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廊桥遗梦》观后感:无可奈何的选择

发表于2017-05-11 09:0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廊桥遗梦》观后感:无可奈何的选择

      我知道此刻有很重要的任务在手,但我还是选择了看电影,并且为自己的不能自制找了个理由:顺应心的需求,也是一种放松和休息。
      我想这部95年的电影我会不好意思跟别人一起看,所以还是一个人去看吧。
      我不习惯写观后感,也没有水准写影评,还是选择复述我所看到的场景吧。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 她的丈夫带孩子们外出旅行,她突然多了四天假期。下午她一个人喝过茶,在廊檐下站着,我想她并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尽管她的内心是有所期待的。
      一辆车在她的期待中行驶过来,他跳下来,向她问路,说要去一座桥。他是National Geographic的摄影师,她是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一个小镇上的家庭主妇。不等他说,她就知道,他要去的是那座桥。她用语言给他指路,却说不清楚 ,甚至抱歉地说,对不起我说错了。我想她此刻是有点不太能够集中注意力。
      她只好亲自带他去,跳上车,跟他一起来到那座桥下,一路上聊着各自的情况。原来她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地方长大,跟着丈夫来到美国,惊奇地是他竟然去过她出生的小地方。她说现在居住的这个小镇不错,人都很好,互帮互助,但是我能看出她脸上的不开心。而他,结过一次婚,又离了。她问起他为何喜爱摄影,他说不知道,就是沉迷,并且说, 沉迷是不需要原因的。
     他开始在桥下工作,她在桥上不安地走来走去,有时候跑到他看不见的阴影里,摸着脸颊,我想她此刻脸颊发烫。我看着她的动作,好像一个少女。过一会儿他上来,送她一束亲手摘的小花,她不知道怎么说,竟然说感谢你,只是那花有毒。他吓得把花扔在地上,她忙不迭地俯下身去拣花,呵呵地笑着,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在开玩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样说。我想她是在掩饰自己的尴尬---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娇羞。
     夕阳西下,他开车把她送回家,道谢之后他本该离去,她突然鼓起勇气,请他进屋喝杯茶。他乐意地顺从了。她又对他说,既然你也是一个人吃,我也是一个人吃,不如一起吃晚饭吧。他自然乐意。于是他和她并肩站在水池旁,她递给他削皮刀,他似乎很熟练地削着胡萝卜,时不时从她身后或胸前伸过手去拿一下厨房工具,看起来很默契。我想那一刻,这个流浪的男人心底升起了某种向往。
    饭后,喝着茶,他给她讲他的经历,他讲得很幽默,她开心地笑,做出一些夸张的,少女般地身体动作。可我想她这不算卖弄风情,她只是在他面前,重新做回了她自己。
     她问他你爱教书吗? 她说是,尤其是当从一班学生中发现一两个令她有成就感的学生。那为什么放弃了呢?他问。她说为了孩子,而且,丈夫不喜欢她工作。她的两个孩子其实已经十六七岁了,其实他们不再需要她。我知道她心里有点失落。
     她问他去过那么多地方,哪里最精彩。他想了想,说是非洲。他说那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不只文化与人种不同,那里很棒,最棒的是空气。从黎明到黄昏,色彩的变化,有种可触及的感觉。那里很美,人与动物的相处,动物与动物的相处,物竞天择,没有统一的裁断。那里没有强加的道德,一切都顺其自然,真是无与伦比,旅者的天堂。
       她想让他继续说,但是又觉得抱歉,对他说,如果你累了,就别讲了。他说,让一个男人讲述他自己,他会觉得累吗? 她抱歉地说,跟一个乡下不知名小地方(nowhere)的家庭主妇讲述这些故事。。。他说,这里不是nowhere, 这是你的家,而且我不觉得无聊。她抬眼望他,为他的理解与鼓励感谢他。
     夜色很美,他约她出去散会步。在外面,他对她说,你什么都拥有了,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地方。他们还聊起了一句济慈的诗。然后他们提议,回屋喝杯白兰地。她在准备杯子的时候,有点魂不守舍。他突然叫了声她自己名字,佛朗西斯卡,然后拿着酒杯走近她,望着她的眼睛说,我们没有做错什么。
     她问起他为什么离婚。他说因为自己常不在家。他又马上自问道,那我为什么要结婚呢?我只是想有个根。然而他又说,他没有因为在外漂泊而迷失,他感觉很自在,喜欢跟不同的人相处,有点像世界公民。她问你是否真的谁也不需要?他说他需要每个人,喜欢认识很多不同的人,在世界各地有很多朋友。这让她想到她所在的地方,总是碰到一类人。她问他你离婚后悔吗?他说不,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家庭。她说人活着怎么可以这样任性?别人怎么办?我想她问他的时候,她是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他说他对于通行的家庭伦理不以为然,难道一个没有电视没有烤箱到处漂泊的人就一定是可怜人吗?而她开始为通行的家庭伦理辩护,她说一个人没有见过非洲羚羊,并不意味着活在睡梦般的生活里。然而他却突然问到她的心里:“你想离开你丈夫吗?”她眼睛睁大,矫枉过正般地站起来说,当然不,我一定是脑子太浅薄了,没法理解你的深意。他连声道歉,告辞而别,临走时说他的问题太愚蠢,太不得体。她抱歉说我把气氛搞僵了。他说不是的,这个夜晚很完美,是它应有的样子。出门时他回头对她说,你绝不是一个浅薄的女人。
      就这么短短的一段沟通,我想他俩已经达成了灵魂的契合。他说的,全是她的心里话,他描述的,正是她想要的生活,只是作为基督徒的她不肯承认而已。他的职业,他的经历,他的人生观,他说的话,甚至他的外形,他的气息,全都符合她的梦想 。而她在他眼里是什么形象呢?我想他是喜欢她里面的那个美丽,聪明,温暖,对世界充满热爱的意大利少女,那个少女在爱她的人面前,被唤醒了。但也许他喜欢她还有别的,可能她给他一种家的感觉,一种根的感觉。我不是男人,如何能知道呢?
