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刻的出发点
《独行月球》观后感
首先还是要申明一句:我很少写影评,因为没有专业知识,写出来的很大概率是个笑话,就像很多10年、20年未进课堂还在编“某某标准”的人写出来的也多半是笑话一样。但是有感于中,不发不爽,所以各位就当笑话看看吧。
从整体来看,我觉得遗憾多于成就。
这部影片有诸多创新元素,例如一上来先让地球完蛋一次;或者弄一个袋鼠陪着独孤月在月亮上熬日子;每逢重大情节转折,往往以逗乐的失败告终等。
关于逗乐,网上的评论颇有不满,我倒认为,逗乐不是问题,逗乐搞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反而是种艺术。逗乐逗得不好,观众不吃这套,可能是个遗憾,但艺术的成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如果相信这是条路,那就下决心走下去。作为观众,我们不能要求花50块钱就一定得看到侯宝林那种级别的逗乐,别忘了,德云社一次还得好几百呢。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支持并期待沈腾等演员在这条路上精益求精,走出自己逗乐的特色来。
但在这之前,演员和制片方总还得面临一些指责声。
撇去逗乐不谈,本片在情节之梗概上,很明显“借鉴”了《火星救援》和《绝世天劫》。这没什么可展开的,只能说,中国的科幻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吧。
但这并不是最大的败笔。
看过影片的朋友请思考一下:独孤月在月球上坚持了一年多,支撑其回归地球的内在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为关键,它直接揭示了本片作为电影艺术表现了何种层次,何种深度的人性内涵。
当我在欣赏《火星救援》的时候,我几乎全程都在思考这一点。是主角乐观开朗的精神吗?是必要的科学知识吗?还是人与人的精诚合作?都是,但都不全面。演员用自己完美的表演,将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人在绝境之中所迸发出的生命的顽强、自信与优雅。
这里并没有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或者最突出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凝集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展现给观众。(在影评中总结出这一点是容易的,但概括性的总结完全不能体现影片的魅力,我们仍然要直面演员的演出才能切实地感受其表现。)
然而,当我们在观看《独行月球》的时候,就会发现,《火星救援》中的一切因素,在本片中也都找得到痕迹,但观众要回答这个问题却容易多了:支撑独孤月回家的动力,就是他对女主角的爱情——就是这么简单。而这个爱情,还是一种一见钟情式的自我陶醉,并没有经过饱含人生幸福与疾苦的生活积淀。美则美矣,真或真矣,好则未好。
作为一个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的力量,太单薄了。
作为一个科幻电影,科学和幻想的力量,也太单薄了。
但要说这是制片方的问题,也是不公平的。中国有没有足够多的观众来形成能为《火星救援》鼓掌的市场呢?商业化运作,不但对资方和演员,更对观众提出了极高的时代要求,在市场整体的鉴赏仍然停留在赞美及批判浅层次“搞笑”,或者充其量只能为《战狼》这一类“拳脚爱国主义”群HIGH一下的水平上时,我们就没有资格去指责什么。
我自问只是一个能看看《复仇者联盟》《蝙蝠侠大战超人》这种片子的人,每年进影院不超过两次,但我也已经发现,在发达国家的制作者的心目中,爱情早已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突出的因素,那里的导演、演员和观众早已将目光投向更深刻、更高远的地方。《楚门的世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星际穿越》《降临》《超体》这种层级的片子,的确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GDP超英赶美,确实是太表面了,太浅层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数字,是级别。
《独行月球》并非没有机会,给我最深印象的一个细节是:当独孤月意识到之前“来自地球的信息”只是电线接触不良导致的错觉时,影片用一种我能理解的手段表现了主角的绝望。这种绝望的情绪,恰恰指向了一个值得思索和表现的问题:当生命只剩下孤独时,它还有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和价值?可惜,后面的情节再度滑入我们所熟悉的人类大团结和“搞笑”的轨道。
但是,总算找到了一个出发点吧,接着,希望有电影从此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