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伎回忆录》观后感
小说家是作家的分支。我一直想成为一名小说家。看着别人写的故事变成书籍销往各个国家,改编成影视作品,内心总是蠢蠢欲动。
今天观看了《艺伎回忆录》,首先影片给了我很大的视觉冲击,每一帧画面都能代入到影片所描绘的那个时代背景下,夜晚人们的纸醉金迷,如迷离幻梦一般;白天在达官显贵中穿梭的艺伎所能看到的那些和她们一样美丽的事物,那些樱花,那些服饰,那些庭院,以及那些移步便易景的精致,视觉上的美的欣赏,眼球舒适而沉迷。其次在于描绘关于小百合个人回忆录方面的主观展现,影片描绘了她的人生经历和感情动荡,这不是女王的回忆录,也不是别人的回忆录,而是一个艺伎的回忆录。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心动荡,这都只是这名艺伎的回忆录,是小百合这个人的,她的一生。
作家,写作之人都可称作是作家。
小说家,作家的分支,是作家中以写小说见长的作家。
而小说,是文章体裁之一,其允许包含虚构成分,也允许一定程度上基于现实进行二次创作。
影片《艺伎回忆录》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搬上大荧幕的作品。也就是说,它是一部基于一部小说而创作出来的影片。且,其小说本体就存在诸多争议,小说中虚构内容曾引起日本本土的排斥,认为是对艺伎在他国人们心中的形象有损,事实并不是小说中虚构的那样,而有所不满。但单就作品而言,我们在看一本书,一部电影的时候,无论是观看前还是观看后难道都不需要做功课吗?一个本就是虚构小说衍生出的电影作品,它能最大程度的还原原著,就是一部好作品。原著本身就是虚构的,亦或是说含有虚构成分的,又如何要求电影做到还原史实?理性点说,我不认为电影作品因为这些原因而造成它评分低是合理的。主观来说,我又更希望它能更还原真实的艺伎文化,不仅仅从她们的生活,更多的是她们的历史艺伎所具有的独特的意义。一部经典的电影如何被人们称道,正是因为它抓住了人们最在意的、最愿意去看、去欣赏、去反复揣摩的那种美——人格,物体,故事,布景等等,能展现这种美的,都将成为经典而永恒。
《艺伎回忆录》中的经典段落,千代子跟随小南瓜进入艺伎学堂时走过的那个有着精致岛景的拐角、千代子和会长的初遇、千代子的奔跑镜头、小百合站在高山将手帕抛向空中的时候、去应邀欣赏樱花祭时以及和会长在樱花树下站立的时候……这些场景都给了我难忘的印象,影片最后反而没什么值得说的,得偿所愿,算是了无遗憾。但是真的了无遗憾吗?这是一个艺伎的回忆录啊。
这是一个小说。在结局,我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点。如果是童话,我想我还会知道小百合之后的生活,例如:最后,小百合和会长终于过上了幸福而美满的生活balabalabala……但这是不可能的。小百合完成了她的人生目标成功当上了一名艺伎,也在百般努力后追逐到了想要拥有的会长,这就够了,够幸福了。当上艺伎,还是以半个妻子的名义光明正大的站在会长的身边,目标完全实现了。比起《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好了太多。毕竟人之一生得偿所愿,也是幸福,何况还是在二战这样的背景下。
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么。有的时候跌入谷堆,有的时候奋起直追。当你对生活无望的时候,有人出现在你面前,怀揣着善意走近你,用他的方式宽慰你,再给你注入了生活下去的勇气,这就很好了。
我来到这座学校的过程,以及在这里生活的这三年,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当我自我厌弃的时候,也收获到了好舍友,也受到了不知道多少位本地出租车司机和滴滴司机的教导,也收到了来自食堂和校外小摊阿姨叔叔大哥大姐们的实质性的关怀,当你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挽留你。我正是因为这些琐碎的,零散的,丁点大的原因才不舍得离开啊。想变得伟大,可我一点都不伟大;想变得成功,可我依旧很平凡;想变得有趣,可我总是社交恐惧,即使天气越好心情越差,即使总是想要放弃想要去死,我仍然,对这个世界,在内心怀有爱意。因为我见过这个世界曾经带给我的美好,那是充满希望的激昂,怀揣梦想的兴奋,不愿意浪费一分一秒的认真,我还想找回这种美好,找回曾经给我晦暗无光的内心带去地震的人事物。
这些人事物,在这个世界。
所以我,也要在这个世界。
要活下去,要找到他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