     很显然,她的世界起了激荡,以至于他走后她无法入睡。她在深夜里驱车到了那座桥上,留下一张字条,尽管第二天起来时,她为昨晚的冲动感到难为情。
      傍晚她干完农活急匆匆地回到家,正好赶上他打来的电话,真够默契。他接受她共进晚餐的邀请,约她一起去大桥拍摄,她放下电话,匆忙去买一件新裙子,而他这时从咖啡馆的小插曲中开始体验到这小地方的人言可畏。出于对她的体谅,他让她不要来赴约,她在电话那头坚强地说,我要来。
     后面的部分是我不想看到的,然而在电影里却真实地发生了。他们终于任由一切发生了。躺在一起的时候,他像从她故乡来的故人那样,谈起他去过的她的家乡,那个意大利小镇。他和她一起回忆,他们好像熟悉无比。
     她事后回忆道,我对自己的认知改变了,我的所作所为像是另一个女人,但我却更拥有了自我。
     第二天,他带她离开她的小镇,到别的地方去拍摄。在草地上,她的发型变了,服装变了,眼神变了,说话的气息也变了,甚至连年龄也变了,她更像她自己。她翻看他拍摄的印度影集,赞叹不已。她说他是个艺术家,他说他不是,没有人肯出版他的影集。她把从小戴在身上的项链摘下来给他,鼓励他,多年后当他出现在杂志封面上时,那项链依然伴随着他。
     最后一天,她为他做早饭的时候,突然发起火来。恋爱中的女人所特有的不安、怀疑、担忧、嫉妒,都在她身上体现出来,她说既然他是世界公民,喜欢拥抱神秘,需要每个人,那她是不是他那些世界各地的女友中的一个routine,是否走了以后他会忘记她,而她却在回忆中分不清真假。其实她这么说,是害怕他不像她需要他那样需要她。甚至有一刻,她有点歇斯底里。 然而他知道她的需要,说了一句好经典的台词:“ 我不想需要你I don't want to need you,因为我没法拥有你because I can't have you。”然后他的表情由严肃转为难过,因为意识到伤着了她,于是他说了一句让她足以放心的话:  “我需要你,我觉得我拍照片,我今生所做的一切,所有的经历,只是为了引导我,走向你。”他们相拥而泣。
      她把箱子整理好,准备跟他走,却又坐下,对他说,你必须了解,从离开这里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变了。不论我们走多远,这里的一切都会牵挂,分分秒秒无法释怀。我会开始责怪你的爱伤了我。那时连这美好的四天,也会变得龌龊,变成一场错误。
      他却抓着她的手臂说,你以为我们的事很寻常吗?我们对彼此的感受很平常吗?我们不再是两个分离的人,有些人终生寻找,其他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We are hardly two seperate people now. Some people search for their life for it . Others don't even think it exists. You're going to tell me that this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他劝她不要放弃。
     然而她却说,我们是自己的选择(We are the choices that we have made). 她接着说,你不明白,当女人选择婚姻和生孩子的时候,她生命中的某个部分结束了,另一个部分开始了,进入琐碎的生活。她必须把自己放在一边,自己停下来,呆在原处,好让孩子得以成长和进步。当孩子离去时,他们把琐碎的生活也带走了。而她自己却忘记了要怎样生活,也没有人告诉她该怎样生活 。这听起来好悲剧。
    然后她擦擦眼泪,说我没有想到碰上这样美好的爱情,然而如果我们一起走了,我就失去了它。我不能让经历过的生活都消失掉,去开始新的生活。我只能把我们两个藏在我的心底,你要帮助我这样做。他抱抱她,安慰她,让她再考虑一下,说他自己还会在附近呆几天,等她改变主意。
    他转身离去时,深情地对她说了一句话:我只说一次,我从没有这么说过。这样的认定感一生只有一次。 (I'll say this only once,  I've never said it before, 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only once in a lifetime.) 他走后,她痛哭不已。
     后面的内容我不想多说,感兴趣的人自己去看吧。总之她没有走,但她的心,一生属于他。他也是。
     我看完影片有些沉默,不知该说 什么,其实我没有痛哭流涕的感觉。我只是很想知道,他走后这许多年,她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过活,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太理智?还是庆幸自己当初太理智?她死去的一刻,回顾自己的选择,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呢?
     我又想起一句话, 忠贞是对自己的背叛,背叛是对自己的忠贞,她的忠贞和背叛,其实是在自己道德底线可接受的范围内,给予自己一次犯错的机会,她需要这次机会,来圆满她的人生,在理想与现实中获得一生的平衡,这就是她的最终选择。不知道这选择算不算自欺欺人。
    如果要问这部片子对于我来说,现实的教训是什么,那就是竟然产生一个极其苛刻的想法:男人女人一定不要太早结婚,不要太早要孩子,一定要等到自己的真爱,哪怕等到四五十岁。可是没有遇到真爱之前,谁知道什么才是真爱呢?谁知道今生是否会遇到真爱呢?仍是个两难问题。所以人的选择,很多时候都是随机,都是盲目,都是可怜,都是糊涂,都是不得已,都是孤注一掷,都是无可奈何。可悲的是,就在这选择中,注定了再也回不去的人生。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老炮儿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男与女》影评观后感:孤独与陪伴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