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阳731》三部曲观后感
2015年,我去哈尔滨,在道里区的繁华中迷失,浑然不觉在20公里开外的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正式开馆,活生生撕开一道历史的伤口。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当防空警报声响起,79年前东京审判的镜头渐渐变得清晰——被告席上少了一人,即七三一部队的创始人和部队长石井四郎。作为大规模细菌武器研制与活体人体实验的发起人,他推动每月生产数百公斤鼠疫、炭疽等细菌,“1940年率远征队在宁波、衢州等地使用陶瓷细菌弹实施细菌战,造成数万人死亡”。战后,因其向美国德特里克堡基地提供细菌武器研究报告及8000余份病理标本,免于战犯起诉。
然而,历史终归是历史,事实永远是事实。冰天雪地不会掩盖曾经的罪恶,被伤害的被侮辱的一切也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抹去……
人们用各种方式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影视作品便是其中之一。
1988年至1994年,香港导演牟敦芾、何志强先后拍摄电影《黑太阳731》《杀人工厂》《死亡列车》(简称《黑太阳731》三部曲),揭开了侵华日军反人类罪行的冰山一角。
《黑太阳731》反映了七三一部队自1932年成立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撤退期间的历史,风格侧重于写实,像静物画一样展现冰雪覆盖的营房、阴森森的走廊、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盛载着千奇百怪病毒的器皿、戴防毒面具丧尸般的日本兵、密密麻麻的老鼠、被老鼠咬死的不暝目的猫,还有,焚尸间层层叠叠的尸体,边焚尸边喝酒跳舞的日本老头……
镜头一转,成群结队的“马路大”(本意为“圆木”,指代作为活体实验材料的战俘和平民,多为中国人、苏联人、朝鲜人)跌跌撞撞,等待他们的是“活体解剖、细菌注射、压力实验、干燥实验、人血置换马血实验、母子蒸烤实验及互换四肢实验等”残酷的测试。冷冽的风中,一个婴儿顷刻间被摔死在地上,明确用来制作标本;婴儿的母亲被缚在雪地里,双手被反复浇淋冰水,待完全冻透,便由实验人员强行浸泡在温水中,其皮肉瞬间脱落,十指尖尖似裸露的鸟爪,完整剥下的人皮则作为装饰被侵略者留存;一对苏联母女被关进毒气室,口吐白沫垂死挣扎,与窗外冷静记录实验反应的日本人形成鲜明对比;一个个强壮的男子被架上手术台,一把把手术刀似箭矢划过他们的躯体和意识,腥红的冒着热气的脏器转眼分流进透明的瓶瓶罐罐……
画面触目惊心,伤痕无处不在。散发着消毒水味的空气仿佛一页页泛黄的档案,记录着被剥夺生命和尊严的“马路大”破碎的人生轨迹。他们大多甚至没有留下名字,只有一个个冰冷的编号。据统计,至少有3000多个被当作活体实验材料的人像木头一样被连根拔起。无法想象当年的“马路大”生不如死和成批消失的瞬间,无法形容披着医学的外衣从事丧心病狂勾当的侵略者那丑陋的嘴脸……然而,血淋淋的事实像成百上千只风筝一样,悬在那处冰冷的所在,即便没有风,血腥的气息也袅袅蒸腾,仿佛一声声哀嚎,一声声控诉……
应该说,牟敦芾导演关于细节的打造令人动容。据说,焚尸间的尸体有真的,扮演主刀军医的是专业医生。对于我来说,印象较深的则是他对人性格的刻画、心理的雕琢是分层次的,渐进式的,没有脸谱化,没有“一刀切”。比如,以石川为代表的七三一部队少年班队员与中国儿童小哑巴的交集。他们因一个木球结识,偶尔隔着七三一部队的铁丝网玩掷球游戏,暂时忘记了彼此的国籍。小哑巴不是“马路大”,他住在森林深处。然而,因为七三一部队进行实验的需要,不明就里的石川亲手将小哑巴送进了解剖室,又黯然将只剩下外壳的小哑巴推进了焚尸间,少年心性和人性中星火般闪烁的一点善意至此荡然无存。他长大了,也毁灭了。
《杀人工厂》《死亡列车》是《黑太阳731》的续集,由何志强导演。其中,前者反映的是七三一部队存续期间的状态,后者是该部队撤退回本土途中发生的事情。
与牟敦芾相比,何志强的镜头语言没有那么直白,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思想斗争占了一定的篇幅,主题的切入点和着眼点颇有以小见大的意思。
比如《杀人工厂》。
