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影评观后感
空台十年剑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热情洋溢的歌词在脑中回旋。经历风雨不一定就能见到彩虹;但不经历风雨的人生,我想与成功也是无缘的。
在美国电影史上,经典之作《乱世佳人》对此有着最完美的诠释。《乱世佳人》还有一个名字:《飘》,即Gone with the wind。在我的感受中,《飘》比《乱世佳人》更有意境。小说《飘》大约是在大学时读过,如今已经全然忘记。更多的印象倒是源于《乱世佳人》这部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典老电影。
直到现在,《乱世佳人》依旧被人们奉为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影片中的女主角斯嘉丽(英国国宝级女演员费雯丽饰)更是被无数人钟情,不论男女。男人被她烈火般的热情、调皮、任性所深深吸引;女人则被她的倾国姿容、坚韧与独立所征服。这样的情况,多少年过去,影迷们前赴后继地演绎着。
这部影片塑造了不少经典角色,或者说是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用她的天赋和智慧塑造了这些金光闪耀的人物。其中,自始至终被斯嘉丽痴恋的艾希礼,战前的农场主儿子,温文尔雅、玉树临风;艾希礼的妻子梅兰妮,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女人,善良如圣使,宽容似江海,博爱比天空;男主角白瑞德,一个痴情于斯嘉丽的投机商人,拥有着犀利的眼神和坏笑,同时兼具博爱、勇敢与智慧的令人既厌恶又喜爱的人;斯嘉丽家的黑人奶妈,高嗓门、直性子,却对斯嘉丽一家的姐妹们怀着母亲般的关爱,尤其对于任性的斯嘉丽,一味迁就娇惯;女主斯嘉丽更不用说,这个影片一开始就风情万种的万人迷,复杂的性格有太多独特的闪光点。但,影片中战前战后改变最大的却也是她。
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乱世佳人》的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史料是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就任时,正值欧洲工业革命在美国全面开启的时代。由于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联邦在西部新建州府,在此关节眼上,南北不同的经济制度与生产环境促使农奴制的问题陷入前所未有的争论中,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的北方坚持新州府实施自由制,而南方庄园主对农奴的严重依赖,致使南方强烈要求在新州府允许农奴制的存在,由此牵扯出的更多严重分歧导致南方十一州脱离联邦的统治而纷纷独立。进而发展为以实现国家统一和废除农奴制为目的的大规模的内战。战争的结果以北方胜利而告终,从此,南方古老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文明也随风而逝。
在战争面前,任何人都是极其渺小的。有人会丧生;有人会因为战争对原本生活方式的毁灭而迷失于新的社会环境中。片中的艾希礼虽然也在战争中活了下来,但骨子里向往宁静与和平生活的他在战后迷失了方向,也没有用新的眼光审视时代,做出新的改变,只能依靠斯嘉丽的同情和爱,与妻儿寄人篱下。在这样的巨变中,最值得赞颂的是随时代而演变成顽强、勇敢的斯嘉丽。尽管她变得自私自利、满腹心机,但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生活逼迫造成的。还记得她在满目疮痍的泰拉庄园的红土地里,跪倒在地上,拔出一个瘦小的萝卜说的那句话:“我发誓,以后再也不挨饿。”此时,是她从一个只会到处卖弄风骚、拈花惹草的富家千金蜕变成生活中一名坚强勇敢的战士的风水岭。
人无完人,斯嘉丽更是如此。有我们十分欣赏的地方,也有极为厌恶的地方。战争摧毁了南方古老的文明和生活生产方式,但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南方人民还远远不能立即适应新的幻境,全心全力投入到生活的奋斗中。斯嘉丽经历了父母离世的变故,目睹过战争给人带来的无尽创伤,遭遇过泰拉庄园满目疮痍的绝境,这些都促使她一点点地改变,使她走向成熟。也让她在所有依靠远离的时候,认识到自己对泰拉庄园红土地的深沉热爱,正应了父亲早先对她所说的“泰拉庄园这片肥沃的红土地最值得热爱”的话。
当斯嘉丽在战火硝烟中,回到泰拉庄园时,一切已不复存在。母亲不幸病故,父亲陷入半疯癫状态,家里的一切被北军搜刮一空,地里仅剩下萝卜。她陷入了空前的绝境,看不到任何希望。但正是这严峻的考验把她塑造成一位有所担当的成熟女人,她责无旁贷地成为全家的顶梁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带领姐妹与仆人们种地,在仅余的这片土地上重拾生活的希望。
磨难,会摧毁人的意志,也能使人成长、蜕变。联想起现时的生活,没有多少人是完全自由与幸福的,单单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就抛弃了多少人。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在无形中重塑着社会整体的生态和风貌。不过,所幸的是,在这安宁和平之世,每个人都对生活心怀憧憬并努力奋斗。如果带着电影《乱世佳人》中斯嘉丽战前战后的蜕变对我们的启迪,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未来生活地更加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