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观后感

发表于2020-08-16 06:1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观后感



趁着暑假温习了哈利波特的所有电影(除了第一部),前几部都是在刚放假的时候看的,到了火焰杯以后就一直没有往下看,最近抓着暑假的尾巴才补完接下来的几部。小时候看书都是跟着主人公视角(哈利),现在重新看才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于是打算挑几个这次重看的印象深刻的角色/细节随便聊一聊~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哈利波特改变了千禧一代的政治观,虽然无法求证,但再次看的时候的确更能体会到书中一些角色的微妙设定。比如书中许多代表正义、讨人喜欢的角色,在魔法世界实际都是被歧视的。从血统上说,海格是个混血巨人,卢平是狼人,多比是家养小精灵。而或许更多人更有感触的是赫敏因麻瓜出身被骂Mudblood,还有其他麻瓜出身的人也在不同时期受到过歧视。罗琳在出版哈利波特以前构思了七年的时间,这也让很多角色变得有血有肉。小时候看书只是跟着主角的视角去看,没有深究很多角色的复杂性。现在再看,会发现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是普通人,(大概除了伏地魔)有着令人喜欢的一面也有自己的小缺点,但不妨碍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比如海格,是哈利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的第一个巫师,也是他骑着小天狼星的飞行摩托把哈利从破败的房子里带出来。或许是因为在人类世界受到的恶意够多,让他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慈悲心肠。在把哈利放在他姨夫姨母家门口时,海格就曾为了哈利要在这样势利且仇视巫师的家庭成长哭泣,尽管那时候他并不认识哈利。他还从巨人手里带回他的弟弟格劳普,并在禁林里照料。而他的敏感和慈悲心肠也不仅仅限于人类,即使是外表丑陋、大部分人认为是怪物的生物也会得到他的细心照料。比如八眼巨蛛阿拉戈克。



然而许多细节都体现了实际上这些动物并不像海格说的那么温顺,比如阿拉戈克在密室那集中就对哈利和罗恩的恶意不加掩饰,还有作为神奇生物保护课的老师,他其实并不称职——一开始推荐的《妖怪们的妖怪书》就是一本会咬人的书,第一节课就让学生骑鹰头马身有翼兽然后被停职——虽然魔法世界或许和麻瓜世界有所不同,但是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海格的确低估了这些怪兽潜在的危险。其实哈利、罗恩、赫敏也偷偷吐槽过海格的课,所以后来高年级的神奇生物保护课他们都没有选,但那时候的我完全沉浸在神奇生物里面,也没注意到这一点。(神奇生物的保护一词,也是后来才懂的)



赫敏是书中最正面的形象,除了喜欢抢答出风头不被人喜欢以外,她身上几乎没有缺点。她聪明、勇敢、正直,我认为她不但是罗琳心中优秀女性的形象,也是很多女性心中优秀女性的代表。


在他们好几次遇到两难的处境时,是赫敏给哈利的建议或者提示让他们走出了困境。最早的时候在《密室》里,赫敏就首先发现了蛇怪的秘密,引导哈利和罗恩找到最终的密室。另外,她作为一个二年级生光是靠看书,就成功配置出了很多四五年级学生都感到苦恼的复方汤剂。在第五部时赫敏的领导才能和洞悉力变得愈发突出。在乌姆里奇统治学校的时候,也是赫敏提出了他们要成立邓布利多军——是哈利他们第五年的核心活动。在得知哈利能通过梦境看到伏地魔后,她就曾警告哈利这有可能会成为伏地魔利用他的手段。尽管当时哈利对自己的能力坚信不疑,然而事后证明她是对的,如果他听从了赫敏的建议好好修习大脑封闭术,或许他就不会被伏地魔引诱至魔法部,间接导致小天狼星的死亡。她还利用乌姆里奇对“邓布利多秘密武器”的恐惧,把乌姆里奇骗进禁林后和哈利一起逃脱。



赫敏还领导了很多平权运动,比如领导家养小精灵反抗被奴役,但这些因为篇幅都没有收录到电影情节里。唯一得到保留的是第七部的最后一集,也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拉环带领他们一群人进入古灵阁的时候用一个摇铃吓退了看守古灵阁的龙,并说:这些龙接受过训练,听到铃声就会联想到疼痛。小时候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没有想这么多,现在才知道其中的残忍。在场的所有人中只有赫敏面露嫌恶地说了句「真残忍」,最后和哈利罗恩一起把古灵阁的龙放走了。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在现实世界中也是女权的发声者,倡导世界范围内的女性权利。



