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阿拉姜色》观后感1300字

发表于2018-11-09 09:31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阿拉姜色》观后感

刚到拉萨工作时,得了辆自行车,每天骑车上下班的路上,都会经过布达拉宫。

第一次经过还有几分兴奋和惊喜之情,拿着手机咔咔咔地照了一通;几次通勤过后,便也觉得稀松平常。住的地方离单位大概7公里,早上上班都是老大难,布达拉宫变作一个心理地标,熬到这里可以喘口气,再蹬几下,就到地方了。

一路磕长头的藏民,在拉萨自然也是见了不少,布达拉宫门口,几乎天天都有。然而完全没有交集,既缺乏好奇心求知欲,也没有什么悲天悯人之心,对于信仰更是没有体验和感知,有闲有时间,路过时还会多看几眼;如果上班要迟到了,风一样酷炫地经过,目不斜视。

拉萨这两个字,真要脖子一埂,硬说平平无奇也是瞎掰。不指望涤荡心灵,迟钝凉薄如我,若是换一个城市,断然不会两眼一亮心一横就从深圳把自己发射过去。

虽然灵魂该丑陋还是丑陋,连布达拉宫都没进去过,更遑论那些传奇的藏区秘境;但是好歹是呆过一年,似乎有了些许矫情和鼻孔看人的资本,尤其是对于那些啥也不懂一提起拉萨就“诗和远方”的文艺小年轻,更自我感觉良好地觉得深处实地的淡漠和平常,比无根的感怀和无病呻吟的泪眼汪汪,来的要高级一些。

可是为了避免自己所鄙视的刻奇的故作姿态,却又走向了另一端的刻奇。

崇敬或者漠视,无论何者,对于拉萨,藏民的生活,信仰……作为过客很难祛除心中之魅;从小到大的语境浸染和纠缠,外人为想象和认知所困,也或多或少的留有心结。


身在其中的藏人,所有的魅化和仪式感都不过是其日常生活;同时在其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情感,面对生活的犹疑和狡黠,又与任何其他族群的普通人,没有本质不同。

而信仰,则可能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归宿和退路。当困顿迷惘时,我们还要学习如何与自己对话,如何排解忧愁,摸索着情绪小黑屋中的宣泄出口,寻找无定的心灵寄托。而在有信仰的人那里,至少有了现成的载体和渠道。

但说到底,于人间愁苦,信仰也不过就是多了条解脱和消解的路径。而其外延出的繁复的仪式,和孤苦的灵修,在当今无孔不入的消费主义面前,也越来越少有人能够坚守。

《阿拉姜色》中,两个年轻的藏族女孩与女主俄玛一同启程,其中的一位女孩仅走了几步远,便一头扎进县城,甩手而去;另一位在主角罗尔基到来之后,也不愿承担负累,找个理由离开了。

十分中意这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虽然其中有着剧情需要的刻意。不过两个姑娘的脱线和市侩,使得电影沉入世俗,有着踏实的烟火气。

与总是期望挖掘神性,展示奇观的外人视角的心结相比,藏人创作者们由内而外的视角可能会有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心结:你们想看的,并不是我们想说的;所以那些寺庙,经幡,纯净而坚毅的面容……对不起,通通没有。

但是另一方面,即便是没有在一部藏人所拍的藏语电影中看见期望的奇观,也不能简单地断言这就是导演简单的刻意。毕竟如果选择的题材合适,情节丰满,两三人间的牵绊和感情也足以撑起一部电影,与其说是创作者的刻意回避,倒不如说是化繁为简,更加聚焦。

《阿拉姜色》中人物,罗尔基,俄玛,诺尔吾都有其拧巴和撕裂的一面,还有另一位隐藏的人物俄玛前夫的影子阴魂不散。镜头下都是成分复杂的尘世中人,夫妻,父子,情敌……情感也无非就是这类世俗的误会与和解。几个大远景,也没有什么雪山,冰湖的波澜壮阔,枯草泥路,也不过是一方黄土地。

并不认为创作者在影像上刻意回避什么,经幡,寺庙,磕长头……依旧在电影中有所展现。既然这些已经融入生活的肌理,那在展现生活原貌时这些自然会裸露出来。虽然人物很纠结,但是《阿拉姜色》整体的调子却是自然和流畅的,虽然有些温吞和步履缓慢,但是导演一路前行的决心,倒是十分坚定。

这份决心和觉悟,估计对于《阿拉姜色》在当下市场遭受的冷遇,也有了一定的准备。

本质而言,大多数人对于遥远的真实是淡漠而无感的,想看到的拉萨,藏人,都不过源自于自己的想象。若有瑰丽,玄妙而又神圣,高于日常经验的因素在;或是坚定地站在庸俗现实的对立面,拼命托举信仰,超脱,将生活涂抹成灵修之旅,或许还有吸引大众目光的可能。

而当深处其中的藏人导演不再拔高,而选择平视时,这种理所当然的正常姿态成了却对于主流的回击。然而现实的是,如若没有资本的助力和恰当的营销策略,这样的回击多少会有些无力。不过于创作者而言,这种内生的自觉却是弥足珍贵,而这条道路荆棘遍布,继续走也需要莫大的坚持和勇气。

不过总还有那么些人,早就厌烦了对于拉萨以及藏民苍白单一的群体想象,新鲜于《阿拉姜色》中有着简单流动的情感,以及土生土长的生命底色。但是未来到底是悲观还是乐观,不仅需要创造者的努力,也需要这群人的耐心,以及奔走相告。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流浪猫鲍勃》观后感1000字
  • 下一篇:《情书》影评10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