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731》观后感:731阴魂未散 生物战警钟长鸣

发表于2025-09-20 09:28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731》观后感:731阴魂未散 生物战警钟长鸣

今天9月19日,我下午去看了电影《731》——我曾经在美国亲手从事过用实验动物研究细菌毒素和病毒的研究,已经实质涉及到生物武器领域(有相关美国专利和pubmed论文为证),我也是时不时写文章呼吁大家关注当下的生物战的科普博主,因此,早早就在关注《731》这部电影,但是我担心内容过于恐怖留下心理阴影,所以昨天等看了两个人文博主看完评论说,不恐怖,可圈可点,但在文明战争层面其实有些问题,所以我就决定去看一看,用我的独特视角感受一下,然后和大家分享。
1. 确实不太恐怖,适合最广大群体观看,发人深思。
关于不恐怖——我有信心不会影响到我晚上睡觉。不知是做了什么艺术处理,也许是那些酷刑画面的没有配套恐怖气氛音乐,总之,观影时我并没有出现生理上的恐怖或恶心感。实际上整个观影过程比较理性 平静,带着思考,有旁观感,或者上帝视角。这一点我觉得应该肯定创作团队。因为如今我们审视731是为了思考和警惕,帮助我们认知当下的世界,而不是为了纯纯激发恐怖或仇恨情绪。
2.  场景和人物的熟悉感
我作为中国人和曾经的生物医药科研工作者,电影中所有场景和角色我都不觉得陌生。我在博士博士后期间(1996-2004年)从事生物医药科研时,都曾有和日本的博士后同事们一起合作工作过。他们的工作严谨、细致、物品和工作笔记特别干净整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与日本同行的隔阂感,也从来是很明显的,就算有项目共事,但从来都只是表面客气,公事公办,最友好也不过是生活方面闲聊,从不涉及历史政治。 
电影中的731项目建筑和对人员管理的严密性,让我想到我在美国做科研期间的建筑。博士在匹兹堡大学的Biomedical Science Tower(“生医科学塔”), 一栋处处都需要刷卡进入、多处有视频监控的医学院基础研究大楼,每个人只能进入自己权限允许的房间,而且所有需要刷卡的门会自动关闭,当然人在大楼里的行程是会被自动记录。博士后在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所在单位占据某栋建筑两层,也是处处刷门卡的。而且房间还有空气压差,以保证病毒或细菌不能从实验室逸出。
当然,731电影里建筑走廊和房间的颜色是比较单调的金属灰,90年代美国我所在的单位,走廊上是或稳重或温馨或清新的彩色,连地板都是淡蓝带碎花的一整块无缝材料(环氧/聚氨酯磨石地坪)以方便消毒杀菌,而进入实验室的地面,则就是灰色基调了,加上顶上裸露的各种工业管道或黑或灰,总之,金属/无菌/清洁/工业的氛围,以及迷宫一样相互连接的走廊,在我看来是有熟悉感的。
当然,和731电影更像的,是我曾经工作过的有刷卡门禁和空气负压管理的高级动物房。我们在生化和分子实验室通常是外穿一件半长的白大褂,工作时戴手套,但是要进入到动物房,则需要全副武装,从头到脚更衣加罩(一次性连体服/头罩/口罩/手套/脚套/护目镜)。实验动物们有各自的动物房,分很多笼子,笼子里有舒适的垫料,营养配比的口粮,水瓶或者自由饮水的装置,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都是24小时监控和调节的,垫料、饲料和水都有专人照顾。当然有专门的公司繁殖试验用动物。我们根据试验需求提前订购,确定试验动物的数量以及品种、性别、周龄、体重等。
动物房分为普通饲养间,试验操作间,试验观察间等。动物们在被做试验之前养在普通饲养间,需要时被转移到操作间,操作完之后如果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往往会转移到特定的试验观察间,一般有好几个试验观察间,往往根据病原的性质保证不相互影响。
我曾经做的试验中,有一些是结束时需要杀死小鼠取组织进行测量的,所以是一批统一处死;有一些是给予毒素后观察小鼠的死亡比例的,所以每天过来看,把死亡的拿走——动物房有专门的丢弃死亡动物的流程,我作为试验人员放到相应容器即可,当日自然有人来进行收集处理。
我想找一种小白鼠的图片给大家,结果找到这个:
上面图片里说到实验室小白鼠一旦逃出会如何。在我多年经验里,因为工作的都是封闭性特别好的复合某些GXP标准动物房,只要大家认真地正常工作,小白鼠逃出实验室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我自己操作过的几千只小鼠,个个都是活要见鼠,死要见尸,从来没有发生过丢弃或失踪。——回到电影731,还是有很强烈的对应的。
又搜到一个图片,这个就几乎完全接近我过去用的小鼠笼子了:
图片
我在美国从博士到博士后8年,都是用小鼠(有白有黑,两个品系)为实验动物,我曾经计算过,前后经我手试验之后处死的小鼠,数量接近3000只。这些动物当然只有编号,甚至没有个体编号,只有组编号。 但是,从它们获得的试验数据,肯定是要详细记录在案并存档的——在美国的实验室,试验记录本是实验室资产,我们都需要严格遵循规则进行填写,记录本不能带走。
所以,总儿言之,用我使用实验动物的经验,来看731电影,真的太容易理解,那就是日本军人用使用实验动物的方式,来使用作为实验对象的中国人。
3 情感的剥离
也许,因为我在做动物实验的过程中,自动剥离了对动物的情绪链接,所以,当我看到了熟悉的整体环境和工作框架,唯一不同只是把实验动物换成了人/难民(1930-40年代 人的境遇和价值和现在不同,因为战争或饥荒或灾害,很多人死的早,很多人非常贫穷),所以,可以想象日本军士和工作人员对待中国人的态度,那种职业冷漠是生存必须的。就像上了战场,打死人是目标,死人乃司空见惯,对于敌对方人员的死亡,军士会有任何感情吗?所以,整个731的运作,在那个时代,就是一种战争行为。只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战争。 战争中的伤亡,有痛快一发毙命的,有煎熬而漫长的,731当中的中国人,俄罗斯人,朝鲜人等,他们遭遇的是一种特殊的折磨和死亡过程。
我不知道各位在看731电影时有什么情感感受。因为我的职业经历,以及我曾经看恐怖片被吓到几天睡不好的经验,我本就抱着不被惊扰的打算走进电影院,算是主动做了情感剥离。所以,我是冷静的,以及更多地理解731 部队的总体设计和工作人员的态度。
4. 731 的历史照进现实:生物战警钟长鸣
(1)医疗系统的角色与谎言:
在现代医疗系统中,医生如何看待患者?和731部队的日本军人看待中国囚徒的态度差别有多远?特别是在经济利益之上,标准化操作流程剥离了医疗行为的风险之后? ——患者无论是死亡还是病情加重,现代医生只要遵循了诊疗指南,都不必负任何责任。
在731大楼:
“你自由了” = 你将被引导进入通向死亡的流程。
在现代医院,
“你必须马上住院/手术/放化疗” “你需要被救治”,在某些时候也可能 = “你将被引导进入通向死亡的流程”
在731大楼,也有真实的好处、获取信任的部分:在那个时代非常优质甚至奢侈的食物配给、清洁温暖的居住环境、充分的休息、仪式化的抽血和小奖励,很多人,特别是很多之前在饥寒困顿种挣扎的底层人而言,那一段自由之前的囚徒生活,简直是天堂一般。

