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dge》观后感影评
上周在选修课上看了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想浅浅地写写自己的感想。
注:在写这篇观后感之前,我没有上网查看其他的影评,因为我想用自己原本的印象去解读这部电影,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你可以因为看了我的观点去了解这部作品,“一千个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一定会有更多自己的看法。
1
最开始听了老师对电影内容的概括,大致是这样的:
富翁查尔斯携摄影师罗伯特等人乘飞机,不幸在阿拉斯加荒野坠毁。恶劣环境中,一只凶残的科迪亚克棕熊盯上了他们,众人随时有性命之忧。与此同时,查尔斯还发现罗伯特与自己妻子关系暧昧,心怀怨恨。在孤立无援的绝境下,查尔斯一边要与棕熊斗智斗勇,一边要警惕罗伯特的暗害,人性与兽性的威胁交织,生死逃亡中,他们的命运被推向未知 。
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剧情咋这么狗血呢?
而且这样的内容又要怎样拍够两个小时?
老师还说,这部电影可以让你们学到一些人生哲理。
我更想看看它到底是何方神圣了。
2
查尔斯是个超级富有的家伙。
即使已经满头白发,仍然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陪伴,
他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
身边簇拥着无数的好友…
这天,他踏上了一场看似平常的飞行之旅。同行的有摄影师罗伯特·格林以及助手斯蒂芬,他们的目的地是阿拉斯加那片神秘而广袤的荒野。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危险正悄然逼近。
飞机突然与鸟群相撞,极速坠落,将他们抛入了这片危机四伏的绝境之中。飞机残骸散落一地,如同被命运无情撕碎的玩具,他们的生命之舟瞬间被卷入了惊涛骇浪。
阿拉斯加的荒野,是一个既壮美又残酷的世界。巍峨的雪山连绵起伏,仿佛是大地巨人的脊梁;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阳光只能艰难地透过层层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但在这美丽的表象之下,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而最为致命的威胁,就是那头棕熊。
第一次遭遇,熊毫无征兆地从树林中窜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锋利的爪子刨着地面,三人吓得拼命奔逃,树枝划破了他们的皮肤,慌乱中黑人助手不幸被熊捕杀。(似乎好莱坞就是喜欢让黑人先没哈)
与此同时,查尔斯还察觉到罗伯特与自己妻子之间似乎有不寻常的关系,但在这孤立无援的环境下,生存的压力让两人不得不团结起来。
众所周知,吃了人肉的熊,会喜欢上人的味道,因此查尔斯与罗伯特的处境更加危险。
在查尔斯对罗伯特不断进行心理建设之后,两人终于主动出击杀掉巨熊。在此期间,查尔斯救了罗伯特一命。
在获得熊肉和熊皮后,两人的处境有所改善。
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没能得到救援,但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两人似乎忘记了之前的恩怨,团结地继续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了一处老房子。
在欢呼雀跃过后,两人却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那件不愉快的事。
罗伯特火速拿起在老房子中找到的猎枪。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是个绝佳的好机会,杀了查尔斯,你会拥有他的所有财富,拥有他的妻子。
但他的身体却在颤抖,早已不像起初那般果断。
他有点下不去手了。
慌乱之际,他不慎掉进了捕野兽的陷阱中,大腿被刺穿。
他痛苦地尖叫,本能地呼喊着救命,但他知道这周围只有查尔斯一人—那个他要杀掉的人。
但查尔斯又怎么会救他呢?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查尔斯又一次救了他,帮他包扎好了伤口,还把他拖到独木舟上,一起寻找救援。
最终,罗伯特真诚地向查尔斯道了歉,两人之间的矛盾终于和解,等来了救援,走出了这片噩梦般的荒野。
不幸的是,罗伯特还是没能熬过伤口的疼痛,在救援来临之时死去。
但这段生死经历,让每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查尔斯,让我们对生命、人性和友情有了全新的认识 。
3
现在想想这部电影真是越盘越有啊!
没有一个情节是多余的,哪怕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也会推进情节。
我真心地佩服查尔斯这个角色,只能说人家的财富真的不是凭空出现的。
在我的印象里,这种富豪角色要么吝啬,要么无脑。
但查尔斯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
他是一个情商超高的人。
在朋友们扮成熊吓他的时候,得知这是朋友为他准备的生日“惊喜”,即使被吓得瘫倒在地,他还是会缓缓起立,微笑地感谢朋友们的好意;
在摄影师送给他匕首(暗含挑衅)作为生日礼物时,他回赠了一枚硬币,“对于赠予你武器的朋友,你要回赠一枚硬币来回复你们的友情”,巧妙化解了尴尬。
他是一个格局很大的人。
即使知道摄影师与妻子的事,还是选择在困境中与其合作,共度难关。
在安全之后,
被解救后,与妻子相见,即使知道妻子背叛了他,但他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将妻子与摄影师的信物还给她,无声地表示了:“我已经原谅你了”。
他也是一个意志坚强且思想成熟的人。
在出发之前,他一直学习野外生存的知识,后来“有幸”在流落荒野时得以实践这些技巧,为众人指明方向;
当其他人一直在抱怨“我们根本走不出去!我们根本杀不了那只熊!”,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活下去的想法,并一直鼓励大家不要后退,一起前进。
另外,这位演员的演技也是非常好,有一些细节比如话语的重复:“我们可以走出去,我们可以走出去,我们可以走出去…”还有一些微小的肢体语言都体现“查尔斯”在困境中内心也是有慌乱的。
毕竟面对这种情况,谁又能完全冷静呢?
因此,他在危急关头说服他人,说服自己去克服困难的意志才更为可贵。
还有一个地方我觉得也设计的很好。
最后时分,查尔斯拖着受伤的摄影师罗伯特找到了救命的直升机,
“倔”了一路罗伯特,泪流满面地向查尔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查尔斯安慰着他:“不要说这些了,我们会活下来的。”
“嗡—”
是直升机的声音!
查尔斯欣喜若狂,奔向高处不断挥舞着衣物,终于引起了直升机的主意。
此时,阿拉斯加的的荒野好像不再冷漠,温暖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那是生的希望。
“罗伯特,我说过我们会得救的!”
而当他回头,那个一直想要杀他的摄影师却已经咽了气。
这里的生与死形成的强烈的对比,同时罗伯特在真诚地忏悔过后,也得到了自己的报应。
4
其实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查尔斯要救要杀自己而受伤的罗伯特,为什么要原谅妻子,
后来我想了想,也许是对生命的敬畏吧。
在一望无边的阿拉斯加土地上,财富的多少,私人恩怨这些小问题和真实的生命威胁比起来,简直是太微不足道了。
所以查尔斯选择尊重生命。
在影片的最后,查尔斯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先生,与你一起失踪的朋友们去哪里了?”
“他们死了,是为了救我而死。”
They died saving m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