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

九三阅兵观后感高三四篇

发表于2025-09-11 11:19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九三阅兵观后感 | 高三年级:常子馨、陈麒锴、孙榕霞、赵仡瑞

同学们,九三阅兵,是历史与未来的交汇:铭记苦难辉煌,方能开创复兴伟业;致敬英雄先辈,才能续写时代荣光。此刻的你,既是庄严仪式的见证者,也是和平与发展的接力者。请把这份震撼与思考凝于笔端,写下属于你的“九三观后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品展


高三24班 常子馨

八十年峥嵘,盛世如愿

岁月流转,时代更迭。当天安门广场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当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当象征和平的白鸽自由翱翔,9月3日——这个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欢庆的日子,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便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下,我们共同庆祝,共同见证中国八十年的飞速发展。八十年峥嵘岁月,终得盛世如愿。

“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叹繁荣。”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天安门的红墙黄瓦前一片生机与期待。当激昂的歌声响起,全体中国人热血沸腾。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发言,回顾中国抗战史,多少人洒下血与泪,多少人在战场奋勇杀敌,是他们的无畏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回望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多少仁人志士建言献策。一件件大国重器的问世,一项项重大工程的成功,一个个技术难关的突破,离不开背后无数奋斗者、实干家的辛勤付出。展望未来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只有贯彻“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国家才有希望。主席的教诲与殷切期望,让吾辈青年更加坚定理想,勇于担当。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从广场上空向下望,四十五个方阵整装待发。黝黑的皮肤是坚持的勋章,挺拔的站姿是自信的象征,坚毅的目光是对祖国的热爱。响亮的口号声,震耳欲聋的脚步声,各个军队整齐划一,只为展现中国的风貌。每一步都象征着历史上的每一次拼杀,让人热血沸腾。步履的坚定,源自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当镜头从新生代面孔转向城楼上身着军衔、同样拥有坚毅目光的老兵时,宛如时空交汇,当年战火纷飞仍历历在目,而如今,东方雄狮已然苏醒,和平之花傲然挺立。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实力的亮剑,更是我国对“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醒。武器的存在并非为了战争,而是为了让人民安心、自信。这是科技的力量,也是国家实力的彰显。当代青年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我们应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以科技创新为羽翼,助力祖国在时代的浪潮中翱翔。我们要在科研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在技术的攻坚中砥砺前行,让青春在为国家科技进步的奉献中绽放光彩。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努力下,中国必将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更加耀眼的光芒,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引领时代潮流。

当礼花在天空绽放,当欢呼在广场回荡,当希望在心中升腾,中国的新气象尽情展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在这和平年代既要探索新知,又要初心不改,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铭记历史,不负韶华。



高三24班 陈麒锴

前事不忘后事师,继往开来谱新篇

不能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义凛然,不能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敢于担当,不可忘“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以身许国。值此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国在天安门城楼前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缅怀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彰显国家军事力量与精神面貌的雄伟,为人民建设国家注入强心剂。

枪炮的亮相,提醒我们铭记那段沉重的历史。

八十年前,日军的战火肆虐神州大地,无数国人惨遭屠戮。那时的我们实力薄弱,靠着顽强的毅力,付出巨大的代价,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今日的我们,已成为一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武之师。我们不仅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更有先进的武器,任何胆敢侵犯我们的人,定会被打得落花流水。今天的阅兵,是在追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铭记这深似海的屈辱。

军人的英姿,彰显当代中国勇立潮头的风采。

步履铿锵的中国军人,犹如一棵棵挺拔的松树,从容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是对祖国强大实力的自信之光,是作为一名光荣解放军的自豪之光,是对祖国屹立于世界的骄傲之光。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以及响彻云霄的口号,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是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

主席的问候,是提振我们奋斗的动力。

长安街上,主席搭乘的车辆缓缓前进,他向每个方队的官兵都致以诚挚的问候,这同时也是对奋斗在祖国各个角落的各行各业奋斗者们的问候。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党的关怀下,我们更应永葆昂扬姿态,踔厉奋发。

