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影评
在某一天,约故人相见,看山河不变。
影片《山河故人》是由贾樟柯编剧执导的一部家庭剧情现实题材的电影,讲述了汾阳姑娘沈涛一家三代人从1999年到2025年情感、时代变化的故事。
该片以其充满“乡愁”情怀的镜头捕捉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被遮蔽的另类历史,以底层边缘性的小人物的生存境况来反映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症候,本文将从人物形象、视听语言和主题思想三方面分析影片的艺术特色。
01
人物形象:
迷茫“寻根”与无所适从的社会边缘人
影片《山河故人》向观众展现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在时代的洪流中迷失自我、无所适从。他们在历史的洪荒中默默前行却最终不得初衷。迷茫、恐惧充斥着他们渴望归乡却惶惶不可终日的内心,故乡的沦落最终带来的是内心的无处皈依。“涛”似乎是那个孤独的坚守者,坚守着内心的乡音,坚守着故乡贫瘠的“沃土”,坚守着故人依旧美好的愿望,但时代的洪流却无情地冲散了她内心仅剩的美好。
曾经美好的“梁子”终虽归来,却早已是风烛残年;始终挚爱的儿子“到乐”的归来竟是遥遥无期。亲人的离世、友人的病重以及儿子的远在他乡无不像吸血虫一样一点一点蛀蚀着“涛”灼热的心。
而“到乐”更像那个“寻根”者,由于从小母亲角色的缺失导致了“忘年恋”,谁说不是种对母爱的寻找呢?把归家的钥匙当成至珍之物放在最接近心脏的位置,谁说不是种对故乡的追寻呢?种种辛酸,谁说不是时代变迁带给小人物内心的创伤呢?
02
视听语言:
三种画幅中所承载的山河故乡情
三个时空,三个段落,三段人生。导演在提醒观众,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第一部分贾樟柯导演采用4:3画幅展现曾经的1999年,为了让故事更真实,影片采用手持摄影,中景和近景,虚焦、摇晃经常出现,画面的质量也很粗糙。
他用最写实的镜头语言来讲述这个时代里残酷的爱情故事,而在这样的社会转型中,人物的命运是有固定性,其实沈涛无论选择谁,一生都会是孤独的。与现在贴近的2014年采用最常用的画幅比例16:9,摄影也恢复“正常”,不再有摇晃和虚焦。
时代赋予了2014年较为优质的镜头语言,也给了这段三角恋一个最终结局:沈涛离婚,身染重病的梁子带妻子和儿子回乡。在这里贾樟柯导演把时间和故事切片,只告诉观众故事的关键部分。沈涛和晋生为何离婚不得而知,梁子最后怎么样不得而知,其实也没必要知道,因为观众已经不再关注微小的青春爱情的结局,而是关注更大更重要的事。
在2025年真正的有了山河和故人,贾樟柯导演采用了2.25:1的全屏画幅,这是一般科幻片用的画幅比例,在时代洪流流向的未来,画面精致、色彩清澈。而与精致的画面产生强烈对比的是离了根的苍凉感。故乡是个什么地方?是晋生执拗的家乡话,还是到乐忘不掉的那首歌。
03
主题思想:
情感疏离与文化无根带来的孤独意识
影片《山河故人》以人物沈涛为中心通过三条情感线索完成叙事:一条是与张晋生的爱情线;一条是与梁建军的友情线;一条是与父亲、儿子张到乐的亲情线。影片以“一点三线”的叙事方式描述了沈涛如何失去爱情、友情与亲情,最后孑然一身的全部过程。真实呈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与世间万象。
影片以冷静旁观的方式展示了“县城中国”人际关系的裂变。正如沈涛所说的:“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影片讲述的虽是“沈涛”一家三代的孤独境遇,却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的缩影,映射着在现代化与全球化双重挤压下中国的文化症候,讲述着只属于中国人的孤独情感。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变动不安使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难免产生一种漂泊无依、无家可归的怀旧情绪,这是一种现代性乡愁,也是一种文化乡愁,它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它是对乡土与生俱来的一种忧患意识,它也是现代人类努力追求进步和完美社会的同时投向过去的一抹依依不舍的余光。
贾樟柯导演作为时代的良知,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个体的生存焦虑与认同危机,他将叙事视角聚焦于边缘底层群体,以平民化视角记录了社会转型期间现代个体的生存境遇,揭示了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以及个体命运的沉浮。该片是一部引人反思的诚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