影片开头讲述某国使者将14名七三一部队余孽召集到一起,拟换取该部队机密,参加宴请的人员或针锋相对,或沆瀣一气,不知不觉引出了一对日本恋人的遭遇,从侧面揭下了日寇的画皮。
故事的男主角叫饭田太郎,被分配到七三一部队工作,与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那时候,七三一部队的公开身份是“防疫给水部”,保密工作滴水不漏。外界只见营区戒备森严,被送来的各色人等只进不出,高炉终日浓烟滚滚,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地方,也不会想到那披着伪装的屠宰场里发生了什么。饭田太郎的未婚妻叫马场爱子,与其有良知的医生父亲一起等待饭田太郎归来。后因父亲失踪,马场爱子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被当作“马路大”送进了七三一部队的监狱。饭田太郎去救她,并打开了所有牢房的门。可惜,“马路大”们全部死于日军枪下。饭田太郎也被斩首,只余残破的身躯紧紧依偎那片被血染红的无辜的土地。
多年后,这个故事像一道菜摆上了宴会的餐桌,带着几许悲凉的气息。作为相对懂得反思的人,七三一部队成员之一——佐川拒绝了某国使者关于合作的邀请,结果刚离开樱花馆就被冷枪打死,身后军国主义的亡魂兀自紧追不舍。
至于《死亡列车》,则在车轮的铿锵声中多了几分血色。
因其主要情节与《黑太阳731》联系更加紧密,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将其作为观影的第二次序。
该片讲述了1945年8月苏联对日作战,石井四郎率部仓皇逃出满州,由朝鲜半岛中转向日本本土进发,途中不忘播撒病菌祸害中朝两国民众。战争即将结束,心有不甘的倭寇仍如秋后的蚂蚱作垂死挣扎。车厢内部也不平静。临行前,部队成员伊东秀男在毁灭实验器材过程中受伤,感染了鼠疫细菌,其同乡刻意隐瞒这一情况,导致护士松下浩及有关人员感染。列车停停走走,病情好好坏坏,人心忽上忽下,七三一部队营墙内发生的一切像迷雾笼罩在所有人头顶,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于是,有人迷惘,有人后悔,有人动摇,有人崩溃……一场生死未卜的逃亡之旅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令人意外的是,松下浩竟是朝鲜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并不害怕,只是伏在祖国的大地上哭泣,呼唤梦中的阿玛尼,心中安定了许多。然后,她被日本人活埋了。影片戛然而止。
松下浩至死也不会想到,七年后,“美军在朝鲜战争期间违反《日内瓦公约》,对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地区发动细菌战。通过飞机空投携带鼠疫、霍乱等10余种病原体的昆虫和动物,导致军民感染疫情。”而这一切都与苟活下来的“病毒”——石井四郎有关,他将七三一部队的幽灵在另一个时空放生了。
在世俗的眼光看来,石井四郎与七三一部队一起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他本人也许将此视为一种荣誉。毕竟,日本亡我之心不死,石井四郎不是第一个军国主义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前几天看新闻,第一次知道,日本当年还有个五一六部队,专门从事化学武器研究、试验。多年后的今天,这个部队遗留的毒气还在毒害世人,何其惊悚!
我想,如有机会,或许该去一次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因为,要铭记历史,前提是走近历史。
据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除了旧址,还建有新馆,“建筑面积9997平方米,展陈面积4500平方米。”“截至2022年12月,陈列馆拥有七大类近10万件馆藏罪证文物及史料。”
而离开的时候,会听到这样一段惹人泪目的话:
“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
迎着光走。
穿过历史疼痛的缝隙,张开臂膀,挺直脊梁。
和平之路在脚下,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