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行者》影评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因为他的电影如果不纪录片的话,那就是梦。”同被誉为“圣三位一体”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这么评价他。塔可夫斯基一生只拍了七部半的作品,却享誉世界,因为他的电影从某个角度来看,代表着电影美学的独特审美标准。虚假,容不得半点虚假;诗,在他看来,诗的内在逻辑最能体现生活的内核。
在注重娱乐性与商业性的现代,人们很难欣赏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前段时间《地球最后的夜晚》,一部深受塔可夫斯基影响的作品上映,人们竟以提前退场为荣,仿佛他们才是电影最高的审判者。“我只在乎两个人的看法,一个是布列松,一个是伯格曼。”塔可夫斯基这么说,如果为了讨好观众而创作,那么你也许会一夜暴富,但牺牲了自己的准则,就再也无法找回。
用四个字来概括塔可夫斯基的影片,那就是“雕刻时光”。我不敢说这就是电影的审美标准,但如果你读惯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确实再也读不下去一些故作高深的作品。同样,如果你跟随塔可夫斯基洞穿了生活的本质,那么千篇一律换汤不换药的电影你也绝对会感到乏味。雕刻时光吧!一位智者,一位诗人,一位艺术家这么教导你。
《潜行者》也许不是塔可夫斯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其中流露出的自然主义和神秘主义深深的令我着迷。塔克夫斯基的场面调度是非凡的,尤其是在这部带有悬疑色彩的影片中。虽然故事为线性叙事,其中穿插有几段梦境,但他牢牢的吸引住我,我生怕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错过什么。谈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提一点。
我先前写到伯格曼和安哲罗普洛斯的时候,曾误以为用象征性符号解读他们是正确的,比如说影片中大量出现的雾、雕像、风、雪等元素,其实它们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它们只是生活中常见的元素罢了。雨,仅仅是雨,与生活中常见的雨没有区别,为什么还要绞尽脑汁非要找出其寓意呢?
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也是这样,我在豆瓣看到有人这样评论《潜行者》,说《潜行者》故弄玄虚,看不出有什么哲学韵味,看的他一脸懵逼。然后底下有人评论说他书读的少,叫他多读点书。结果那人火气大,说老子就是哲学专业的。然后评论说那你学哲学干嘛,那人回复说,就是为了防止你们这些人装逼的。
确实,那位学哲学的朋友生气也不全怪他,毕竟塔可夫斯基的影片的确晦涩难懂。既然晦涩难懂,又要使劲解读它,何必自讨苦吃?过度解读,周公解梦般一一对应,势必沦为象征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影时,将影片当作生活来看待,生活充满奇遇,是最离奇的,我们难道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要深究吗?我们不必想太多,只需静下心来,沉浸到影片中就好。
《潜行者》可以有很多解读方式,就如同一间完好无损的艺术品摆放在不同的人面前,会给人心灵以不同的震撼。作家代表着什么,科学家代表着什么,“内室”又代表着什么?作家和科学家两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想进入“内室”,却又永远止步于门外。“内室”是人的理想还是那人类永远无法企及的可怕深渊?潜行者又代表什么?是人的理想信念还是他们的灵魂?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电影中自然的味道,影片开头废弃的金属被野草覆盖包围,汽车武器残骸都在“禁区”中消磨。“禁区”通人性,使让我想起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科幻片《湮灭》,“禁区”是不是人内心深处的折射?潜行者对“禁区”如此敬畏,面对一次次进入“内室”,实现自己一个愿望的机会,潜行者却又坚持自律,不肯踏入“内室”半步。这是否说明了塔可夫斯基本人对艺术崇高的追求,丝毫不肯走捷径,跨入“内室”?
塔可夫斯基自己对《潜行者》的解读,通过潜行者的妻子回归到了人性层面。而我是真没看出来。影片最后潜行者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也许因为由作家和科学家折射出的世人,不曾体会理解过潜行者的缘故,而潜行者的妻子谅解了他。就像一个人处于黑暗的谷底,总会有人为他照亮一片阳光一样,人性的力量再次被揭示,被诉说。
老塔本人反对“蒙太奇就是电影的一切”,他认为过度的剪辑,过度的场景、服装设计会破坏生活原有的风貌。因此他惯用长镜头,长镜头更能展示生活的本质。至于《地球最后的夜晚》中那个吃苹果的长镜头,到底是造作还是切合实际,反映了愁苦的情绪,这就需要时间来佐证了。时间,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不管怎样,只有抓住流逝的时光,用心雕刻之,作品才能有话语权。
塔可夫斯基就是塔可夫斯基,他的作品总是独一无二的。从《伊凡的童年》到《牺牲》,他总是用一颗赤子之心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与准则。他的影片也许并不完美,但至少他创作了,至少他把如醉如痴的生活像镜子一样倒映在银幕上。对于塔可夫斯基,不是所以观众都可以接受。因此,有幸接触这些大师的人应该感到庆幸,正如司汤达在《红与黑》中所写" To the happy few."(献给那些少数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