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最后的棒棒》观后感1400字

发表于2020-07-27 08:12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最后的棒棒》观后感


编者按:《最后的棒棒》是一部还原特定族群生产变迁轨迹的影像文献,完成了对底层社会中每个个体组成的社群的历史书写,也是对正在消逝的山城文化的“拯救”性记录。在影片中,“棒棒们”佝偻的背影逐渐湮没于城市的车水马龙中,他们的人生无须评说,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2013年蛇年大寒之际,正团职部队转业干部何苦化身“棒棒”,记录了这些频临消失的从业者的生活日常,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拍摄出“棒棒们”最自然的状态和真实情感的流露,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即将消失的族群文化的原貌,为大众记忆和社会历史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



何为棒棒

    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就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十分具有特色的行业———山城“棒棒军”。爬坡上坎,负重前行,“棒棒军们”每日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靠着肩上的一根棒棒,挑出了重庆如今的繁荣景象。或许可以这样说,“棒棒军”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对重庆的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01




身体:身份符号的表征



     在体力劳动式微的现代都市,“棒棒”作为都市零散人力搬运群体,“下力”为其显著的生计特征,负重的身躯凸显着集体群像。“棒棒”作为山城重庆的符号,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农民工,一根棒棒、两根绳子是职业的典型标志,“棒棒们”扛着棒棒,游走在大街小巷,获得了“抬”“挑”“扛”“托”“背”“走路”为主的身体化技术,身体无时不在经受重量、烈日、暴雨、饥渴、肮脏、危险的考验,而面貌、皮肤、语言、穿着、气味成为都市人识别“棒棒”最明显的标签,也是“棒棒”因社会评价而认同“卑贱”身份的最直接渠道。无论是作为与竹棒并置的工具性的身体,还是感受到冷热、劳累、疼痛的物质性的身体,都是社会文本的载体,“棒棒"身体的象征意义凸显着城/乡、脑力/体力、洁净/肮脏、土气/时尚等二元概念,身体经验和社会二者共同建构了“下力”的身体和“下贱”的身份。




02


家庭:身份符号的隐喻



      纵览《最后的棒棒》中的几位主人公,老黄贴着地主家儿子的身份,因成分不好导致娶不上媳妇,以及“离婚”后要抚养女儿才进城当"棒棒";何南因被继母赶出家而成了没有身份证的流浪人,“四海为家”,以棒棒为生;老杭年轻时老婆跟人跑了,为了赚取买凶器复仇的钱,他当了"棒棒";每个人都有不得不当"棒棒"的理由,每位"棒棒"的背后都有一个“艰辛”的家。在“城乡分治,一国两治”的大背景下,为了生存,农民工只得暂别亲人,只身一人或带着残缺的“家”,在“他乡”的城市辛苦打拼,候鸟般往返于“城市”与“村”之间。他们虽然将对家的坚守经历了从农村到都市的空间置换,情感表达的方式得到了一定的修正,但孝道、家庭责任、亲情并没有发生动摇,家不仅成为社会支撑、情感互助的重要资源,而且发挥着信念的作用,帮助“棒棒们”克服生活的困惑、战胜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卑微感。



03




空间:身份符号的游离之所



      在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中,自力巷53号是“棒棒们”的栖息之所,也是一个特殊的地理符号。在我国,各阶层住房的城市区位分布类似于同心圆,而“棒棒”正是对这一理论的颠覆,虽然自力巷处于重庆繁华的解放碑商圈,但似乎与车水马龙的繁华格格不入,它是棒棒的栖息之所。街头、路口、码头、车站和超市等是现代建筑、功能区域的重要元素,但对于“棒棒们”而言,这些现代元素多了几分生存实践感,既是他们扛着“棒棒”揽活的空间,也是获取和利用生存资源的空间。他们以一种与都市文明相悖的身体图像“游荡”在现代建筑中,在解构与重构之间进行着身份认同。




04


规则:身份符号的运作模式



       “棒棒”作为一项职业,对于工作运作模式没有明文规定,但“棒棒”不是一盘散沙,在长期的生存与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不成文法则。影片中老黄强调朝天门是自己的揽活区域,而导演何苦仍尝试着突破与创新,坚持要去其他地点揽活,事实证明他的做法并没有带来增收。这表明在工作中,“棒棒”并非可以随机选择揽活场所,而是只能在相对稳定的“地盘”内从业。“地盘”是他们对自己谋生空间的直白表述,正如“地盘,就是一帮人在一个地方干久了,就拿下来的”所言,“地盘”这个生存空间的形成具有时间性和过程性,且蕴含相对的边界性和排他性。“棒棒”群体中的个体虽然按地头和组织形式来潜在的规定自己应该站在哪个小群体,但他们揽生意的时候并不是扎堆聚在一起,而是各自去揽活,各自赚自己的钱,当个体中的某个人有大生意忙活不过来时就会叫群体中的其他“棒棒”,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着经济收入的创收;“棒棒”是一个“强关系、弱组织”的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着社会资本的积累。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关系是"棒棒"积累社会资本的基础和结果,"棒棒"社会是一个以关系为纽带、兼具人伦和理性色彩的社会关系体,是一个人与人关系的实践过程。在工作实践中,"棒棒们"形成了靠谱专业的道德感、爱家顾家的责任感、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等,而这些精神正是棒棒留给后人的文化记忆的精髓,是值得传承的文化记忆,更是建构集体认同的文化记忆。




关于这部影片,作者后续还有一些想法,我们下期不见不散哦。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建筑学概论》观后感1000字
  • 下一篇:《误杀》观后感15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