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1917》影评1400字

发表于2020-08-03 06:25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1917》影评


《1917》获得了包括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导演、美国制片人工会最佳制片人的几个重要奖项的大奖。

最佳影片头号大热门的位子,看来坐得妥妥的。

即便斩获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烂番茄指数一度高达92%,电影《1917》的国内口碑也并不算高。“过于炫技”“充满谋划和刻意感”“主角形象单薄”“捕捉个体感受失败”“难以引发观众共情”等等负面评价和诸多不理解,伴随着它在奥斯卡惜败于《寄生虫》,如潮水一般涌来。

我们似乎并不需要一种依据奥斯卡评选结果、揣摩其未得奖原因而来的影评,而应当回归到这部电影本身,尝试去析解(explicate)这一极其简单的故事、这一未曾中断的长镜头、这两个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在现时现刻的艰难情势下,所能向我们传达出的意义。

战争的丑恶,并不在于它杀死一个个身体,而在于这身体上所载荷的价值。这就如同杀死一只鸡和杀死一只狗的区别,狗更让你痛苦是因为它代表着忠诚与守护。而这也是《辛德勒名单》里面,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在黑色压抑的大屠杀街道上行走让你触目惊心的原因。因为儿童代表一种天真和纯洁,这纯洁是如此的刺目,而死亡又是如此强大地包围着她,这种强烈的对撞,才让人过目难忘。

这也是这部影片里,男主人公之一被他救起的德军士兵刺死让人揪心的原因,因为这是善良被由恐惧滋生出的疯狂所杀死。但可惜的是这是影片中唯一让人动容的地方。

所有的感动,都来自于价值的不对等。这是所有英雄的来源,赵氏孤儿的伟大,就在于为了道义,而牺牲掉自己的亲生孩子。救火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无关人等的财产安全。而现在的抗疫医生之所以受人尊重,同样也在于他们冒着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危险,去换取另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生命得到拯救的机会。这种价值越不对等,这里面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芒,也就越夺目。

《1917》导演萨姆·门德斯的祖父便是一位一战中的前线传讯员,在为拍摄新电影苦苦寻找剧本多年未果后,门德斯决定把儿时听闻祖父所讲的内容搬上银幕,终于在晚年实现了艺术上的“家族传承”。考虑再三,他们决定以长镜头的方式讲述整个故事。得益于这个时代电影工业的成就,加之剧组不断克服取景、采光等衔接方面的困难,这一目标最终在技术上的完成度很高。战壕、炮弹坑、铁丝网、开阔的平原、茂密的树林、俯冲而下的飞机、熊熊燃烧的教堂、奔腾不止的溪流、一往无前的冲锋,影片还原出传讯员一路上的遭遇,很“真实”,有很强的感官体验。

技术虽是表现手法,却深刻影响到电影的本质。西方社会科学界在1960年代后发生认识论革命,即提出探求本质应从如何界定本质、如何表征本质入手,影响到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后现代转向(postmodern turn)的展开,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语言表征如何决定语义的内涵,重新分析文化现象如何影响到文化的本质。在此种意义上,长镜头技术作为贯穿全片的叙事手段,被导演寄予了他所期待传递的本质。这一点也可以从李安在《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等影片中对4K 120帧的坚持得到印证。

那么,《1917》的长镜头想要传递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说“真实”是影片带给观众的最直接感受,那么支撑起这种真实感的,则是片刻不停、流转不息的时间。它令个体生命的所有选择,都通向一条不归之路——再一次重来有无可能?绝不。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了解此刻的处境指向一个怎样的未来,仅能在眼下接受使命、奋力求生,听从命运的安排。

剧组曾表示,之所以采用“一镜到底”的手法,其中一个原因是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片中人的处境到底有多难。这也可以视为以上所谈及的,对于长镜头所希望传递的本质的补充。

总而言之,《1917》的故事十分简单,镜头不曾中断,人物是平凡甚至普通的(导演为此专门启用了两位观众素未蒙面的年轻演员),但影片蕴含的能量巨大。连续拍摄的镜头必然需要更多的谋划,但任何电影不都是一次精心安排的叙事?在捕捉个体感受方面,长镜头难以形成大篇幅的特写,却保留下人的一举一动、心跳和表情变化,它们随时间的行进片刻不息,一去不返,残酷而真实。至于在引发观众共情上,不知道通过以上层层隐喻的析解,你是否也能由自己的生命历程和身边事物出发,产生新的审视和思考。


影片还有其他诸多值得一谈的点,例如两位主人公不甚和谐却紧密互补的友谊,或是男二在这场曲折坎坷的旅程过后与自己、与家人的和解,它们都可视为一种温和的提醒,引发我们思考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形成一种健全的人格,如何学会去爱和珍惜,最终如何变成一个更好的个人(individual)。

无论是坠入地狱还是登上王座,愿勇气和信念与我们始终相伴,面对此后如长镜头般一往无前的人生。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心迷宫》影评1400字
  • 下一篇:《天生一对》观后感10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