一段段惨痛的历史不可忘却,悲伤的记忆激励我们痛定思痛,敦促我们奋发图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我们坚定的信念。铭记荣辱,继往开来,我们将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以最好的姿态拥抱未来,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高二23班 孙榕霞

唱响青春之歌 不负伟大时代

当九三阅兵的礼炮声响彻云霄,当整齐划一的方阵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复兴。回首过去的80年,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青年们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使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耻辱,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回首百年荣辱,汲取精神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我们看到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辈,他们站在思想的高地,深入奋斗一线,用如椽巨笔和心中真理,唤醒了亿万中国同胞的觉醒。我们还看到,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以顽强的意志抗击日寇;“刘老庄连”的八十二位壮士,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面对强敌毫不退缩,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毅然决然地跳下悬崖,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与担当。还有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巨匠,以笔为武器,用文字的力量唤醒沉睡的民族意识。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青年当传承百年精神与血脉,汲取无限力量,风华正茂,逐梦前行。

身处当今盛世,牢记使命担当。

阅兵的帷幕虽已落下,但那一幕幕壮观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我们不仅看到了军人的飒爽英姿,更看到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深厚家国情怀。当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维和兵方队等多个方队从天安门前走过时,一种自豪感与敬佩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下,我们应牢记使命担当,将家国情怀融入生命自觉,积极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价值。

展望未来之路,立下凌云之志。

青春是我们共同的符号,奋斗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中国青年”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往昔,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一大批年轻科学家扎根荒漠,以“惊天一爆”撑起中国脊梁;赛场上,中国女排以不服输的拼劲拿下“五连冠”,鼓舞亿万人民在生活的洪流中迎难而上。无数中国青年,皆以梦为马,以铁肩担道义,以不断探索的脚步,铸就了如今的伟大时代。一代代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让青春在时代的洪流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唱响青春之歌,不负伟大时代,以百年精神为指引,以使命担当为动力,以凌云之志为航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高三23班 赵仡瑞

铭记历史铸脊梁,强军兴邦向复兴

八十载岁月如歌,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及盛大阅兵式,宛如一座历史与现实交汇的丰碑,铭刻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坚韧,向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铭记历史,是民族记忆的永恒镌刻,更是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80年前,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从平型关大捷的捷报到百团大战的烽烟,从杨靖宇将军腹中仅存的草根到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跃下悬崖,无数英雄的生命定格在血泪交织的峥嵘岁月,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驱散漫漫长夜。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智慧成为民族前行的指南针。

   凝聚精神,是民族魂魄的锤炼锻造,更是复兴征程的动力引擎。阅兵场上,战旗方队雄壮威武,旌旗猎猎,承载着历史荣光,象征着永不退缩的战斗精神。“刘老庄连”的勇士们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强敌浴血奋战,以生命捍卫阵地,彰显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钢铁连队”面对日伪军的进攻,凭借简陋的装备,顽强抵抗,展现了“铁打破敌阵,铁骨克万难”战斗意志 ;“铁锤子红军旅”敢于碰硬,在抗战及后续任务中始终冲锋在前,诠释了敢打必胜的战斗品质 。这些英雄集体和他们所代表的战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复兴征程上奋勇前行。

传承信念,是家国情怀的薪火相传,更是勇担使命的精神罗盘。在科技领域,科研人员们以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如量子通信、高铁技术等,让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在医学领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医护人员们逆行而上,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与病魔展开殊死搏斗,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扶贫干部扎根基层,不畏艰辛,用汗水和智慧诠释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让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从抗日时期“同仇敌忾”的众志成城,到今日“强军报国”的使命担当,中华民族始终以团结、坚韧、不屈的精神直面挑战。

历史如镜,照见过去,更映照未来。9·3阅兵,如一座精神丰碑矗立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它警示我们:历史不可忘,和平须共守;它激励我们:以强军铸盾,以奋斗筑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传承抗战精神,汇聚磅礴伟力,在强国强军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当复兴的曙光穿透云层,一个更加繁荣强大、自信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返回观后感范文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2025年九三大阅兵观后感作文10篇,篇篇精彩
  • 下一篇:观2025年阅兵式有感4篇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