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合辑
想在课堂上和科学家对话吗?想了解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都做些什么?想知道他们的成长经历是怎么样的吗?今天(2月24日)下午3时30分,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启动仪式暨“科学第一课”在杭州举行,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通过视频直播,给全省6500多所中小学校的500万师生带来了妙趣横生的“科学第一课”。
这不,六(2)班的同学也用笔记下了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思考。
01
少年●科学
——《科学第一课》观后感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想必大家都倒背如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这句话铿锵入耳,振奋人心。
今天的“百名科学教进校园”的网络直播课中,给我们授课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瞧他,高高瘦瘦,一身西装革履,精神抖擞。一开口,中气十足,颇有演说家的风范。
他讲到,在20世纪初,有一群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们深知要用科学武装自己,在硝烟滚滚的年代发奋苦读去海外留洋,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毅然抛下在国外的优渥条件,回到祖国为国效力。他们是坚定的,面对外国的软硬兼施,他们仍不动摇;他们是智慧的,毫无疑问,在战火弥漫的时代,是他们用脑子挑起了国家的大任。
施校长对正值青春的少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他的课堂中我进一步了解了科学,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原来,科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么深奥,其实科学无处不在。科学家也不一定非要是智力超群的天才,可能是是那些看起来呆呆的,总是睁着好奇的大眼睛问你“为什么”的怪孩子。
牛顿因为被一个落下的苹果砸了一下,砸出了个响彻全世界的“万有引力”;伽利略因为看到教堂的钟摆在摆动,看出了单摆时间与摆幅无关,命名了个摆线。这和他们有多天才,有多聪慧没有关系。在生活中谁没看到过东西掉下去?谁没看到国一个长长的,直直的东西在晃来晃去?但,真正能发现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理的,还是那些有点招人烦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生物,当之无愧的霸主必然是人类,但其他生物对这个世界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多生物为人类的科学研究作出了必不可少的引领作用。比如苍蝇的复眼让人们发明出了蝇眼照相机,松鼠的尾巴让发明降落伞的人产生了灵感……施校长在课上讲到了一个特别神奇的现象:帝王蝶为什么会认识路?帝王蝶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种很大很漂亮的蝴蝶,它们横跨北美从北到南迁徙到墨西哥,中途却不会出一点差错,精准到可以立马找到自己在某一棵树上建的窝。可惜,我们至今未能找出帝王蜂精确成GPS的原因。不然,我想,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肯定会有“推动器”的作用。
科学是一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学科,而拥有这些先天优势的无疑是充满干劲的年轻人。中国需要科学,科学也需要少年。所以,“少年”和“科学”无疑是两个可以连在一起的词。
(吴悠)
02
和科学同行
——《科学第一课》观后感
“什么是宇宙?宇宙的直径是930亿光年……”下午三点半,《百名科学家进校园》的直播活动在万众瞩目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我们的偶像——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老师,站在台上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科学知识。跟随施校长的脚步,我们见识到了宇宙光年的奥秘,神奇的“结构之美”,“X射线”的透视穿透能力……我不禁感叹自己平时的孤陋寡闻。
我们也认识到了历史上诺贝尔科学家布拉格父子、屠呦呦等人的成就,不禁深深折服于他们执着探究的科学精神。正是因为有这些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为人类科学发展提供了重大的突破,才创造出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活动结束,施校长还现场连线了一些学校,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施校长提起了以前的经历,说起自己儿时在农村长大,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是,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科学梦想。才有今天的成就。他还鼓励我们,自古英雄出少年,未来人类的希望在于现在的少年,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挫折可能就是明天的转折”,不要害怕挫折,要越挫越勇。听了施校长的话,我若有所思。在学习上,不也时时、处处需要这种精神吗?
科学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朵,也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清泉……身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努力向科学致敬,向科学家学习。
(卢果儿)
03
少年强则国强
———观《科学第一课》有感
今天下午,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活动暨“科学第一课”——少年中国说。施一公校长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各种科学术语信手拈来,很多知识是我们闻所未闻的,这真是一节很烧脑的科学课。
科学是什么?施校长告诉我们,科学是探究未知。帝王蝶找家,地球外是否有外星人,这些都是人们需要探索的。引力波是什么?是13亿年前两个分别为太阳系35倍和31倍的黑洞相互吸引,合成一个相当于太阳系62倍的黑洞,那相当于太阳系4倍的东西去哪了呢?它变成了引力波。引力波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宇宙有多大?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里面有大约200亿个星系,一个星系大约有2,000亿个恒星,这一组组数据都说明了宇宙是巨大的,人类更应该去探索,去捕捉其中的知识。
知识是什么?知识是先人们总结流传下来的。知识是怎么来的?是靠探索。而科学知识是像造房子一样一层一层在先人知识的基础上去研究,去探索。拿X射线来说,1861年伦琴发现了X光,190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4年劳厄英发现“ X射线通过晶体的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5年布拉格父子推导出了衍射成像公式,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做出巨大贡献……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应该靠的就是那种孜孜以求探究的科学精神吧。
许多同学的理想就是当科学家,所以我们要多发问,多独立思考,为创造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我们要向20世纪的前辈们学习,用科技、教育的力量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像钱学森,邓稼先、杨振宁等。他们是我们的台阶,是让我们离天更近的梯。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在先辈们为我们铺的路上越走越远。
(蒋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