,这一人物刻画在《黑水》中却称不上成功。刚刚提到,电影后半段找不到发力点,只得加入多且杂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如果将人物刻画作为电影后半段的重点,那么故事高潮绝对是可以实现的。
关于主角的人物刻画,有那么几个关键节点被错过了。其一,主角甘愿为了小人物去对抗庞大企业。这体现了主角的善良、勇敢,为了正义,不惜将自己的律师生涯赌上。但是,《黑水》几乎对此轻描淡写。这给人一种感觉,主角仿佛只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人,是为了由此开始揭晓化学物质事件真相。我并不是很满意这样的故事设计。
其二,主角向杜邦公司索取资料,结果却收到一屋子的文档,历史文件堆积如山。看到这个场景,我第一反应就是放弃,大部分都是如此。但是,主角却不放弃,而是耐心的整理文档,并认真研读。这一行为可以看出主角的大毅力,他深知自己坚持诉讼的价值和意义,不被对手打倒。这种精神让人由衷佩服,但是《黑水》又一次轻描淡写。主角仅仅是叹口气,就开始干活了。此外,杜邦撕毁协议之后,主角要么放弃,要么一桩一桩的解决3535件案件。再一次,常人很可能就此放弃,但主角依旧坚持。我认为这么特别的时刻不进一步刻画,实在太可惜了。
其三,长达7年的漫长科研过程,主角律所依旧需要支付研究费用,这无疑给主角造成巨大压力。在这期间,主角的工资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律所合伙人瞧不上他;他对妻子、三个儿子几乎不闻不问,大家都迁就着他;原本雄心壮志,后来路人都在质问他还要等多久才有结果;甚至科研团队的结果能否顺利,也未可知。他遭受着“自己是不是失败者”的自我质疑,数年来都经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便如此,他依旧咬牙坚持——这正是电影后半段的主要内容。
从我的描述来看,主角形象应该是深入人心的,但实际观影中却没有给人这种感觉。《黑水》后半段将过多注意力放在了诉讼案件的成败与否上,却忽视了借此机会刻画这个咬牙坚持的伟大律师。一定程度上,这让电影有些冷冰冰,缺少人性的温暖。不仅如此,如果电影后半段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那么高潮就可以根据人物的外部冲突、内心冲突进行设计。如此一来,电影的结局就不会显得平淡,反而会是一种升华。
结语
对现实主义题材而言,兼顾现实意义和故事艺术性是最佳水准。不过,《黑水》尚且达不到这样的级别。就现实意义而言,《黑水》表现很不错;倘若后半段将人物刻画完整,那么电影水准必然会更上层楼。历史大案并非唯一亮点,但主角律师同样很关键。无论如何,仅就《黑水》揭晓的化工物质事件真相而言,我认为这个电影就已经值得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