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孤味》影评:一部很细腻的电影,属于道地的台湾味

发表于2020-11-10 08:38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孤味》影评:一部很细腻的电影,属于道地的台湾味

《孤味》是个道地台湾家庭的故事,有传统美味小吃,有华丽鼎盛的庙宇,有典型寿宴与丧礼,还有你我身边都曾见过的坚强女性。电影英文题名「Little Big Women」道尽这部电影的精神──那些看似小人物的伟大女性。

《孤味》里的每位角色,都是你我身边的典型台湾女性,虽然都是生活于大街小巷里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Little),却都有着坚强心志与宽大的胸襟(Big) ──像是尽心照顾家庭却心事重重的母亲、向往自由且任性独行的大姊、乖巧懂事且事业有成的二姐、承袭家业且照顾亲人的小妹、还有不小心介入他人家庭却又实际上心地善良的小三。

▲亲爱的一家人──勇敢的小女人。

《孤味》是由导演许承杰根据自己外婆的故事改编与执导,延揽多位台湾优秀的表演者:陈淑芳、谢盈萱、徐若瑄、孙可芳、陈姸霏和丁宁,加上导演细致温暖的手法,将这个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尴尬乡土剧的外遇故事,以优雅内敛又幽默沉稳的方式呈现,并以此风格获得金马奖六项提名,包括最佳改编剧本(黄怡玫、许承杰)、最佳新导演(许承杰)、最佳女主角(陈淑芳)、 最佳女配角(谢盈萱)、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柯智豪)以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孤味〉。

虽然有着精湛演技的演员是支撑《孤味》不俗的要因,但那些在角色之间隐隐发光的味道与声音,更真是《孤味》的灵魂,也是划开台湾与任何地域的象征标志。

亲情中的美食滋味
《孤味》一开始,第一个切入的画面是渔港里的鲜鱼去鳞片,这是亲自上过传统市场又亲手挑过鱼虾的人,才懂得的味道。老太太秀英(陈淑芳饰演)自信满满地在传统市场游走,一摊一摊找寻她最合意的海鲜,此时我们虽然还不懂为何她能与众多鱼摊如此熟稔,但是那些传统市场的鱼腥味早已透过飞洒的鱼鳞四溅,引领我们随着秀英进入亲切潮湿的市场海鲜味。

▲年轻的秀英以虾卷小摊担起三个女儿的家庭

之后,秀英买了十斤的火烧虾,还忍不住拉出一只肥美的龙虾。原来,那十斤火烧虾是为了准备大寿宴席,而那只龙虾则是为了女儿的家常早餐。

味噌豆腐龙虾汤当早餐,有几个台湾人可以一大早吃得如此澎湃呢?假如你曾经在台南生活过,肯定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台南人的早餐真的可以丰盛到宛若其他县市的周末晚餐。《孤味》刻画母亲的温暖,就是由这个孕育台湾美食的古城开启。原来,秀英能与鱼市场的摊贩们宛若朋友般地寒暄,是因为秀英已经制作虾卷数十冬,由路边的小摊贩慢慢累积口碑与声誉,逐渐蜕变成今日台南著名的虾卷餐馆。

关于虾卷,导演许承杰也将秀英制作虾卷的过程细腻呈现,由揉馅、铺皮、卷馅、到投入油锅,每个步骤都有镜头,最后炸得酥酥脆脆,再切成数块。不过,虽然这是一道充满爱的手工菜,却因为女儿们为了不存在的父亲而产生口角,使得秀英气闷狂倒辣椒酱,让爱的佳肴受气糟蹋(但看起来还是一样好吃啊) 。这个桥段非常有趣,美味食物不仅是爱的象征,也是情绪的宣泄。

▲与母亲同住的佳佳,也有难言苦衷。

导演表现母亲制作食物时承载的胶着情感,让人不禁回想起2018年由华人史之予(Domee Shi)所编剧与导演的动画短片《包子》,那也是个关于母亲、爱与食物的电影,呈现母亲宛若燃烧不尽的太阳,坚毅驻守在孩子小宇宙的核心。出自母亲手中的美味食物,如和煦的太阳,无论是遥远的天王星、海王星,或是近距的水星和金星,都喜爱围绕着母亲公转,也都能获得母亲爱的光辉。如同《包子》里的母亲,秀英的爱也是如此浓烈,热烈到有时候还会让女儿感到沉重。

秀英纤瘦的大女儿宛青(谢盈萱饰演),有时就会想要逃避母亲夹带怨念与唠叨的关爱,于是,这位在舞蹈教室授课的艺术家,最常品尝的味道并非台南味,而是流浪的心情、浪漫的爱情、还有让她忘却烦忧的吞云吐雾。香烟让宛青最为自在,同时也让她在回到台南之后,迅速以烟会老友,让关医师不自觉地坠入爱河。

