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金刚川》影评2200字

发表于2020-11-03 08:0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金刚川》影评:“我们好像丧失了进入那段历史的能力”

前言
《金刚川》,从电影本身来说,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作品。不过,考虑到本片是3月立项、8月开拍、10月上映,做到“中规中矩”实属不易。毕竟,那部2014年6月立项、2015年9月开拍、2016年9月上映的《我的战争》,到现在还让我犯恶心。

以下有剧透,但其实剧不剧透不太重要。

一、关于故事
电影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以微观的士兵视角切入,描述一场简单的战斗:志愿军一部要通过金刚川浮桥,赶往金城战役前线;美军飞行员和炮兵要攻击浮桥,阻断这只补给线。从“微观视角、简单战斗”这个角度说,它可以与1956年的《上甘岭》,2017年的《敦刻尔克》,还有今年很火的《1917》《灰猎犬号》相比较。

故事很流畅。同时因为故事简单,所以它像《敦刻尔克》一样采取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影片前100分钟,分别从志愿军步兵、美军F4U战斗机飞行员、志愿军高炮兵三个角度演绎了中美两军围绕金刚川浮桥的同一场战斗;影片最后20分钟是高潮:美军出动了最终boss——B-29轰炸机,以燃烧弹彻底摧毁了浮桥,志愿军迎来最艰难的时刻。

这样做很聪明,让原本简单的剧情多了曲折和悬念;同时还节省了不少制作成本。

电影主要刻画了志愿军的牺牲精神,步兵、工兵、高炮兵,关键时刻都勇于牺牲。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金刚川》整个剧情都给人一种“走流程”的感觉。角色基本是工具人,演员们自然也没有发挥空间。《金刚川》的最重要主题——牺牲——好像仅仅成为了一个视觉符号、一个煽情的工具。这是这种微观战斗题材通病,《敦刻尔克》《灰猎犬号》也都有这毛病。也许《金刚川》这种“走流程”更多是因为赶工;但也许,就像戴锦华老师评《八佰》时候说的,“我们好像丧失了进入那段历史的能力”。

什么叫“进入那段历史的能力”?很重要一点就是以那个年代的人的思维方式思考。比如《上甘岭》,它就没有“走流程”、“工具人”。相反,它对角色群像的塑造非常到位,对志愿军的共产主义信仰、同志战友情谊、牺牲精神、文明精神有深刻展现。说信仰,比如指导员看见敌人上来了,第一句喊“战士们!”第二句紧跟着就喊“共产党员们!”说情谊,比如战士们在坑道里,补给困难,什么东西都要让,让来让去,让得你都烦了。说文明,比如一个战士在坑道里抓到一只松鼠,自己都没得喝了,还要喂它水。

现在人们很难理解这些思维。比如现在大家都觉得,表现两个男人情谊深厚,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天天嬉笑怒骂——巧得很,《金刚川》中邓超与李九霄的角色、吴京与张译的角色都是这种设定。再比如现在大家觉得,自己都没得吃喝了,不把松鼠吃了就不错了,怎么还可能去喂它?这不人性!也许这是二战时日军的“人性”,但绝非志愿军的“人性”。正如戴锦华老师所说:“趋利避害是人性,舍生取义也是人性。”

《上甘岭》能回答很多问题。

志愿军为何而战?为何牺牲?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家乡。

志愿军为什么能打胜仗?因为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也因为他们文明,连一只松鼠都不忍伤害——正是这种文明,从抗日战场,到解放战场,到朝鲜战场,一直到现在,都在政治上不断地瓦解着敌人。

“进入那段历史的能力”非常重要。现在之所以会有“抗美援朝无意义”之类的奇谈怪论,就是因为有的人不能“进入那段历史”,而以一战等帝国主义战争的思维去理解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这两个词又是两个概念,更麻烦了)。其他种种思想混乱,也皆因类似原因而起。

二、关于军事历史
小战斗的电影,一般难有什么深刻的主题表达,看的主要就是细节。《敦刻尔克》主要就是讲对士兵来说打仗是一件混乱的事,《灰猎犬号》主要就是讲驱逐舰怎么干潜艇;不过《上甘岭》是例外,它的主题也很深刻。

但《金刚川》军事历史细节也成问题。

(一)缺失的造桥部队

小战斗的电影,都会清晰地呈现战场的全面态势,并遵循军事逻辑刻画其中一方。比如《上甘岭》中的志愿军阵地部队(后转为坑道部队)、补给部队、指挥所;《敦刻尔克》中的被围英法陆军、英国海空军、英国救援民船;《灰猎犬号》中的美国护航舰队、运输船队、反潜机。你会发现,这些电影中的军事逻辑非常明确,这样才能展现一支军队如何是一个有机整体。

那么在《金刚川》中,围绕浮桥的战斗,为什么只有志愿军护桥部队在战斗,而造桥部队只有屈指可数的镜头?每次我跟着美军飞行员的视角,看到江面上的完好无损的浮桥,我的内心跟美军飞行员一样惊奇:就不能给我看看这座桥是怎么造的吗?敢情造桥部队都是NPC?

