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与小我——“九三阅兵”观后感集锦
9.3阅兵观后感
01
原题呈现
从历史的烽火硝烟中走来,九三阅兵承载着抗战胜利的荣耀,也指向未来的和平发展。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请结合阅兵中的元素,如受阅部队、武器装备、老兵方阵等,谈谈你对历史传承与未来责任的理解,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观后感,探讨我们应如何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02
立意分析
1.何为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电视连续剧,或一个电视节目如《开学第一课》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文章。观后感基本上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上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必须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从影视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可以是受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一篇好的观后感要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观”是基础,重点是“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作品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还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或理想。
2.如何写好观后感写观后感?
重在写“感”: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写观后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应占全部内容的一半以上。
写观后感,离不开“观”: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要让“观”和“感”相吻合,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
写观后感,要联系实际: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3.观后感的写法可以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夹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但一般情况,离不开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事件+情感+总体感受
第二部分:简要概括节目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选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描写或议论
第四部分:升华主题+ 扣题
03
作文素材
阅兵观后感金句
1.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人民军队的铿锵步伐、雄壮姿态,是国家力量最直观的体现,是国泰民安最坚实的保障。每一次劈枪,每一次敬礼,都诠释着绝对忠诚;每一声口号,每一次轰鸣,都彰显着必胜信念。
(适用主题:军人风貌、强国强军、忠诚信念、安全保障)
2.从“万国牌”到“中国造”,从骡马化到机械化再到信息化,受阅装备的变迁史,正是一部浓缩的共和国奋斗史、创新史。它告诉我们:核心技术买不来,伟大梦想靠奋斗。大国重器,掌于己手,方能底气十足,行稳致远。
(适用主题:科技自强、奋斗创新、时代发展、大国崛起)
3.青春的面孔,坚毅的眼神。受阅官兵中蓬勃的“后浪”,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他们用挺拔的军姿告诉世界:守护这盛世中华,我辈义不容辞。国家的未来,由奋斗者开创,也必将因这群可堪大任的青年而更加辉煌。
(适用主题:青年担当、时代接力、奋斗精神、未来希望)
4.当一个个受阅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经过天安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洪流的威武雄壮,更是十四亿人凝心聚力的生动注脚。这力量,源于每一位平凡劳动者的坚守,也终将汇入民族复兴的浩荡洪流。我与我的祖国,在此刻完成了最深情的共鸣。
(适用主题:个人与国家、集体荣誉感、人民力量、平凡与伟大)
5.将士们的每一次正步,踏响的是强国兴军的铿锵足音;每一句口号,喊出的是忠诚无畏的赤子心声。那如山岳般整齐的队列,如雷霆般威武的气势,不仅彰显着大国军队的过硬素质和崭新风貌,更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定宣言。
(适用主题:强军目标、国家力量、纪律严明、民族复兴)
6.“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不仅是受阅官兵的誓言,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我们从受阅队伍坚毅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从滚滚铁流和翱翔战鹰中,感受到了一个民族无比坚定的前行力量。
(适用主题:青春力量、时代使命、责任担当、未来希望)
7.阅兵场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不是武力威胁,而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是捍卫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强大能力。我们深知,能战方能止战。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和平力量的重要增长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贡献者。
(适用主题:和平发展、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自信与包容)
8.历史的接力棒,终将传递到我们手中。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既是对过去奋斗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征程的动员。它激励着我们,将沸腾的热血转化为笃行的脚步,在自己的岗位上挺膺担当,用我们这一代人的拼搏,为下一个盛典写下新的荣光。
(适用主题:青年担当、奋斗、传承与未来、使命感)
04
优秀习作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
——观“九三阅兵”有感
高一2部13班 赵开心
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完“九三阅兵式”时,仿佛置身于那庄严而盛大的现场,心中的自豪与感动之情难以言表。
整个阅兵式气势恢宏,场面壮观。蓝天白云之下,礼炮声响彻云霄,三军将士们身着整齐划一的军装,以飒爽的英姿接受着党和人民的检阅。
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如同一股股钢铁洪流,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威严与气势;装备方队的各类先进武器装备整齐列阵,昂首挺胸,彰显着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空中梯队的战机呼啸而过,在空中留下一道道绚丽的轨迹,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国空军的崛起。
当抗战老兵们坐着汽车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我的目光被他们深深吸引。他们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自豪。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兵,在向国旗敬礼的那一刻,眼中闪烁着泪花,他的这一个举动,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还有那些年轻的士兵们,他们神情专注,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正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人民军队的铿锵步伐、雄壮姿态,是国家力量最直观的体现,是国泰民安最坚实的保障。每一次劈枪,每一次敬礼,都诠释着绝对忠诚;每一声口号,每一次轰鸣,都彰显着必胜信念。
