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佩恩善于讲述不如意的人生,并用一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和遭遇共性来提点出失意者的心性和心绪,其真实细腻、沉着洗练的表述风格,总能戳动观影人群的心。此番他执导的影片《内布拉斯加(Nebraska)》以娴熟沉稳的黑白影像讲述了一段酸楚悲凉的失意人生。
如果说在《杯酒人生》里,佩恩还不那么吝啬地给予了失意者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那么这一次,他虽在片尾用片刻的暖意让老父驾驶着新卡车在故乡小镇里貌似很有面子地兜了一圈,但在驶到公路时,年事已高的父亲立刻和儿子换了座位,这个场景就像灰姑娘的午夜十二点钟一般,让那一丝愉悦的暖意快速散去,唯余空寂苍凉的远去画面。
据说佩恩之所以选择用黑白而非彩色来拍摄这部电影,是因为他觉得黑白看上去“更有原型和标志性的感觉”。这种呈现风格和影片缓慢的节奏形成了一种回溯以往的沉浸感,虽然片中并没有采用闪回来插叙陈年旧事,仅仅以有致的剧情、精炼的对白和人物的情绪来触碰往事旧忆。
片中的空镜和全景镜头又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会在刹那间怀疑该片仅仅是佩恩在表述风格上的重复自我,然而细品之后会发现,片中的黑白风景更有一种肃杀寂寥之感,和影片的气质十分贴合,特别是对小镇破败萧条风貌的再现,令画面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潜台词,又仿佛在表明生活于此种环境下的人们的冷漠自私与势力。可以说,这一次亚历山大·佩恩对人生对家庭对亲情对金钱对故土,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揭示,他将对这一系列母题的思考都融入了这部“不露声色、静而不喧的充满了忧郁和愁思的影片”中。
片中老父伍迪垂垂老矣,终于想藉由一次不靠谱的“中奖”来改变人生的困境,却不想由此遭遇了人生的窘境。这其间,伍迪想去兑奖的态度十分坚决,并以不经意间的“苦肉计”使得小儿子愿意陪他走一遭,而路过故乡小镇的遭遇,更体现出人情冷暖的现实一面,当这家人遭遇了亲友态度的两次反转后,当伍迪终于说出为什么想要这个奖金时,最终的仅仅一顶“Prize Winner”的帽子扣在老者头上,则更像是裹了劣质糖衣的残忍。
在表演方面,有评论表示:“布鲁斯·邓恩,这位曾经与雷德福、约翰·韦恩、简·方达演对手戏的优秀的性格演员,终于等到了他值得等待一生的角色。”邓恩饰演的老父的确给出了十分令人钦佩的表演,伊始徒步也要到达目的地的执拗,以为终于可以在晦暗压抑的人生中扬眉吐气一把时眼中所闪现的生机,而那抹仿佛枯木逢春般的生机,让父亲这一系列离奇的举动都有了一个可怜可悲却又自尊得紧的理由——一个年逾七旬的人生失意者想要最终博一把,仿佛一种垂死的挣扎。而饰演母亲的琼·斯奎布,则以游刃有余的表演令这部影片在幽默层面和延伸想象方面增色不少。
片中父母的关系很具代表性,母亲常常恶言吐槽,父亲则充耳不闻,仿佛很多乏爱却相伴了一生的夫妇关系的缩影。不过,就像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说的,“婚姻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我怀疑任何的局外人——甚至包括他们的孩子在内——是否有权利去判断其中的是与非。”
在老父不服气地和命运抗争过一回之后,这家人的生活或许照旧,或许更糟,不论如何,日子都会一样的滑过,没有一丝的停滞和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