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敦刻尔克影评观后感

发表于2017-09-08 10:18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敦刻尔克》影评观后感

天空中飘落着萦绕飞舞的劝降传单,炮火在耳边愈来愈近的轰鸣炸响,恐惧急迫和期待的情绪混合交织着,散发出冷冽的萧瑟。 这就是那时那地的敦刻尔克。

陆地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时间以精密的节奏高速运转着,带动着不同角度的视角以旁观者的姿态俯瞰这个战场,有一种紧张到令人窒息的绝望——

「我想活着,我想回家。」


同许许多多的我们耳熟能详的诺兰作品,比如《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相比,如果奔着“神片”去看,《敦刻尔克》恐怕会让你失望而归。

擅长将极大信息量融汇于短短两个小时内,并构造平行空间的导演,这一次选择放下考验你智商的脑洞,把减法做到彻底:题材很大,落点很小。

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虽败犹荣的大胜利,“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台前幕后”,足以称得上是精彩纷呈。谈判桌上的国家博弈尚未偃旗息鼓,三十万人面对乱世浮沉又能生出多少情仇爱恨。跌宕起伏的故事俯拾皆是,然而诺兰只在107分钟里用三种人的模样说了同一个主题:个体的生存选择。

情节比较单薄,情绪比较丰富。

无可置疑的是,哪怕他用了三条线讲述,跟随着镜头轻松切换立场,感受诺兰世界观下独一无二的敦刻尔克战场还是轻松的——

没有忸怩造作的温情牺牲,也并不是真枪核弹的残酷冰冷。只是单纯的叙述,不做任何是与非的评判。

他无意于描述更宏伟的一面,正如千千万万之前的电影所做过的那样,而是将更多精力放置在对每个人在战场中的客观描述,并精确到几分几秒。


没有非常明显的男主角,无论是为了活命丢下盟友的士兵,还是义无反顾冲上前线的英雄。他们是同一样的平等,也是同一样的平凡。

前者为了生存自私懦弱的理所当然,后者为了保卫同胞也大义凛然的坦坦荡荡。诺兰只是让你去感受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不贬低亦不赞扬,因这就是战争最真实的一角写照,观众只需要进入经历就好。

这是一件很具有实验性的挑战。

如果能同诺兰一起浸入情境必然目不转睛,享受一场酣畅淋漓。而在我所观影的大厅里,很大多数一部分人失败了,摸不到头脑悻悻吐槽,也可以说是沉闷无趣。

这一次不需要烧脑,但显而易见,精神上达到和谐的共鸣反而更难。有趣的一件事在于,这部战争题材电影在猫眼的评分,女性远远高于男性。


可见女性独有的细腻敏感更容易被触动,而我国男性更倾向于英雄主义的热血燃情。

这些,《敦刻尔克》都找不到。事实上,连一场正面的攻击都欠奉。背景音效咄咄逼人,仿佛下一刻就要开战了轰炸了,然而你始终看不见真正的敌人的身影。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结局也已经是注定的。这可太不酷了。

只有气氛渲染到极致。翱翔蓝天的空军战队碎碎念的计算着攻击的时间,以及还有多少油,在这短短的一个小时里,他们的每一次报数都能让人心内一紧。

丘吉尔希望能回来3万人,但现实是停留在这儿的有30万人。

希望则来源于海上的平民船只,也是整部电影最令人感动的一个大高潮。援救自己国人从来都不仅仅是政府职责,当民族有所危难,每一个普通人哪怕没有枪支,依然可以义无反顾的成为战士。

苦战士兵们所有积攒的焦虑在这一刻集体迸发成无边无际的欢呼,感谢的是仍然被记得和珍重,赞叹的是每一个平凡人团结起来组成的巨大奇迹。

「我们决不投降」——丘吉尔说。


密集的信息藏在克制到极致的镜头里。有许多细节和台词在看的时候平淡带过,回想起来会有余味无穷。

比如被鱼雷炸沉的士兵们守着一条残破的船等待救援,子弹打穿船壁,喷射出的除了海水还有一道刺眼的微光。绝望和希望交叠在一起,成为能够撑下去的勇气。


又比如火车轰鸣而过终于回到故乡,却害怕被民众指责为逃兵的怯弱和无奈。军人的天职是向前走,不后退,但唯有这一次,民众为他们的撤离大声欢呼。


焦虑的一周,期待的一天,紧迫的一小时汇聚在同一个节点,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任务足够载入史册,留给后人瞻仰。

原本一件伟大的事情在《敦刻尔克》中表达的也很平常,目标3万达到30万,嗯,“not bad”。

最激烈的镜头是空中飞机的炫目滑翔,甚至诺兰本人都忘了是特效还是实拍。这也是全片不多见的大场面。


关于“敦刻尔克”事件本身的评判最近的讨论居高不下,但我不建议带着电影艺术之外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去看这部片。电影并没有企图心去输出过多的文化意向,是体验重于叙事的非典型性商业电影。

还是更纯粹一点。

最好的观影是放任自己去被诺兰带领的过程,并放松去感受,生于和平时代的我们穿越历史长廊,跟随时间流转,听两岸连绵的炮火,看士兵空茫的眼神,才终于知道,能够日复一日的安稳活着,也是人生幸运。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走出非洲》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敦刻尔克》观后感20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