老大宛青郁闷时不禁沉溺烟味,但是小妹佳佳(孙可芳饰演)则是期待父亲的一块小甜糕。小时候在父亲离家前,随手塞给佳佳的甜糕,让这位小妹始终难忘长久失联的父亲,甚至还因为这块小甜糕,认同父亲长年在外的婚外伴侣蔡小姐(丁宁饰演)。因为误解、不解、也无从了解,佳佳选择虾卷之外的另一个记忆滋味,也试图由雪白甜糕探寻上一代三角情感的地图。


▲姐妹们一起分享父亲的滋味

二姐宛瑜(徐若瑄饰演)对美食的滋味没有执着,却将对父母关注的期待寄托在绝佳成绩,渴望以奖状和上台领奖的荣耀,抓住父亲的视线,让离家久远且早已心不在焉的父亲,会因为有个值得骄傲的女儿而愿意回头。

秀英的外孙女小澄(陈姸霏饰演)则仿若一个无知的旁观者,总能直言不讳地戳中长辈内心的疮疤,却又纯真无瑕地置身事外。「小澄」最难忘的滋味,应该是与外婆到台北蔡阿姨住处时,从其他酒店小姐手中接过来的芬兰汁,这杯没有酒精的果汁,在外婆发现蔡阿姨根本还在台南之际,小澄还来不及尝一口,就又被外婆拖着离开,让缤纷清凉的芬兰汁,成为《孤味》里的滋味悬念,不论是外婆秀英、孙女小澄、或是戏外的观众,都不禁感受得到──蔡阿姨果真是个谜呀!

声音的情绪宣泄
「声音」也是《孤味》的重要角色。

秀英的卡拉OK 歌唱,肯定是《孤味》最让人难忘的声音了。一辈子守着「孤」,却不是真的「单」,不只要守着一个不存在的先生,同时还要撑起一个事业与养育三个孩子,这种无奈的孤处是秀英最难消化的怨怼。



▲秀英在大寿之日歌唱自己无奈的感情。

秀英在《孤味》唱了三首歌──分别在开场的计程车上,寿宴上,还有结尾的计程车上──各自映照出秀英在事件不同阶段的心声,从无法放手的怨怼,直到最后让往事随风逝去的宽容与原谅。

就在小澄陪着外婆搭计程车时,秀英在车上唱歌,此时她还无法忘怀无缘的先生。只是,大约就在此时,无缘的丈夫刚好于医院去世,平行恰巧由秀英口中唱出的「再会与道别」。

于是,秀英的大喜寿宴都还来不及开始,无缘丈夫的丧礼已经进行,「阿弥陀佛」之声诵朗不断。

台湾的丧礼在不同的宗教影响下,有不同的诵经方式。在《孤味》中,「诵经的较量」肯定是台湾文化的独特产物。生活于台南传统的秀英,执意要以道教法师作法的规矩举行婚礼,但是在台北已经学佛的蔡阿姨,则是希望可以以佛教方式为陈伯昌送终。为了显示「自己在伯昌内心最重要」,秀英找来道教法师与蔡阿姨的阿弥陀佛诵经队较量,这场声音的竞赛,比的是正宫与小三的地位高下。


▲秀英生命中,关于生与死的交错。

在《孤味》,有些声音很响亮,但是有些沉默的声音,却同时也在噤声中呐喊。像是宛青的先生带着离婚协议书来到台南找宛青,以陈升的〈风筝〉歌词中的「我是一个贪玩又自由的风筝,每天都会让你担忧,如果有一天迷失风中,要如何回到你身边」,向宛青表示仍旧有爱,不想离婚。

不像秀英挣扎着要如何放手早已不存在的先生,宛青早已把先生放手到毫无存在感。于是秀英需要以歌唱宣泄孤独守闺的落寞,但是代表宛青的那首「风筝」,却不用唱出来。〈风筝〉肯定不是宛青的心情,而是她先生被无视且消音的呐喊。

情书的朗诵,同样也是透过不同的声音,为秀英洞见「不存在的先生」的事实。在秀英的梳妆台抽屉深处,还藏有年轻时期由陈伯昌为她撰写的情书。外孙女小澄看见,忍不住拈信朗诵,听得秀英心中一阵甜蜜。


▲伯昌哥在台北的姐妹们也来帮忙折莲花。

只是好景不长,当蔡小姐的好友们来到灵堂时,秀英问了些关于陈伯昌在台北的生活趣事时,小姐们不禁热烈称道,陈大哥可是一位重要的写手啊,帮小姐们给客人写情书。顿时,之前还余音缭绕的情书诗韵,全部化成一阵荒谬的烟硝,秀英心中挂念的那些爱的文字,承载的到底是伯昌的爱情真意,还是他擅长卖弄文字的虚情造诣?

