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何以为家》影评2000字

发表于2020-08-04 06:1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何以为家》影评



影片《何以为家》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由黎巴嫩导演纳迪·拉巴基执导,赞恩·阿勒费亚、Yordanos Shiferaw等主演。



该片于2018年5月17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2019年4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2019年1月,影片荣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月9日,获得2019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非英语电影提名。




影片简介



《何以为家》原名《伽百农》,导演娜丁·拉巴基之所以将其命名为伽百农,是因为这个词语代表着失序与混乱。她希望这个名字能让人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和真实性。这位拍摄时年仅12岁的主演,年少时随父母从战火纷飞的叙利亚逃至黎巴嫩,是真正意义上的难民,甚至直到影片拍摄完成他也还没有取得合法的居住权。只有真实的经历,才能有如此成熟的性格与坚毅的眼神,而且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瘦弱身体,也是很难通过表演来展现的。


该片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Zain悲惨的经历生活,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电影采用纪实手法来还原真实性。长镜头将黎巴嫩贫民窟的破败肮脏展露无疑。以这样的视角来展现这位12岁男孩Zain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






电影开篇一个瘦小的小男孩,被法医鉴定12或13岁的年纪,这其实给人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但从电影后续就可以看出来原因了。紧接着是在鉴定一群女性是否怀孕,整个气氛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画面一转,男主赞恩在与一群小孩玩耍,吐烟圈、木头枪,给人有点淘气顽劣的感觉。下一幕出现了竟然是赞恩戴上了手铐,这就让人很疑惑了,而故事就这样开篇了。这四幕开篇镜头,就完整的诉说了故事的开始结束和经过。电影以起诉开篇,胜诉结束,看似完美,留给观众的确是不能平复的内心。




起诉




赞恩被拷上法庭,法官问赞恩“多大了”,赞恩把头转向他的父母说“你问他们”。父母竟然回答不上来,气氛十分的尴尬,对于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年龄,也能让观众体会到赞恩可悲的生活了。“我想指控我的父母”这句话从一个12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观众也许都会感到震惊,而赞恩确十分坚定,一句句说着自己的道理与经历。这个起诉的经过就得从他经历的生活说起了。




生活的艰辛




赞恩在街头提着与自己差不多大小的水桶、送沉重的媒气罐、带着弟弟妹妹卖果汁,甚至发现妹妹萨哈尔大姨妈来了之后,关切之至,为防止父母发现,教妹妹隐藏的方法,还用自己的上衣当护垫,去商人阿萨满铺子里偷卫生巾。这一切都在讲述赞恩生活的现状与悲惨,生活完全没有美好可言。而赞恩对萨哈尔这个妹妹的好,也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铺垫。




妹妹被卖




父母发现萨哈尔“成熟”之后,就将她卖给了商人阿萨满,这一行为令赞恩对她们失望之至。这也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女孩从一出生就是要被卖的,男孩只能是苦力,在赞恩的眼中,妹妹的被卖,也昭示着自己生活希望的破灭。这也导致了赞恩的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




赞恩自己坐车离家出走,跟着在车上遇到的蟑螂侠,来到了游乐园,游乐园的“玩乐”之意与赞恩的可悲形成鲜明的对比,偌大的游乐园却没装得下赞恩失落的神情。




遇好心人收留




赞恩在游乐场附近四处找工作,却无一人收留他,无奈之下,跟着曾施惠他一顿饭的泰基斯回了家。泰基斯作为一个单亲母亲,自己一人带着儿子约纳斯生活,但两个人都没有户口,随着面临被抓走的风险。就是这样一个善良而处于危险边缘的人,愿意收留赞恩,并放心的把孩子交给赞恩照看,讽刺意味很明显。更加残酷的是,赞恩的苦难生活并没有结束,泰基斯不久之后就被抓了,只剩下赞恩和约纳斯两人。




