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电影观后感
电影女主角朱莉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她每天上学等校车的时候,都会爬上一棵很高大的梧桐树。对朱莉而言,在这棵树上面可以看到让她终生难忘的风景,这让她身心愉悦。她在树上所看到的房屋、道路、云霞,组合成了震撼的整体美,而这种美是无法通过单独观察每个部分获得的。有些人如拼图,拆开是零散的色块,拼合却是绚烂的风景,而有些人只是碎片,永远无法组成值得珍藏的画面。这句话的反复出现,正是电影对纯真与虚伪、成长与停滞的终极审判。
朱莉他们一家人,朱莉内心善良,乐于帮助别人。妈妈为家里付出,爸爸在外工作,还要照顾叔叔,哥哥们始终都在追随着自己热爱的音乐,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幅绚烂的风景。
布莱斯的父亲说朱莉的父亲是“自以为是画家的泥瓦匠”,嫌弃他家的院子等等。他吐槽贝克家是因为他们家经济拮据、院子杂乱、房屋破旧,这种“不体面”触动了布莱斯的父亲对贫穷的鄙视,他多次嘲讽贝克家的院子“像垃圾场”,暗示他们“缺乏教养”,对他们抱有歧视。但实际上朱莉家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布莱斯的父亲却相反。
后来这棵树因为挡住了树主人准备新建的房子,即将被砍掉。朱莉不愿意,就一直呆在树上面。最后是她父亲说服了消防队并爬到树上,把她请下来的。这件事情让朱莉难过了很久,甚至不愿再去等校车。
有一天,父亲把梧桐树画了下来,送给了朱莉,这幅画给了朱莉莫大的心理安慰。在这棵树上的朱莉才是她最真实的模样:清醒、勇敢、超脱世俗偏见。即使树消失了,这种精神内核已内化为她的本质,父亲用这幅画让她不要忘却那最真实的自己。
电影的男主角名叫布莱斯,他是朱莉小时候搬过来的邻居。布莱斯总是隐瞒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习惯回避矛盾,这导致他总是把朱莉给惹毛,比如他去找好友倾诉关于朱莉的事情,好友嘲笑朱莉,布莱斯本来想反驳他,却条件反射般的附和了好友,同时朱莉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布莱斯深知反驳会引发争吵甚至决裂,而附和是最简单、最安全的应对方式,尽管这意味着背叛自己的真实感受,去跟随自己不接受的感受。但如果一直这样逃避问题,所有的事情都得不到解决。只有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才能面对自己问题。
电影中,朱莉给布莱斯一家送了自己养的鸡下的蛋,布莱斯一家没有吃,父亲让布莱斯送回去,但布莱斯宁愿把鸡蛋丢掉,也不愿意当面跟朱莉说退还鸡蛋的事。布莱斯不敢面对是因为有着他们家的影响,比如父亲的权威,他怕做错了事情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越是逃避,越是无法面对。最后被发现时也还是有逃避的心理,这也让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远。
最后布莱斯在朱莉家的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树,这棵树对她而言很重要,这个时候布莱斯也愿意去面对朱莉了,他不再逃避,也不怯懦,而是去面对,所以最后他们一起种下这棵树并和好。
在电影中布莱斯的外公切特,自从他妻子去世后就来到布莱斯家里住,但是基本不和家里人说什么话。但自从他看到朱莉在整理自家院子时,切特竟然主动的去跟她交谈,还帮她一起整理院子。布莱斯说自己的外公“他对朱莉一下午说的话都比跟我说的所有话还要多”。外公在朱莉身上看到了他已逝妻子的美好回忆,还有朱莉身上一些他们家没有的优良品质,比如对自然的热爱、对原则的坚持,这正是布莱斯家族所缺乏的。
电影中还有一段朱莉坚持要和爸爸去看望叔叔丹尼的剧情。叔叔丹尼出生时因为脐带绕颈,导致他成为了一个智力缺陷人士,但朱莉爸爸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丹尼叔叔的照顾,反而将其视为他们的一部分。朱莉坚持探望叔叔,是因为她珍视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背后的精神价值,她不再是只从爸爸的话语中了解丹尼叔叔,而是真实的感受和丹尼叔叔相处的感觉,这让她更加理解了父亲对于这个家的付出,家人的关系也愈加亲密。这也呼应了她保护梧桐树、养鸡送鸡蛋的行为逻辑。
朱莉他们一家人对丹尼叔叔的无条件付出和爱,让他们一家人就算生活不富裕,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快乐,而且他们还可以把自己的爱传递和感染周围的邻居和更多的人。
电影里的朱莉与电影《超脱》的女孩梅丽迪斯有着鲜明对比,朱莉尽可能以乐观的角度来看待,虽然也会诉说自己的痛苦,但是朱莉她面对困难时,她没有去责怪别人,并且她很快就能化解掉。而梅丽迪斯则是以负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痛苦。
这部电影给我的启发是,我想做朱莉那样能遇到问题时不去责怪他人,也想做布莱斯最后那样愿意去改变自己,突破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