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当《南京照相馆》中那台沉默的相机于历史的血泊中定格下战火里的微光,我坐在影院里,心绪却穿梭回幼儿园的日常:孩子们稚嫩的声音,纯粹的眼神,以及他们如白纸般未染尘埃的心灵。那一刻,电影中每一帧光影与幼儿园里每一张纯真的脸重叠起来——历史真相与未来希望,在此时此地骤然交汇。
那间风雨飘摇的照相馆,本身便是乱世中一座守护记忆的灯塔。当主人公在危难之际奋力保存下那些承载着真实与尊严的底片时,那小心翼翼的姿态,像极了我们幼教工作者守护孩童精神世界的姿态。我们呵护的不也是“底片”吗?只是那底片是孩子们澄澈心灵对世界的初次感知与信任。我们守护他们免受过早的惊扰与伤害,正如照相馆守护那些不可磨灭的真实——保护生命初绽时那份对世界天然的信任,恰是我们最神圣的职责之一。
照相馆所坚守的,不只是影像,更是历史本身。影片中那些在方寸之间顽强存留的历史见证,映照出我们幼儿教育中那层难以回避的命题:如何为孩子们讲述历史?幼儿园里历史教育并非要他们直面深渊的残酷,而重在培植对“真实”的敬畏。我们通过讲述“过去”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安全距离中初识世界曾有过的伤痕,让“和平”二字从抽象口号渐渐化为可感可触的珍贵。当孩子指着图画书中象征和平的鸽子认真诉说“它代表安宁”时,我们便知道,那些历史显影液已开始在他们幼小心灵中发生作用。
电影最深处,是照相馆于绝望中透出的微光——它最终指向的,并非对毁灭的恐惧,而是对生命本身不可扑灭的信念。这恰是幼儿教育的根本使命:我们种下的每一粒种子,都指向着未来。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画下的每一笔色彩、分享的每一个微笑、共同完成的每一次合作,皆是微小却真实的“和平练习”。我们教他们理解情绪,学习共情,尊重差异,这些细碎日常中的温柔构建,正是和平大厦最基础也最坚韧的砖石。
走出影院,再回望幼儿园里那些跳跃的、充满生机的身影,我更深切领悟到:我们每位幼教工作者,不正是孩子们生命相册中至关重要的“显影师”吗?我们以耐心为药水,以专业为温度,以爱为时间,小心守护着那些珍贵底片,让真实、勇气与和平的影像,最终在孩子们的生命画布上清晰浮现。
当孩子用蜡笔画下全家福时,那歪斜的线条里流淌的,正是我们用历史显影液定影的和平基因。幼儿园无大事,却处处是大事:每个小小的拥抱,每一次冲突后的和解,每颗被珍视的童心——这些微小的光点,终将汇成我们无法想象的浩瀚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