独自一人带孩子




泰基斯被抓之后,赞恩无所适从,变卖了家里所有的东西,以维持他与约纳斯的生计,中途赞恩想要扔下约纳斯自己一个人走,但却不忍心。赞恩的这一行为非常值得钦佩,自己坚强的带着约纳斯生活,却意外走上了贩毒之路,赚得了一些非法财产。既然是非法的财产,剧中不仅“没收”了赞恩攒下的所有钱,房东还把他的东西给扔了出来,两个小人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为了让自己和约纳斯都活下去,赞恩决定把约纳斯卖给“贩商”阿斯普罗,阿斯普罗告诉他拿着身份证可以出国去瑞士,本以为美好的生活要开始了。




回家找身份证明




赞恩满怀希望却又害怕的回到家中,偷偷的寻找自己的身份证明,却得知自己是“黑户”和妹妹萨哈尔死了,悲痛至极的赞恩拿着刀就冲了出去,砍伤了阿萨满,被捕入狱。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极度突然,给赞恩的生活希望又浇了一把冷水,拿刀砍人,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意气风发,容易冲动的少年,这与未经受过教育的他相关联了起来。




进监狱




在鲁米耶未成年人监狱中,妈妈来探监,告诉赞恩她又怀孕了。赞恩瞬间觉得很可悲,在出生一个也是轮回自己的悲剧,就拨通了直播主持人的电话求助,“我希望大人们听我说,我希望养不起孩子的大人不要生孩子,关于童年,我日后能记住的只有暴力、辱骂、殴打,链子、皮带打在身上的感觉,他们说过最好听的话是,兔崽子滚出去,让开,废物,生活根本就一泡屎,破鞋都比它华美,我生活在地狱中,不过是生活里煎熬的一块烂肉…”这些话感人肺腑,听了这些话都会让人忍不住泪满衣襟。




胜诉




可喜的是,赞恩最终赢得了诉讼,被送出国外培养。这个故事确实感动的众人,感动了全世界。但能否改变全世界的看法,这倒未可知了。

影片后面有一个镜头是满满当当卷宗,我们知道导演没有影片呈现出的那么乐观。这部电影真是一部让人泪崩的电影,我们感到心酸与无奈。



故事永远是故事,一个12岁的男孩,为什么可以赢得观众的眼泪,那是因为它有独到之处。



真实的背景升华




看过这部剧的人,相信都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深意,被称为“眼泪收割机”是毫不夸张的。赞恩是一个真实的人物,12岁的他不认识字,但生活的老练,经历苦难的程度要比许多大人都多,同时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社会丑陋的百态。将自己经历过的痛苦升华,也许不能改变,但我们要努力令下一代人不痛苦。赞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正能量,而是改变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哲理。


真情实感的投入




这部剧从构思到社会调查历经了三年,拍摄与后期两年,形成了缜密的思维。这在电影界中应该算是一股清流了,电影的好坏并不局限于故事的本身,而在于融入真情实感的程度。就像《龙虾刑警》和《极限职业》,同样的剧本同样的故事,一个豆瓣4.9分,一个7.7分,口碑相差极大。这其中就在于导演将故事的精髓融入到了电影当中,演员同时也演绎出了真情实感,对于剧中遭受过苦难的赞恩来说,就像是将自己每日的生活演绎出来,结合故事本身流露出的细腻情感更是能打动观众。



社会背景的烘托




在黎巴嫩这样的国家中,东临叙利亚,南临以色列,内乱战争冲突不断,导致底层人民生活艰难。赞恩在剧中像救助站讨要救济粮时,说自己从战火的沟壕中爬出来,虽然这并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这确确实实是黎巴嫩人民所经历的事情。苦难的生活更容易得到同情,剧中不是因为战火的摧残而受到观众的同情,而是在苦难中不知节制,还将自己的苦难带给下一代,这才是可悲的社会。


这部剧在当下是给世人的一剂良方,人们是否选择服用还未可知,但这样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是值得我们称赞,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艺术,而是救赎。就像鲁迅当初的弃医从文,是要拯救无知人腐朽的内心。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楚门的世界》观后感影评
  • 下一篇:《建军大业》影评20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