当然,也因为这些小姐们在玩笑中提到的伯昌情书,让秀英终于清醒,原来那份她守护着的爱的文字,终究只是自己的想像,虽然曾经是份坚强与希望的底气,撑起她数十年一路挺过来的勇气,最终她还是得放手这份虚幻的爱情,还给自己清风与自由。于是,秀英将这一整盒情书交给小澄,连同离婚协议书,通通烧化为灰,与伯昌一同随风而逝。

《孤味》故事中的小人物,看似游走在一场又一场琐碎的人生剧码间,事实上,导演已经将许许多多内心的胶着与挣扎、宽容与原谅,都藏在背景中的美食、声音和文字,甚至还有缤纷的色彩之中。

缤纷色彩诉说的心事
大姐宛青得知癌症复发,一个人背负着重重心事,不想坦白,也不想给家人带来负担。吞下病痛,这是大姐对母亲与姐妹的爱。有个夜晚,与佳佳睡同床共眠,两人回味儿时记趣,「到底大姐手工制作的风铃是哪个呢?」


▲纵使偶有口角,还是姐妹情深。

此时两人在空中轻挥叮铃铃又缤纷的风铃,宛青说是这个,佳佳说是那个,两人回忆起过去三个姐妹在求学时期的种种,让宛青更感伤于生命的逝去。此时,在她心中渴望的,只是临终时可以紧握亲爱家人的手、有臻爱的家人陪伴。

在灵堂前的莲花折纸,也是象征意味浓厚的背景细节。当伯昌在台北的姐妹朋友们来到灵堂前献花致敬,秀英并不知道先生伯昌的女友就在其中。但是女人的直觉非常纤细敏锐,秀英从观察蔡小姐凝望灵堂的神情与折纸莲花的手法,轻易察觉这位穿着蓝色大衣的沉着女性,应该就是伯昌晚年的同居人。

对一个长期被冷落抛弃的女性来说,在先生灵堂前发现前来上香的某位年轻女性,正是倜傥风流的先生的女友,情何以堪啊。但是此时,蔡小姐在折好莲花时,说了句话:自然展开,就会漂亮。


▲学佛的蔡阿姨有种优雅沉稳的气质。

这一朵朵金黄色的莲花,点缀着红色斑斑的咒语,即将带着伯昌离开人间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此时,在世的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已经不是恶言相向或争辩计较,只有卸下心中大石,松开双手,让往事随风而去,毕竟是非对错都会随着这朵朵金色的咒语花,烟灰消散、随风飘逝。「自然展开的美丽」让秀英隐约意识到,眼前她能选择的最美姿态,就是放下与原谅。

秀英对于放下的智慧,不只来自蔡小姐折金色纸莲花时的暗示,秀英与蔡小姐在鼎盛庙宇里的意外相遇,两人穿过点满红色光明灯的厅堂,那些闪亮的鲜艳红光,仿佛也是来自神佛的指示,一再以宁静与沈着,提醒秀英:蔡小姐不是抢走他先生的坏人,或许一切都只是时空巧合与因缘际会。人生既然已经来到断壁残垣的阶段,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看不开、放不下的呢?

《孤味》的摄影Jon Keng,对于颜色的拿捏相当细腻至致,无论是庙宇饱和颜色的对比,灵堂前金色咒语的莲花,穿着蓝色大衣(宛若袈裟)的蔡小姐漫步于颓圮的警察宿舍,或是在房间里十指紧握的姐妹俩,Keng 总能将颜色捉拿得温暖饱和又对比俐落,让整部电影不只有温暖亲情的故事情节,还有更多衬托于背景的台湾色香味。


▲导演许承杰与饰演母亲的陈淑芳。

《孤味》是部很细腻的电影,以食物、声音、光线、颜色和味道,入微地铺陈在故事背景,让表面上看似简单无华的人生小故事,充满饱和的情绪与绵密的情感,没有喧哗咒骂、也没有愤怒激动,却一样让人内心澎湃、感动不已。或许就是因为这种隐晦细致的情感雕琢,才会让《孤味》遥遥屹立于八点档乡土剧之外吧。

很喜欢《孤味》,从人物的描绘到色香味的营造,都属于道地的台湾味,这是台湾的人物与故事,也是你我都认识的那位乡下阿嬷。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法国电影《警察》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贝克街的亡灵》影评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