赫敏唯一的「黑点」大概就是最后选择和罗恩在一起,罗恩才能平庸而且也不是特别聪明的亚子。虽然很多人都说她应该和哈利在一起,但我觉得哈利其实也不太聪明的亚子(虽然他有很多其他优点)。真正配得上她的可能还是克鲁姆,然而电影里面他又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形象……



除了小天狼星死的时候,就是西弗勒斯死的时候最好哭了,作为一个游走在正义和邪恶两边的卧底,直到死伏地魔都没有发现他的秘密。或许除了邓布利多,全书就是他最聪明了。他的魔药课本就显示了他学生时期的聪明才智,哈利光是拿到他的笔记就成了魔药课的明星学生(这种学渣抱大腿的感觉真熟悉啊……)大家都还在玩泥巴学习的年纪他就已经开始发明咒语了。(似乎也照应了另一个贯穿全书的主题:那些特别聪明的学生往往不是所谓的纯血统)西弗勒斯的一生中的确有短暂的时间投靠了黑魔王,但他对莉莉的爱把他拉回了光明的一边,这也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题——爱可以战胜任何力量,包括死亡。



斯内普并不是个招人喜欢的角色,无论是外貌上来说(书上描述他有着「油腻腻的头发、鹰钩鼻、皮肤蜡黄」)还是性格上,作为斯莱特林院长一直针对格兰芬多,各种借口扣分——赫敏上课答对了也扣分;对哈利三人组的冷嘲热讽就更数不胜数了。他对于哈利的嫌恶也不知道多少是出于真心恨他爸爸(「你和你爸爸一模一样」)还是为了掩饰自己在暗中保护他的事实而做出的表演,我个人认为是前者。


Alan Rickman版本的斯内普(瞎涂,照片练习)
然而他却意外地比很多完全正面的角色更受欢迎(小天狼星、卢平、海格等),或许是因为他的悲剧人生吧。对于莉莉的一生的爱让他忍受非议隐藏住可能是唯一讨人喜欢的一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第七部哈利回校在全校面前正面刚斯内普,质问他怎么敢站在校长的位置上,并说出是他杀了邓布利多的时候,斯内普没有丝毫变色。但当麦格教授挡在了斯内普和哈利之间抽出魔杖对着他的时候,他却犹豫了,有一瞬间他似乎想放下魔杖。在面对所有人对他的误会无动于衷的斯内普却因为要把魔杖对准多年的老同事和老战友而变色了。



QAQ我永远爱西弗勒斯。



卢平和小天狼星同为哈利父亲的朋友,是书中最接近哈利父亲的两个角色,但是两人对哈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卢平在担任黑魔法防御术教授期间给了哈利很多指导,后来在凤凰社也尽力保护哈利,如果不是因为他狼人的身份,可能他会和小天狼星一样和哈利十分亲近。但他狼人的身份注定了他只能离群索居。



小天狼星则不同,在监狱里的十几年就像是抽离了他人生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时光,虽然年纪上他更像哈利父亲,但他的社会经历和刚出学校时差不多。在很多时候他都把哈利当成朋友而不是一个晚辈。最直接的证据是最后凤凰社成员和食死徒在魔法部大战的时候他喊了一声「做得好,James!」



因为他这一句话我一度认为小天狼星把哈利当作死去James的代替品,并不是真的为哈利着想,但我后来又觉得说是代替品似乎有点过分了,他的确需要一个人填补最好的朋友死去后的心里的空白,而且哈利作为詹姆斯的儿子又是他的教子,或许他有时候真的弄不清哈利和他爸爸。但他依然是真心为哈利好的。



(另外我一度以为他是不是偷偷地喜欢James,结果搜了一下发现并没有,反而发现很多人以为小天狼星和卢平是一对……)



