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电影《八佰》观后感2200字

发表于2020-08-30 08:28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电影《八佰》观后感


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讲述了日军攻打上海时,“八佰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用智慧、勇气和鲜血,迎面阻击敌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八佰》选择自下而上的底层视角,以一群临时并入阻击部队的非正规军为主视点,英勇无畏的热血儿郎也会眷家恋母,但为国捐躯死而无憾,怕死畏战的散兵游勇在迷茫怯懦中找回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

       因为是历史重现,故事性稍显薄弱、结尾有点突兀,但是总体来说场面震撼 ,极具视觉冲击力,振聋发聩,值得一看。

欧豪这次的表现还不错,一开始就是以他的视角来看这场战争,他只是一个负责打扫战场的,结果被日军的暴行吓蒙了,经过战争的洗礼,加入到抗击日寇的队伍中来,最后壮烈牺牲。
这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他只想带着叔和弟弟活命,有什么罪?最后一家三口尽殁,也是悲壮。有一个镜头印象深刻,就是李晨演的上级要他枪杀俘虏,他不敢,他一开始拿起枪,上拴,瞄准,眼神里充满杀气,浑身颤抖,那一刻,他想到了死去的叔,被日本人挂起来凌迟处死。日本俘虏还在叫嚣,说:“你敢杀我吗?”,他最终还是没有扣下扳机。他并不想杀人,他只是一个农民,被拽来负责打扫战场的,都是被逼的。他的怯懦演绎得淋漓尽致。
后来李晨出马,手把手教学,逼着他向前,拿枪指着俘虏的额头,俘虏立马怂了,跪了下来,求饶,李晨说:“他就是杀你叔的凶手!”欧豪眼神里杀意骤起,怒吼一声,随着枪响,荧幕顿时黑了下来,那一刻,他完成了蜕变。精神导师李晨说:“杀人嘛,杀着杀着就习惯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在影片中完成蜕变的不止他一个。
王千源扮演的老兵油子战斗力颇高,但是一路败仗打下来,打没了心气儿,只想着怎么逃,最后被收入八十八师麾下,防守仓库。一开始,他的内心是绝望的,在构建工事时,他说,垒高一点,这是在给你们挖坟。
随着战斗的打响,日军如潮水般攻击不休,这个男人身上的血性开始激发出来了。日本人从水路进攻,王千源在战斗中遭遇一个精壮日本兵,对方的刺刀刺中了他的腹部,王千源丝毫不乱,从口袋里抽出一把小刀,直接割了对方的脖子,血从脖子上奔涌而出,王千源冷静得令人发指,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继续投入战斗。
母亲是他提到最多的次数,他说,要把得到的军饷寄给老娘,来生再报养育之恩。并要求方记者给他拍张照,连同军饷一起寄给老娘。可惜的是,方记者的照相机都被打烂了。
精神导师李晨的场面也很壮烈,他多次挽救了欧豪,并帮助欧豪完成蜕变。在战士们绑着炸药包排队跳入日军那场戏中,李晨义无反顾地加入队列,并找到欧豪托付后事。在最后的撤退中,魏晨本想留下来掩护,但是李晨拉住了魏晨,自己走了上去。他对兄弟们说:“来世再见。”然后悲壮赴死。就是预告片中的那句,感染力十足。
我最爱的那个拿着喷火器杀敌的战士,看他杀敌实在是太爽,把日军烧的鬼哭狼嚎,他本人却一副看淡生死的表情,甚至有点兴奋,方显男儿本色。我们甚至叫不出他的名字,他也选择留下来,这令我感到惋惜,多好的战士呀,损失太大了。正应了晓明哥那句:“你们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军人。”
最令人震撼的,还是要数战士们纵身一跃炸攻城日军那场戏。那时候,日军的盾牌实在是太坚固,一般的手榴弹根本没作用。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第一个战士捆满了炸弹。那一段,我很难受,眼泪止也止不住。
他就是郑凯饰演的陈树生,第一营二连二排四班的副班长。他在破布衫写“舍生取义,儿所愿也。”,交给战友,说了句“给我妈”,并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随后就义无反顾地走到了墙边,被子弹射中了也毫不在意,从六楼跳下楼去,炸毁了敌人的第一波攻势。陈树生牺牲的时候,只有21岁。
接着,敌人又发动第二波进攻,还是老套路。这边又有人站了出来。每次敌人想要炸毁墙体,这边都会有战士挺身而出,舍生取义,几波进攻无果之后,敌人只好放弃了。
此时,河对岸的街头,正在表演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京剧园子里的人不干了,说对方抢了自己的生意,来砸场子,双方拿着道具就打了起来。而国外的媒体朋友们,正押着注,喝着咖啡,讨论着战情。富太太们正在打麻将,妓院里歌舞升平。
……
同事们看得很投入,明显他们都和我一样触动极大。结束时,还有人沉默久坐……

