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我不是王毛》影评1000字

发表于2018-09-29 08:42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我不是王毛》影评

黑白电影到末尾变成彩色电影,这很像《鬼子来了》的风格,而在内容上也完全一致,所以可称作是《鬼子来了》续集。

笔者没有写过《鬼子来了》的影评,借此简单带过。《鬼子来了》的拍摄手法精彩之处很多,在这里只谈论影片的含义。若想搞明白这一点,必先知道片中的“我”究竟是谁。孔子云:“三人之行必有我师”,这是对“老师”的泛称,影片中的“我”则是狭义上的“老师”,“我就是为人解惑的老师”。“我”在学校是老师,“我”在家中是家长,“我”在单位是师傅,“我”在片中是导演。这部影片是“我”为教育大家而讲的故事,它告诉大家国人的劣根性。在《我不是王毛》中这个问题又被复习了一遍,温故而知新。如果说《鬼子来了》是大学老师在授课,那么《我不是王毛》则是高中老师在授课,故事更加浅显易懂。狗剩带替弟弟王毛从军的故事。

政委让王毛交出金牙这场戏是本剧最讽刺的一幕。

工作上任劳任怨,不与同事勾心斗角,没有强烈的升迁欲望。生活上本本分分,孝敬老人,爱护妻子,善待兄友。这就是王毛的人品,像王毛这样的人我们身边很多,通常被称作“老实人”。在我们这个国度,关于老实人的歇后语和评价举不胜举。老实人的脾气三伏天的雷,现在说老实人是豹子(王炸),玩够了找个老实人嫁了。。。做人不要做老实人,老实人受气等等。在影片中也看到王毛屡屡被毛小二揭发,还被候七一路打压。王毛在战场上狙击敌方重机枪手和指挥官,这些都没有人提及。在战争中,每一位士兵都可能付出鲜血,甚至牺牲,这些人通常是“无名氏”,连墓都是合葬式的,而真小人和伪君子似乎永远如鱼得水。这个规律我们几千年不曾改变过。

指导员看上王毛的并不是根红苗正,而是他的人品,老实人的人品。艺术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跟老板走的最近人中肯定有小人。老板喜欢这些小人,但知道他们成事不足,于是老板会让小人去管理老实人。小人贪慕虚荣却没有能力,老实人有能力却没有上升意识,相得益彰。让小人管理老实人,既能办成事,又能稳固地位。这种方式我们几千年未曾变过。

指导员总在教育王毛“没有小家就没有大家”。直到家人被日军杀害后王毛才明白,不把日本人赶走自己的小家就不会太平。他选择了舍生取义,独自为家人报仇,仍然不是回归部队一同抗战。其实他最后也不赞同这一点。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怎么就反过来了呢?舍小家为大家究竟是为了谁呢?

《我不是王毛》中的王毛和《鬼子来了》中的马大三都曾大闹日军指挥部,王毛的动作比马大三利索。他从少林寺回来后一直低调,十年的武功不曾展露过。在村子里也没有人把英雄当回事儿,眼睛里都是银元。在军营中王毛小试牛刀,展露了超高的枪法,然而就真被当枪使了。从此,成败与否全系王毛一人之责,打败了责任全归王毛,打赢了战利品也要上缴。你始终解释不清,缴获的眼镜为什么分配给指导员使用,他明明有眼镜戴。缴获的眼镜分配给王毛使用过。透过镜片能看到王毛大大的眼睛,这分明是一只老花镜或者远视眼镜,肯定不是近视镜。是想让王毛往远看吗,可是王毛心里只有自己的小家。指导员只能随了王毛的心愿,但又增添了很多附加责任。原本用大洋换媳妇的问题,现在政治多元化了。狙击手的责任又加重了。

杨所长把日本人叫来寻仇,他没想到事情如此严重。日本军官脑海中全是天皇,他们的“大家”,所以他做事情严肃至极。可是杨所长和村里的人,还只知道小家,没有搞明白状况。战场上,从王毛头顶跳过的无畏的新四军战士们,他们才明白要保全“大家”。王毛究竟死没死,笔直说不出来。王毛已经不需要银元了,也没有了老婆,留下的只有“大家”了。在这部剧里也许只有王毛真正拥有“大家”,剩下的人都是无名氏。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大逃杀》观后感1200字
  • 下一篇:《悲伤逆流成河》影评12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