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当《南京照相馆》影片放映结束后,电影院里的观众们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愤慨万千,而我的感觉像被冰锥扎进心里,初时只觉寒意彻骨,发现时痛已经蔓延到每寸神经。虽然早已有预期,从开场到结束,我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没有发现这种呼吸的压抑感压到后脑勺的角落里,走出影院的那一刻,脚步像被铅块坠着,胸腔里翻涌的不是寻常观影后的感慨,而是一种尖锐到几乎要撕裂神经的痛。
南京,这座矗立在长江之畔的古城,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每一块砖瓦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明孝陵、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玄武湖、牛首山、雨花台……从远古先民的聚居地到六朝古都的繁华,从明清时期的政治重心到近代中国的风云舞台,南京的历史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与蜕变。
不幸的是,就是这样一座历史古城,在1937年12月13日沦为了地狱,深深的烙印在我们每个国人的心里。电影是从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的店铺开始的,一开始被迫为恶魔记录着所谓的“功勋与荣誉”,最终让这滔天罪行的底片曝光于全世界,这无声的抗争,却承载着千钧的正义。然而,伴随着电影画面更刺骨的疼痛瞬间像我的内心袭来:襁褓中的婴儿,因啼哭被日寇无情地、重重地摔下,那坠地声轰鸣着我的大脑……作为一个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那对于自己孩子的生命陨落的绝望,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条鲜活、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消失。
而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不仅如此,孙中山先生的雕像被日寇用铁链无情的推倒;我们的同胞,无论是平民百姓、妇女儿童、放下武器的军人,只要是中国人,被成排驱赶,用机枪对他们进行无差别扫射;我们的姐妹,在屈辱与绝望中被野兽轮番蹂躏;孩子的胸膛被日本人用刺刀刺穿挑起……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是电影对我们遇难同胞遇难前后的镜头,满头白发的老人,本该儿孙满堂、安享晚年,转眼间却家破人亡;郎才女貌的的新婚夫妻,丈夫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日寇蹂躏;意气风发的学生,遇难前想象着学成归来将自己一身才华报效国家,转眼间却躺在冰冷的秦淮河里……我无法想象那时的他们每个人在被日寇杀害前有多么绝望,他们每个人的愿望很简单,我想活着,为了我的家人我要活着,我要为我的父母养老送终,我要让我的妻子过上安全幸福的生活,我要让我的孩子能够健康的长大,为什么要伤害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但最后,日本侵略者还是没能放过我们的同胞,毫无人道的将我们的六朝古都,那个金陵城,那个中华民国的国都,化为人间炼狱。何等的惨绝人寰!何等罄竹难书!
我深感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深刻的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他们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拼出来的,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的来时路,更没有理由不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来报效国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传承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我想引用并改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内容来激励我们当代青年:“我雄武兮中华强!我雄武兮天下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