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哪吒2》影评观后感

发表于2025-02-06 10:09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哪吒2》影评观后感


其实准备去电影院二刷《哪吒2》的时候,就是单纯的想再看一遍,因为视觉享受必须要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下才能匹配。
但你知道,作为家长,总是要装一下,凡事总想跟意义或者目的挂上勾,不然好像就白白浪费了一点什么一样。于是,我对多多说,咱们去电影院二刷一下哪吒,但看完后你能写一篇观后感吗?
那你写吗?
……写,吧。

最近这一年多,我不再象以前那样爱码字了,好象有点越来越不想说话了。以前是不管什么时候,突然想起什么或者想表达什么,拿起手机就写。现在是总想说点什么,又欲言又止。
这个世界还不够嘈杂吗?信息量还不够多吗?我写的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但既然跟孩子拉了勾,那就来一篇吧。

一、硬币的两面
灵珠与魔丸,敖丙与哪吒,就像一个标准的三好学生和一个标准的调皮捣蛋鬼,他们就活生生的存在于我们身边,以及心里。
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老师,家长或者领导,或者你,都无一例外的喜欢三好学生敖丙,知书达礼听教诲,又帅又有能力,也都无一例外的对哪吒皱眉头,唉,不爱学习,不懂礼貌不听话,人丑还只喜欢踢毽子这种没文化含量的玩艺。

可是,在学校里我们见得最多的组合,往往是学霸与学渣心心相印,校花形影不离的闺蜜总是一个胖丑姑娘。因为学霸内心里渴望学渣们的反叛精神,学渣渴望像学霸那样被人注目的光环。
就像三好学生可能总是想对家长、老师或者领导说“不”,哪怕一次!而调皮捣蛋鬼也总希望家长、老师或者领导对他说点赞,哪怕一次!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也住着一个敖丙,一个哪吒。心里的乖孩子与调皮鬼也会打架,就像敖丙与哪吒共用一个身体时,不过是谁暂时占了上风,外表表现出来的或是太乙真人口里说的”正版哪吒“,或者黑眼圈的捣蛋鬼哪吒。
我们有没有因为在乎别人的眼光,而暂时戴上了面具?有没有因为在权势面前,隐藏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有没有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称赞,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
又或者,我们有没有因为太过于自我,伤害到别人?有没有因为没有大局观,而将团队的努力毁于一旦?有没有因为自以为是,而不尊重别人?

可见,就跟敖丙与哪吒要共生共存,牵手相互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得到最后的胜利一样,我们内心里是有必要同时住着敖丙与哪吒的。
在我们行走的时候,学业上,工作中,生活里遇到困难的时候,敖丙能跳出来,“若前方无路,那我就踏出一条路来。”
在我们受父辈、强权、世俗压迫,想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哪吒能跳出来,“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
当我们莽撞犯了错时,敖丙会拦住哪吒,拍拍哪吒的肩膀,知错能改,还是好样的。
当我们想做自己勇气不足的时候,哪吒会推敖丙一把,试试吧!

记得啊,当哪吒与敖丙携手的时候,才是能量最大的时候。所以顺从与反叛是要共生共存的,而不是一味地强调顺从,或一味的奉反叛为偶像。

二、成长与成熟
成长与成熟我觉得是两方面,就像一个人成熟与否与年纪无关一样。
成长是过程,身体长大,见识增涨,经历增多,这些都是指向成熟,但不一定代表成熟。
成熟是从见识,经历中获得对自己,对人群,对社会,对世界的理解与思考,从而达到对自己、对人群、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

哪吒与敖丙在成长的过程中,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认为进仙界很重要,就跟现在大家挤破了脑袋要考985一样,后来发现,获得一张“绿卡"并不是人生目标,并不是幸福的关键,而是”我还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我想试试。“
比如敖丙从小被父亲教育,承担的是龙族的希望和责任,但最后他还是遵从内心,那不是我的理想,我想试试。
比如哪吒不理解为什么小时候没有陪他踢毽子,认为大家都不喜欢他到最后为保护陈塘关而战。

这些都是成长。在这些成长过程中,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比如鹿童要射死申小豹的时候,他们现身拦住,并问,他不过是想保护自己的父亲,有什么过错呢?
比如,从不理解父母到我们都不要让父母担心,要让他们以我为荣。