在现代医院,也往往有高大上的环境,看似先进的仪器设备,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科学补充,医院食堂的配餐营养可口,病房的环境往往比很多患者家里干净舒适高级。有些小病、有些手术(比如接断指)让人感慨医院的神奇。所以,很多人早年被培养了对大医院的特别信任。日后有大病一定找大医院,有人告诉他手术和放化疗死路一条他完全不能接受。
正好今天看到一个微信聊天对话,分享下:
某中医人说:
有一点是让我无法理解和非常气愤的“一、是那些手握大权大搞医疗垄断霸权主义分子们,对惨死在化疗药手里的白血病儿童们熟视无睹、视若罔闻、残酷无情、装聋作哑、丧失人性、无动于衷,还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厚颜无耻的去压制、阻挠真正的中医(伪中医除外)抢救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二、那些无知、固执的白血病儿童的家长们,就像瞎子、聋子一样一头扎进医疗资本预设的收割工厂(医院)活活的将孩子们化疗而死。不但不醒悟,明明倾家荡产、人财两空还在那里装聋作哑、一声不吭、自作聪明的帮着到处宣传白血病必死无疑,你们睁开眼睛好好看看真正的中医是怎么轻而易举的把白血病治好的!”。每一想起那些可怜无辜的白血病儿童们大批大批的惨遭毒手、每一想起那些手握大权、压制真正的中医的刽子手们、每一想起那些无知固执的家长们,我的肺都气炸了!
所以,看《731》电影,对照当下的医疗环境,是不是特别有教育意义。
(2)符号化 去人化 仪式化
在731,人不允许有名字,只能是编号——这就是去人化,是心理隔离的操作,是让日本军士能够冷酷执行 少背负不背负心理负担。
在现代医院,如果医生护士只叫患者“N号床”,而从来不叫患者名字,那么患者应该小心了。
在731,给予食物的工作选一个囚徒来做,而不是日本军士做,这是情感隔离。让日本军士不和实验囚徒进行人和人的日常温情接触。让日本军士和其实验对象保持陌生感疏离感。
在现代医院,医生出诊疗方案,护士打针给药,患者的日常生活,或者家人,或者请护工,这是让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进行情感隔离。——这有必要性,我们也见过医生太投入情感而受伤的,有被一个患者影响而跳楼的。
我这里只是指出一些事实。当然不是所有患者都一样对待,高级干部病房的医护服务,这两条显然不成立。
仪式化——军士说完“你自由了”之后恭敬的鞠躬致敬,你会不会想到现代医院医生给予器官捐献者的鞠躬?
总之,731部队,对于现代医疗的科研和临床实践,都影响深远。
包括研究强调物质性、解剖、分解、分析还原的哲学导向和侵入性伤害性;包括细菌/病毒-疫苗/抗体等思维框架。注意到在731部队,获得健康似乎很容易,休息+营养+心理安慰,绝大多数人就健康了。因而731 的研究,重在破坏健康,重在感染-免疫,提前免疫+投毒,这就是反复提及的“除草剂”概念。 现代当然,又有了变种,免疫和投毒,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谁知道下一次的注射到底是免疫保护还是投毒?
因为现代医疗的强烈战争关联,巨量的生物医学科研实际上都是生物武器的研发——包括各种打靶药物,各种基因的敲除和抑制,都是潜在的生物武器,因为搞建设促进健康需要方方面面都完好太复杂,超出还原论能力范围,而搞破坏单分子就够了。各种还原论药物都是需要警惕的存在。
细菌战,病毒战,一直在延续。 93阅兵之后,帝国主义靠热战已毫无胜算,他们会把重点放在生物战上——731附体场所/食物/空气/水,都是敌对势力作战的场景。
已经很啰嗦了,就写这么多吧!
警惕731阴魂附体的场所和人员!生物战警钟长鸣!!!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731》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电影《731》观后感20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