好的小战斗电影能提供丰富的战术细节,例如《上甘岭》中,坑道口堆满了弹壳和罐头,战士们一出去就有声音,遭到扫射;连长遂安排人往外扔罐头,扔了一宿,敌人懒得扫射了,才派人出去。这种机智令人捧腹。《金刚川》中,志愿军工兵基本就是在扛木板或者抡着锤头敲敲打打。他们是如何训练有素,又是如何灵活变通的?我们一概不知。

我知道为什么不给我看这些。大概还是因为赶工,而志愿军的工兵技术又需要时间去学习了解,肯定没有护桥部队开枪开炮好拍呀,所以就干脆不拍这些镜头了。在最后一刻,志愿军工兵突然豹变,瞬间搭起了人桥。志愿军工兵的奇迹,变成了剧本安排的奇迹。剧本里的美军飞行员,怎么也不可能摧毁被剧本钦定为“完好无损”的浮桥。

(二)志愿军灯火管制

点映后我就志愿军夜间灯火管制一股脑提了几个问题——倒不是质疑,是因为我确实有疑问。 我知道拍电影,军事细节肯定是要对艺术呈现妥协的,但这个度是不是不要太大呢?

一是夜间浮桥太亮。对此管虎导演的回答是,历史上浮桥上确实是有气灯的,只不过电影里调亮了一些——那我觉得这是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妥协。

二是等候过桥的志愿军,胸前一直开着灯。我觉得有需要时开一下就可以了,何必要一直开着呢?对此管虎导演的回答是,那样这些军队就太黑了,不好呈现。我想想也有道理。尽管我还想是不是可以用月光来呈现,但就算了吧,这里也勉强可以接受吧。

三是志愿军过桥时美机来袭,高炮部队主动在阵地上点火,吸引美机来打自己。很显然,这里是想塑造高炮兵的牺牲精神。但是要知道,火光不仅暴露自己,还导致自己看不见目标。而且你自己先暴露,被打掉了,美机就更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击过桥部队,这不是得不偿失的匹夫之勇吗?这是我最无法接受的地方。不过,由于我的三个问题是一起提出的,管虎导演就只回答了前两个问题,可能他把这个问题给忘了吧。

(三)美军工兵效率

前面说过,影片的第二段落以美军飞行员为主角。他们的作用一是充当反派,二是夸志愿军。说句题外话,我看了一下演员表,这些美军飞行员应该都是俄罗斯演员扮演的。

下面我要说的就是一个我个人的喜好:我不是很喜欢这种貌似站在敌人立场但实际上还是表达自己立场的艺术手法。

这种春秋笔法老美是没少用的。比如关于美军在中东作战的电影中,经常会安排几个当地人角色,展现美军与当地人的军民鱼水情。但这几个当地人角色,真的代表了当地人立场吗?显然不是,他们代表的是电影幕后美国人的立场。那么为什么我不喜欢这种手法呢?因为它总隐隐地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

当然,美军肯定是“夸”过志愿军的,不管是咬牙切齿地“夸”还是怎么样。所以如果仅仅是安排美军飞行员夸了志愿军几句,我觉得也无可厚非。

但美军飞行员肯定不会这么夸:“这座浮桥我们的工兵要三天才能修好。”

拜托,1950年美军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战役中险些被围歼,之所以能逃出生天,就是因为其工兵三次修复了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水门桥可不是什么浮桥,它是一座公路桥。而且在1950年12月6日它被第三次炸毁时,志愿军连桥根都炸没了。结果日本三菱重工连夜制作8套桥梁,美军C-119运输机7日空投,美军工兵8日就使水门桥第三次恢复通行。于是志愿军眼睁睁地看着陆战一师的残兵败将跑掉了。

这种效率,修浮桥会花三天吗?侮辱美军,其实也是在侮辱自己。

当然,灯火管制也好,工兵效率也好,这些都是很小的问题,对电影艺术来说似乎无足轻重。

确实是这样。但是,历史电影不仅仅是电影,它也是历史。请相信,只有以锱铢必较的态度去研究历史,才有可能找回“进入那段历史的能力”。

结语
电影之外的东西扯了不少,因为确实电影本身没太多能写的。

上面提到的大部分问题,我认为都是来自“赶工”这一场外因素。与国际形势有关,电影上马很匆忙,可以理解。因此我没有苛责电影的意思。

这部电影还是很重要的,它重新让大家关注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了。只有理解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如何介入世界,才能明白中国在未来将如何介入世界。

但是我希望,下一部历史战争电影,得再用点心;某些部门,也不应该这样急于求成,那只会适得其反,离那段历史越来越远。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周星驰电影全集名单
  • 下一篇:九部最新上映高清电影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