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兹》影评观后感
一战后的德国奎德林堡,士兵弗兰兹战死沙场,未婚妻安娜与其父母汉斯夫妇住一起,共同沉湎于伤痛记忆。某日,安娜在弗兰兹的墓前看到一个叫阿德里安的法国人在默哀献花,声称是弗兰兹的好友。他的到来给安娜,以及汉斯夫妇都带来了新生,他讲和弗兰兹相处的故事给他们听,还给他们拉小提琴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陪同安娜去舞会……,安娜慢慢爱上了这个男人。而阿德里安不堪心灵重负,对安娜吐露了实情,战场与弗兰兹狭路相逢,出于本能举枪打死弗兰兹,从弗兰兹身上的信件了解到他的家庭,到德国向弗兰兹、向他的家人、向安娜来忏悔……
剧中的结尾,安娜为了追求阿德里安来到法国,而阿德里安和家人拒绝了安娜,由于敌国间的对立,安娜的法国之行,不受自己国民的待见,迈出了这一步,家也回不去了。安娜又无一技之长,生活来源依靠汉斯夫妇,透过结尾剧情的推演,安娜的结局是悲惨凄凉的。
主人公安娜演绎的人生历程,如果换一个思路呢?不从同情心的思路,尝试用中和思维来讨论一下安娜的偏差,如何实现人生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呢?
这部影片是一出美丽而心碎的爱情故事。触动心扉的形象、音乐、兴趣爱好,安娜被这个打动了,这个动念却被这个自私的法国男人杀了两次。第一次得知杀死弗兰兹真相后,沉重的压力形成的焦虑,安娜选择的自杀未遂;第二次是追到巴黎,法国男人有未婚妻,安娜被整个家族拒绝,再一次得知真相的安娜选择看着马奈的画,自己选择的苦果自己去面对。
形成这样的结果,和剧中人物的禀性相关。
安娜是想做啥就做啥,喜欢幻想,以自我为中心的禀性。面对本国克鲁兹的屡次求婚,她拒绝了,汉斯夫妇收养她,她没有选择在国内找配偶,回馈汉斯夫妇养育之恩,而是选择远赴法国去追求阿德里安。
法国青年阿德里安呢?他就是一位纯粹的纨绔子弟,属于敦厚型缺乏主见、懦弱、依赖性强的禀性。战争中面对危险向敌国士兵开枪,这是第一反应保护自己的本能,还可能去看对方的信件吗?这种情况在战场上根本是不可能的。懦弱的性格,缺乏主见的忐忑,让阿德里安内心不安,这种好人思路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包袱。
用同情的眼光看,阿德里安是个好人,不远千里来寻求宽恕。用中和思维情缘宜了的思路看,这个善良背后是自私,他不是自己去了因果,而是让安娜背负了他的因果,他得到安慰,活得安心。
整个剧中,安娜用冷冰冰的与人相处态度,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音乐、诗、幻想充斥着她的整个生活。安娜的场域有限,所以,得知弗兰兹被杀真相,而杀人者又是自己心动的人,沉重压力形成的焦虑,没有人帮助她化解,背负着别人的因果,没有把心结打开,选择的是自杀。生命在安娜看来,成了为别人而活。
安娜禀性还喜欢替别人做决定,在得知弗兰兹死亡真相后,为了爱,安娜背负了阿德里安的因果,对汉斯夫妇隐瞒了真相。一方面阻止阿德里安用写信的方式告知汉斯夫妇真相;另一方面,当阿德里安的信寄过来,安娜又将其隐瞒下来。这个所谓的善意干预,打着为双方好的念头,非常耗自己。两边的隐瞒,稍微处理不好,就会结怨。不知真相、善良的汉斯夫妇一家将法国男人当成心里的依靠,一旦知道真相,后果不敢想象。
安娜越位的做法,也成为不敢返回德国的因素。这个越位,并没有积德,影片的结尾,阿德里安自己心安了,并没有看到有感激安娜的表现。
以安娜的禀性,她之所以做这么做,是为了爱。这种用爱替代其他要素的价值观,完全是个人主观意愿的导向,不光忽略身边人的感受,感情也不稳定。这个爱从表层看,她是把阿德里安当成了弗兰兹;深层次看,是对一份未完成事件(与弗兰兹共度余生)的放不下。这个所谓的知音情结,成了追求最大化实现的情执。这种情执,让安娜欲罢不能,虽然念头有平息、弱化,一旦稍有触动,还是促使她远赴法国,结果令她心碎。
如果用中和思维的思路,这个情执怎么化解呢?引用《用老子道德观化解当代婚姻困惑》一文中提出的感情之道八要素:形象、地位、家资、能力、性格、观念、习惯、经历。安娜关注的是形象、能力,而忽略了对性格和观念的观察,这种思路当然不能实现长久效益,形象、地位、家资、能力是有形要素,性格、观念、习惯、经历是无形要素,人们往往重视有形要素而忽略无形要素,一旦“迷恋”和现实形成反差,感情的基础就不会牢。
安娜和阿德里安在德国初见时建立的情感,根本没有观察到阿德里安没有担当、缺乏主见的性格。恰恰是阿德里安感性的一面让安娜形成错误的认知,昙花一现的情感让安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一个人来说,性格、观念、习惯、经历等无形的要素导致他人生的兴衰;形象、地位、家资、能力等有形的要素导致他人生的造化。有形的造化是暂时的,无形的兴衰是永恒的。
婚姻是什么?是过日子。感情之道,更要洞察无形的要素,不要被有形的要素迷住了自己的认知。阿德里安的禀性中有懦弱成分,安娜却对此视而不见;同时,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察人性方面的失误,一错再错。对安娜的教训要引以为戒,女性应当自立,活出自己的精彩,建立自己的场域,不需要依附谁而活,为自己而活。
弗兰兹也是剧中的受害者,被父亲推上了战场,善良的他,一双拉小提琴的手,好人的思路,战场上面对敌人枪里连子弹都没有上,被敌国的战士击毙。弗兰兹这样的“好人”,没有让自己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