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观后感
年后看了《哪吒2》就爱上了看电影,一直想看《唐探1900》,儿子说不敢看,看了睡不着觉。
没想到我们朗诵协会组织了这次观影活动,真好是我想看的电影,真的太及时了,无比的感恩。
看完后,我特别感动,分享三个感悟:
1)落后就要挨打
我深刻的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唐人街的存在随时面临被取消的危险,白老板虽然竭尽全力,却依然未能保住自己的儿子,这一幕令人心痛。
作为家长,失去自己的孩子,那一定是心在滴血。
清朝派出的官员远赴他乡捉拿嫌犯,最终却未能回国,岳云鹏拉住王宝强大腿,说出的那句“救中国”让我泪奔了。
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中国的缩影。
国家的弱小,让每一个个体都背负着沉重的命运,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唯有自强不息,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现在已经不是拿枪打仗的时代了,现在拼的是科技,今年我们的新秀Deepseek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我们挺过来了。
这就是科技强大的力量。
今年春晚上台演出的机器人,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因为这个机器人太优秀了,更是发明人王兴兴太优秀了。
就连马斯克都赞不绝口。
科技发达了,别人才会对我们刮目相看。看了这个电影,我也经常和儿子讲王兴兴和机器人的故事,激励儿子要好好学习。
2)英语的重要性
影片中英语的使用频率很高,凸显了语言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清朝官员因不懂英语,初到异国便闹出笑话,尴尬的场景让人忍俊不禁,却也发人深省。
而白老板在关键时刻用英语为所有华人发声,那份铿锵有力的辩论令人震撼。
尽管故事发生在清朝,但如今的中国早已走向世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依然是普通人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掌握英语不仅是为了沟通,更是为了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学好英语,都是个加分项。
目前中国的顶尖科技人员发表重要论文,第一版依然是英文版。
既然英语这么重要,什么时候学最合适呢?
3)母语的习得与语言学习的黄金期
影片中的王宝强角色从小失去父母,被印第安人收养,尽管在异族环境中长大,他依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这充分说明了母语习得的重要性。
0-6岁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这个阶段掌握的语言会深深扎根于大脑,伴随一生。
这不仅适用于母语,也适用于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包括英语。
很多妈妈都希望孩子学习好,学习轻松,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孩子就要为家长的认知买单。
这个买单通常不是金钱,而是付出更多宝贵的时间去拼命的亡羊补牢。
比如,0-6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期,但是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其实我以前也不知道。
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给他报了英语外教课,上了一节课,我觉得儿子像被定住了一样,完全跟不上,也听不懂,我就自作聪明的把学费退了。
其实零基础报外教课也不是很合适。但是我真的错过了儿子的语言黄金期呀。
现在已经12岁,六年级了,时间越来越宝贵,却依然每天拿出一两个小时去补英语以前欠下的债。
还好现在遇到了一个非常得力的工具,半年的时间,孩子英语从69分提升到上学期末的97分,否则我可能都要焦虑的不行了。
如果以前我懂这个底层逻辑的话,孩子会轻松很多呀。因为孩子越小时间越多呀,作业相对也少多了,而且小孩儿也更好忽悠,你给他递什么,他基本上就看什么。
现在我儿子都六年级了,可是每天都要斗智斗勇了。
所以呀,家里还有0-6岁小孩儿的,一定要重视呀,这个阶段学一门外语就和玩一样的,真的很轻松,而且一旦学会基本上不会忘记。
你是不是也觉得小孩子记性很好呀?
4)总结:
《唐探1900》不仅是一部悬疑推理片,更是一部充满历史反思和文化探讨的作品。
它通过个体的命运折射出国家的兴衰,通过语言的障碍与突破展现了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影片提醒我们,唯有自强不息、开放包容,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脚跟。
同时,它也让我们意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