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外壳》观后感
《全金属外壳》与《绿区》是美国战争大片,为诸多影迷军迷所熟悉,但许多人未注意到两者的共性特点:人物都参与了战地新闻采写,也是主线。但两者间也有不同,本文就此简单解读。
《全金属外壳》是著名导演库布里克作品,其所摄恐怖片《闪灵》80年代就为参考片在国内小范围上映,90年代《斯巴达克斯》表现奴隶起义得以全国公映。但1987年拍的纪实风格战争片《全金属外壳》,自然不宜国内上映,更别说他的《大开眼戒》《洛丽塔》了。
《全》突出纪实风格兼有黑色幽默的讽刺,批评战争摧残人性,通过几个美国兵的经历展现从平民到杀人机器的蜕变。但在看似坚硬的“全金属外壳”下,大兵内心仍残留丝丝人性,这也成了上了战场的美国兵内心巨大的困惑与心魔。
抛开此主题不论,本文仅着眼片中人物的军报记者角色:“小丑”(注:片中人物)在完成新兵训练后,没去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岗位,分到军中新闻组,挂少尉军衔为美军军报《星条旗报》作的战时现场报道……
《星条旗报》是张美军办的报纸,纸质报又分欧洲版和亚太版,都在华盛顿出版,经卫星转发欧亚印刷,发行量每天约8千,另有电子网络版。从电影《全金属外壳》《绿区》看美军的战地新闻报道 片中“小丑”与另1记者搭档同行。图右是男主角·小丑,胸前挂个单反135相机(当年都为胶片机·1卷36张),图左同伴也是新闻组记者,胸前两台135单反相机:1台挂机头是小广角镜,1台是中焦镜。相机是日本的尼康。请注意这台Nikon F单反相机,这是尼康当年经典产品,10多年产量百万!其F卡口沿用至今。其取景器很有特点:可平视,还可拆下取景器上端后下视(如图)。时年售价100多美元,为当年专业记者的标配。
小丑首访就搭乘直升机赴越南顺化前线,同机机枪手从机左翼向田间百姓疯狂扫射并大喊“每个逃跑的人就是越共,每个不跑的人更是训练有素的越共…… ” 枪手还向记者说“已杀了150人、50条水牛……”而在这看似凶狠的表象下,却其内心的极度恐惧。随后影片纪实描述了男主角在战场的观感:紧张变态的士兵、被误杀的百姓与婴儿……在死伤多人后,美军分队抓获了已受重伤越南女狙击手,女子丝毫无惧还恳求美军“杀了我”…… 想想,这是何等的勇气与仇恨?而在现场被震撼的美国士兵,却并不明白自己在为谁而战。
该片导演库布里克的电影常以角度新颖,智慧不落俗套,暗藏冷酷讥讽为人喜爱。这部《全》是一部80年代战争题材的经典作品。
下面再说电影《绿色地带》(注:也称《绿区》),这是由大导演格林格拉斯与大牌影明星马特·达蒙合作的又一成功作品。他俩此前成功之作是《谍影重重》。马特达蒙在片中扮演美陆军第85师一作战分队的尉官米勒。此人既有坚定理念,能为原则与上司翻脸,也不乏世故圆滑。故他能在复杂多变的现场解决了诸多常人看似不可思议的难题。
上图即为电影《绿区》镜头中的总统府·共和国宫。所谓“绿区”是伊战时多国联军在伊拉克巴格达以此为中心划定的10平方公里“安全区”,联军诸多机构就设于此。
要特别得说明的是:这故事绝非书斋里出来的创意,是源自真人真事。原作是《华盛顿邮报》驻巴格达记者拉古夫·德拉斯卡兰的畅销小说《伊拉克绿色地带深处》,既纪实,又具浓厚的政治色彩。战时英联军各单位指挥部多设在绿区,来自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集中在此“抢新闻”(见图)。这些国际大新闻社绝不会满足官方新闻发布和统发稿。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谁家没独家信息或独门绝技就无异在找死。上图为影片中《华盛顿邮报》女记者在“绿区”里向五角大楼特情局高官询问相关信息。提及到《华盛顿邮报》,就必须说一下1972年该报两青年记者报道水门事件,此事件迫使时任尼克松总统辞职避免弹劾。此事件在1976年被拍成传记片《总统班底》而获多项大奖。萨达姆豪华的共和国宫成为了美英联军各重要机构的办公地,图中女记者紧随五角大楼特情高官了解实时战况从电影《全金属外壳》《绿区》看美军的战地新闻报道 图中所说美陆军85师并非王牌部队,而是支常驻美国本土伊利诺伊洲的轻装·预备役部队。所以影片中,美军王牌三角洲特战队对85师小分队官兵非常无礼!图右美军尉官由马特达蒙扮演,马特达蒙是美国超一线演员,拍片身价3千万美元!
《绿区》剧情以伊战后美军寻找伊国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主线,在影片凌厉的纪实镜头中,故事在令人晕眩的复杂环境中快速推进。准尉米勒在任务中凭借敏锐感觉发现指导任务的情报多疑点。在他与五角大楼特情局高官多轮斗勇斗智后,真相浮现,政客阴谋被披露:所谓伊国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是政客为一自之私而捏造出来的假情报。
当然,如此真相,仍只是某方政治利益的幌子。那个国防部特情高官也不过是个为更高决策层开脱罪责的替罪羊。
此外该片另一重要看点是:在米勒为披露真相的过程中,《华盛顿邮报》战地女记者虽没能给米勒以直接帮助,但有着强烈的外部刺激和正向激励。同时,她作为一媒体符号的存在,对五角大楼特情高官也具有压制性影响。
图为影片中米勒正将自己撰写的‘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之调查报告(或称新闻调查)发送上网,披露所谓“藏匿武器”完全是华盛顿政客为发起战争而杜撰出来的。
该片中抨击与反思白宫与五角大楼顶层相关决策的批评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这两部电影中表现战地新闻采写的情节中看到,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即便是最特殊的战地新闻报道采写过程也与80年代截然不同了。《绿区》中,当身处战场的米勒意识到得要自己披露信息时,其现场的“身位”优势,即刻就能碾压《华盛顿邮报》王牌记者的职能优势。
而这还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上。15年后的今天,正是网络自媒体蓬勃兴起之时,传统专业媒体在发布渠道、技能观念上更是面临全方位的严峻挑战!这些都值得在今天媒体专业岗位上的人士认真思考和对待。
所以,日后在你遇到你的“米勒”时,你是准备日后写出你的畅销小说《伊拉克绿色地带深处》呢?还是写出你的视场下即时新闻作品?
后记:在新冠疫情期间,宅家时间多,何以消遣?看电影成为了最好的学习与娱乐活动之一。期间笔者看了以下这些电影有(包括复习):
英国摄制宫廷剧《西班牙公主》(2019年底上映· 电视连续剧·6集。其班底多为《唐顿庄园》演职员)、英国电影《鸠占鹊巢》、《 伊丽莎白:黄金时代1-2》
美国著名导演库布里克执导的《闪灵》(恐怖片)、《全金属外壳》(战争片)《大开眼界》(大幅删节版),美国故事片《绿色地带》《U-571》《红色风暴》《勇者行动》
美国最新电影《爱尔兰人》(描写美国黑帮故事 2019年奥斯卡奖入圈影片)、
国产片有:陈凯歌《霸王别姬》、黄建新《轮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