因为有经历,有思考,纠偏了,形成了新的认知,当初的偶像可能并不是偶像;觉得唠叨无能的父母是拼了命的爱和守护;我有家庭、社会的责任,并愿意承担;再经过身体重生的痛苦,才是真正的成熟。
所以我前面说,一个人的成熟与否与年纪大小无关,有的人一辈子都自我潇洒,没有责任感,觉得活出真我自我的人,我们常用一个字“作”来表达的,往往是心智不成熟的人。我外婆就是,一个叛逆期很长的人(好些年前写过一篇关于我外婆的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II-QRKvHhrLtwFJ0kHLiqA)
就好像大人总是喜欢自诩说,我吃过的苦和我吃过的盐都比你多,……那又怎样呢?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三、出身与成见
为了选拔人才,汉武帝有了察举制,以推荐为主。后来曹丕开创了“九品观人法”,将人根据出身、才能、品行分为九个等级进行人才选拔。
大家注意九品排第一的是什么?是出身!
所以申公豹以及龙族即使有才能,品行也不差,因为出身不好,便不是权力阶层或体制内的重点培养对象。长期的委屈求全,最后不得不反。
古往今来多是这样的例子,比如李白杜甫,就是因为出身不好,在官场不得志,最后只能化悲痛成呐喊,成了愤青,郁郁而终。

由于出身不是权贵阶层,就会容易有损害权贵阶层利益的可能。所以你看改革派或者造反派,大多都不是权贵阶层出身。
而出身就像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你是自带家族资源进入体制的,与寒门子弟是两个概念,这就涉及到以后的各种操作动作。

申公豹就是没有看清这个事实,想通过媚上改变命运,最后发现:如果说世界是棋盘,列强是棋手,咱们连棋盘上的棋子都不算。我们只是棋盘上的灰,太显眼了就等着被吹……
最终良知战胜了欲望,申公豹的反转是我没料到的,这说明,我们本身也对申公豹带有成见。
愿我们都能内心更清亮,不要被欲望迷了眼,抛开成见与偏见去看每一个申公豹。

当然,在这,我还得啰嗦一句,记得“过犹不及”四个字,其实呢,人类分工不同,位置不同,每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活得更轻松。
我看过一个比喻,挺好。
说有时候思想启蒙者会穿着“大忽悠”的外衣向你靠近,比如一个公司有董事长,也有扫地的,一切都正常有序。但有一天,扫地的听了大忽悠的话,跳了起来,对啊,同样是人,为什么你是董事长,而我就是个扫地的呢?我要造反,我也要当董事长!

所以,人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虽然同样是人,但人的能力,认知,经历,付出都不一样,人跟人还是有不同的。
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就觉得自己是牛马,是因出身而埋没了的“申公豹”。可能咱们根本都没有资格当申公豹,咱们就是个扫地的,能认认真真把地扫好就不错了。人家申公豹本身武艺也算是高手了,守着陈塘关还时时刻刻不忘记修练,知道需要流汗流血流泪……

四、强权与黑白
关于这一点,我就不想多说了,网上解读的应该很多了。还是那句话,日光之下并不新事,任何局面都是有当时面临的问题与妥协或执行变形的历史发展过程,不管好坏,罗马都不是一天建成的。
老生常谈,在任何环境,我们每个人做选择的时候都要保持初心,就能睡得着觉了。

最后的最后,说一下我们都喜欢那个黑眼圈,吊二郎当的哪吒,可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经过三味真火的烧烤,哪吒长大了。就像父母总不希望孩子长大一样,当孩子长大的时候,要学会放手,他以后的路,得他自己走。
毕竟,他还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他可以去试试,因为年轻,他有去试的资本。
而我们的经验,是为他们谋求不到幸福的。

             Sara  2025.2.5

Ps:就像哪吒进了玉虚宫对玉虚宫的赞美只两个字:哇,好白。好白。我满腔的热情也组织不出华丽的词藻,优美的句子,也只能对你说电影的幽默风趣深刻,以及画面的美轮美奂,哇,好看。好看。
你真的要去电影院看看哟。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哪吒2魔童闹海》影评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