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电影观后感
周末,观影《南京照相馆》。直到放映结束,灯光亮起,仍有不少观众久久没有起身。
两个多小时,我们看到了,也听到了:
1
胶片的血色记忆呼唤民族觉醒
1937年冬天的南京城,硝烟弥漫,尸横遍野。当侵华日军铁蹄踏破这座千年古都的城门,三十万生灵在六周内惨遭屠戮。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南京照相馆》以独特的视角,将这段中华民族惨痛至极的历史记忆重新带回公众视野。
《南京照相馆》的着手点不同于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的宏大叙事或直白控诉,而是选择了一家小小照相馆作为历史显微镜,通过普通百姓的眼睛见证暴行,用胶片定格真相,用暗房的红灯映照出一个民族的挣扎与希望。电影中阿昌第一次看到显影液中浮现的屠杀画面时,整个人僵住,双手不停颤抖。那些为保存真相而赌上性命的普通人,都在提醒我们:历史从未远去,记忆必须传承。
2
小小照相馆,亦是双重战场
《南京照相馆》的故事是有原型的。还原的是南京大屠杀期间两位中国青年罗瑾和吴旋冒死保存“京字第一号证据”——侵华暴行相册的故事。1938年1月,年仅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本军官送来的胶卷时,意外发现了记录日军屠杀、奸淫、抢劫罪行的照片。冒着生命危险,他偷偷加洗了三十多张,并从中选出部分照片装订成册,在封面画上滴血的心脏和被刺刀穿透的图案,旁边写下一个大大的“耻”字。相册几经辗转,最终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的铁证,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影片将这一真实历史事件和空间隐喻的艺术重构联系在了一起。故事背景设置在名为“吉祥照相馆”的狭小空间里。在这里,既是老金一家和其他避难者的避难所,更是整个南京城的现实缩影;在这里,既是日军表面上制造“亲善”假象的洗印工坊,也是暗地里保存屠杀罪证的抵抗阵地;在这里,相机既是侵略者粉饰太平的工具,也是受害者记录真相的武器;在这里,暗房的红灯既照映了显影盘中的罪恶影像,也代表着黑暗中不灭的民族气节。
3
人性之镜,镜头的镜
影片没有选择直接塑造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而是真实呈现了战争下寻常百姓的恐惧、犹豫和血脉觉醒。每个角色都经历了一场蜕变,从“只想活下去”到“为真相冒险”,这更真实、更有说服力,也更具启示意义。
邮差阿昌蜕变了。初入照相馆,他目光游离,充满恐惧。当老金提议保存罪证底片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抗拒,这种抗拒是乱世中求生的本能。但随着一次次目睹照片中的暴行,内心良知逐渐压倒恐惧。影片通过一系列细节展现这种转变,从最初冲洗照片时的手抖,到偷偷藏起关键底片;从被动执行任务,到主动冒险传递证据。他不再有一丝犹豫。
“老子是拍照片的!”这是老金这个角色的最后一句台词,复杂且深刻。作为一家之主,他起初选择忍辱负重,只为顾全家人性命。但他听到裹在包中的儿子啼哭的瞬间,这位性本温和的父亲爆发了被逼至绝境下的惊人勇气,他念念有词地拿起相机毅然决然朝日军走去。那一刻,相机比枪炮更有杀伤力,他大声呐喊,以命抵抗。
不选胡蝶,只选穆桂英和梁红玉。林毓秀这一角色的深刻性在于心理转变的真实和她身上承载的丰富文化隐喻。影片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民族危机中的精神支撑作用,以及影像作为历史见证的独特价值。她说“我从小学戏,唱的是穆桂英、梁红玉,我懂”,这些文化记忆成为在民族危亡时刻能够激发勇气和信念的精神资源。影片的最后,林毓秀已经从被迫参与制造虚假影像,到主动拍摄日军罪证,这一转变也象征着她从被操纵的客体变成了掌握话语权的主体。
王广海是伦理标本。这个角色的属性耐人寻味。这位翻译官既非全然邪恶,亦非卧底英雄。他为私利放弃过大义,也有关键时刻暗中相助同胞;他表面精明世故,内心也充满对自身选择的绝望。这种灵魂撕裂的对比,带动着影片超越简单善恶评判的思想纵深。
“我们不是朋友,永远不是”。这是阿昌对日军摄影师最后的控诉,好似利刃,穿透敌人虚伪邪恶的人性。看似文质彬彬的伊藤秀夫,终其一生也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仁义礼智信”。他只是万千战争罪犯的缩影,无不体现侵华日军不认罪、只认耻的思想。直到他被长官喷到让自己家族蒙羞,才颤颤巍巍拿起刀想要切腹,在旁人围观下结束自己。最后,依然被不知耻的贴上“光荣牺牲”的“美名”。这些战争罪犯从不考虑自己做事的是非对错,只在意别人眼中的真实反馈和是否能继续活在同族群体的视野里。
4
今日每一帧安宁,都是昨日血色底片的显影
影片结尾处,那些真实历史照片与今日南京盛世的蒙太奇撼动人心。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不仅是对三十万亡灵的祭奠,也是对当代人的无声叩问:我们该如何对待这段历史?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陈中有一段话,即是答案:“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
不管日本承不承认,铁证都在那里,世界的公道都在那里。历史永不会变,但我们已经变了。变得不再恐惧,变得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中国将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义力量。守正义、爱和平、有希望。
严苛来说,在观众高期待、高要求下,《南京照相馆》并非完美无瑕。或许有的角色转变稍显仓促,偶有情节设计存在戏剧化痕迹,但瑕不掩瑜,依然透露着独特的光芒,成功完成了一次对历史的庄重回望。现在,它已走出国门,正在全世界荧幕上播放。
它始终在提醒每个中国人,铭记历史,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