八佰的上映恰逢其时,尤其是结合2020年当下的时局。如果电影上映于一两年前,恐怕还不会给我这样强烈的共鸣和感触。

《八佰》的故事如果凝聚成一句话,那就是:面对一个嚣张跋扈、无视公理、一心对你赶尽杀绝的列强的步步紧逼,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怎样?

电影开头最震撼的画面莫过于冷色调肃杀的闸北和一河之隔暖调的、摩登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租界形成的强烈对比。这边是壮士决死,以身许国,那边是隔江犹唱后庭花。租界的中国人依然事不关己忙于自己家长里短的小日子,满足于“这里是英法的地盘,日本人不会来,我们很安全”,甚至嫌弃那些抵抗的士兵,怕他们渡过河激怒了日本人连累了自己。这让我想到了两年前,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帖子,兴致勃勃地说什么“贸易战?和我有什么关系?美国制裁中国是不是房价能降,只要房价能降,我就支持特朗普!”

电影的开头,进入仓库的各路士兵非常迷茫,对方是20万武装到牙齿的日军,而自己只有四百人,这是一场必败的战斗,既然必败,为何要战?除了失去生命我们还能得到什么?为什么不逃到租界,至少能得一条命,为什么不逃回老家,老家的媳妇儿还在等着我。这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中国公司和某强大国家之间的非对称交锋,有人说,一个公司如何对抗一个超级大国?既然没有胜算为什么不在顺从的基础上争取最好的结果呢?

电影中,国民政府的统治者把未来的希望寄托于列强的仁慈,觉得只要向他们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无辜,只要我们抱有最大的善意遵守国际规则,率先做出让步,他们一定会为我们主持公道,让一切恢复原状。相比于独自抵抗,被国际社会接纳是更加重要的事。这就又好像近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靠融入国际规则,开放自己的一切用善意取得列强的谅解真的可以换来一个公正的美好结局吗?

以上这一切,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隔岸观火”的租界居民很快发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面对列强的压迫都是唇齿相依的;坚守的士兵很快发现,他们的抵抗所赢得的是斗争的意志,而这种意志将会如星星之火激励对岸的同胞觉醒,而同胞的觉醒又将凝聚成最终胜利的伟力;而列强呢?那些坐着飞艇、喝着咖啡观察战局的西方记者、观察员最终并没有为中国主持公道,而是选择了对咄咄逼人的日本一路绥靖,而对弱小的中国极尽压榨和凌辱。而日本呢,当时直接退群了,表示我打我的,不要你们管。

电影中没有拍的内容,也是当年我看到这段历史时最让我痛心的,是当这些勇士们遵守命令退到租界,迎接他们的不是家乡、自由和新的战场,而是立刻被英军缴械,被圈禁在四周拉着电网、环境恶劣形同战俘营的“孤军营”,被外国雇佣兵看守,没有人身自由,长官谢晋元被暗杀,而日军占领租界后这些英雄又被日军俘虏,送去东南亚等地做苦役,除了少部分人逃出参加了新四军,大部分人都被折磨致死,没能看见抗战的胜利。

八十年的历史沧海桑田,世界变了很多,但有的东西却顽固得像是一成不变。

知来处才能明道前路,我想这是《八佰》这部电影最大的恰逢其时,也是我认为最应该去电影院感受的内容。当年的400个勇士,以及千千万万个为了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年轻人,他们明知看不到梦想的实现却依然为了梦想中的明天奋不顾身,今天,2020年的我们,虽然也会历经困苦,也会偶尔迷茫,也会小沮丧,但和他们相比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了他们的梦想,又有什么理由不抖擞精神,吸取前人的教训,为国家和自己的未来做出我们自己的选择呢?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电影《八佰》的历史背景及观后感
  • 下一篇:电影《信条》影评汇总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