还有太多喜欢的角色无法一一赘述,哈利和罗恩作为主角当然是可爱的,但我也喜欢韦斯莱家的刻画,其实韦斯莱家几兄弟除了Percy我都喜欢,最羡慕比尔,常年在世界各地游荡研究龙,身上有许多龙造成的伤疤。在麻瓜世界他就是个野生动物研究者,但是不是每个野生动物学者都能挥舞魔杖对付喷火的龙啊~



韦斯莱双胞胎兄弟也很招人喜欢,我最喜欢的情节是在乌姆里奇代表的魔法部统治学校的时候,他们干脆地说「这样的学不上也罢」然后骑着扫帚在五年级的O.W.L考试里面大放烟花,把教室搞乱后在学生们羡慕的眼光和乌姆里奇气急败坏的注视中光荣离场。提早肄业也没影响他们开店,生意依然做得红红火火。



而与韦斯莱兄弟们代表的「自由散漫」相反的是,在这个世界中,力量和权威往往是坏的开端。比如魔法部作为麻瓜世界政府部门的对应在书中整体的形象就不太好,最开始魔法部长巴蒂克劳奇对待成为食死徒的儿子的态度就已经惹人非议,在第五部开头,为了证明没有在外的摄魂怪而提审哈利,联合预言家日报攻击邓布利多和哈利波特,说这件事是假的。又在邓布利多死后想方设法从他的遗嘱挖出蛛丝马迹。特别是作为魔法部代表的乌姆里奇在哈利他们五年级时担任了黑魔法防御术课的老师,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不许在课堂上用魔法、体罚任何支持哈利的学生、为了「管住」学生频繁修订校规、鼓励学生们互相揭发……一切官僚主义能体现的形式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书中还有一些反派也很耐人寻味,严格来说他们也不是十恶不赦的人,但或者是因为懦弱或者是其他原因,受到了坏的强权影响而做了很多坏的事情,虽然有一部分人最终在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中,人性还是冲破了重重阴影散发出了微弱的光。比如德拉科·马尔福,虽然很讨人嫌,势利且自认高贵,对赫敏这个麻瓜出身的巫师各种嘲讽,但也做不出真正的十恶不赦的坏事。最终虽然受命于伏地魔但没有对邓布利多下杀手,在马尔福家庄园里看到了脸被赫敏施法的哈利,虽然知道是他,但也没有说出来。书中最后也直白地写出,“没有坏朋友的影响后”马尔福循规蹈矩了很多。



另一个是小矮星彼得,他虽然坏,背叛了朋友又召回了伏地魔,但他坏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心怀恶意,而是懦弱,屈服于伏地魔的力量。虽然书中对他学生时代描写不多,但大概可以感觉到他在詹姆斯、小天狼星和卢平的影响下原本并没有倾向于黑魔法的。但是他的问题在于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昧依附于性格强势的人。最终他的死亡电影里略过了,但也是为了哈利而死的。或许在这个情况下,可以说愚蠢也是一种坏吧。



这一切都很符合战后欧洲对二战的定义——伏地魔和希特勒一样,是一个拥护纯血统、追求力量和强权的独裁者,这其中有许多人选择了不同的阵营,有些人选择邪恶的阵营并非因为他们本身邪恶,而是因为他们明知这是错的却不作为,或是因为恐惧力量而选择投靠更强大(或许是邪恶)的一方。(这种「不站出来反对邪恶即是邪恶」的口号,依然在现在的各种平权运动中频繁出现)虽然罗琳本人否认了哈利波特是基于二战历史写出的,但二战后欧洲人民对体制、权威等的反感毫无疑问影响了他们那一代人的世界观。但认为哈利波特是麻瓜世界在魔法世界的历史折射,就太小看这本在各个国家各个语言各个文化里都同样风靡的故事了。



P.S. 以前不了解中世纪的历史,现在才知道原来魔法世界里面包含了很多中世纪的元素。霍格沃兹最后的大战米勒娃说「石墩出动」后,跳下来的石墩全是中世纪的骑士装扮,就那种看不到眼睛的。还有很多彩蛋,都是了解了中世纪的各种传说以后才看懂的~



我要从所有的时代,从所有的黑夜那里,
从所有金色的旗帜下,从所有的宝剑下夺回你——

你要屏住呼吸。
——茨维塔耶娃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爱在黎明破晓前》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八佰》观后感20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