通过这次阅兵式,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强大,是因为有无数像抗战老兵和现役军人这样的英雄们在默默付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语:
九三阅兵震撼人心,这是一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庄严仪式。受阅部队阵容威武,先进的国产装备集中亮相,彰显我国国防实力的飞跃。此次阅兵不仅振奋民族精神,更向世界传递中国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意义非凡。
(指导老师:马豆豆)
观九三阅兵有感
高一2部13班 柳忠彬
当激昂的国歌声在耳畔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心也随之澎湃。作为一名高一新生,观看九三阅兵,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典,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让我对历史、对国家、对未来有了全新的认识。
屏幕里,一个个受阅方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走来,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每一步都踏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与力量。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仿佛是一个人在行动,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和团队精神。我不禁想象,他们在训练场上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努力,才能达到这样令人惊叹的默契与精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品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像他们一样,咬牙坚持,勇往直前。
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些抗战老兵。他们坐在观礼车上,虽已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但眼神中依然透露出坚毅与自豪。当他们向受阅部队敬礼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怎能不心怀感激,怎能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此次阅兵,还展示了我国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些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从先进的战机到威力巨大的导弹,从高科技的无人机到现代化的舰艇,每一件装备都让人眼前一亮。看到这些,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我们的国家不再是曾经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国,而是已经拥有了保卫自己、捍卫和平的强大力量。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默默的付出和努力,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这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让我们明白,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此次阅兵为契机,学习抗战老兵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我们的国家必将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评语:
这篇观后感情感真挚,结构清晰,能从阅兵式的不同角度(军人、老兵、装备)提炼感悟,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感。语言流畅但稍显平实,若能加入更多生动细节和个性化思考,会更出彩。
(指导老师:马豆豆)
观九三阅兵,燃青春热血
高一2部14班 李远航
当2025年九三阅兵的画面在屏幕上展开,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身为高一新生的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第一次如此深刻地领悟到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精神。
80响礼炮轰鸣,声声震彻长空,那是对胜利80年的深情铭记。1945年的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当看到阅兵车牌号“1945”和“2025”时,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接力棒从先辈手中传递到我们这一代,心中满是敬意与责任。
徒步方队中,军人的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了中国军人的气势与担当。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毅,口号声如雷贯耳。那整齐划一的动作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训练。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就退缩的行为,深感惭愧。我暗下决心,也要像他们一样,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装备方队的展示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一辆辆先进的战车、一门门威武的火炮、一枚枚震撼的导弹,都是我国国防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见证。当看到新型的坦克、导弹等装备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从曾经的“万国牌”装备,到如今所有受阅武器装备皆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跨越!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不求回报。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让我动容的是抗战老兵们。他们虽已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但依然精神矍铄。当他们向受阅部队敬礼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他们是那段残酷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更有对国家如今繁荣昌盛的欣慰与自豪。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保卫了祖国,我们又怎能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呢?
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让我明白,和平需要强大的实力来捍卫,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以此次阅兵为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语:
文章紧扣2025年九三阅兵,从高一新生视角抒发真情实感,结构明晰。开篇点明内心震撼,借礼炮、车牌号阐述对历史的感悟;再借徒步、装备方队及抗战老兵的画面,展现军人精神、国防成就和对先辈的敬意;结尾表达青年担当,不足在于语言稍显平实,情感深度可进一步挖掘。
(指导老师:马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