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800字

《闻香识女人》观后感900字

发表于2025-09-16 09:51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闻香识女人》观后感


昨天再看了一遍经典电影《闻香识女人》,除了喜欢阿尔 · 帕西诺,想再感受一次人性底色的洗礼。

初次听到《闻香识女人》这个名字,很容易误以为是部浪漫爱情片 —— 直到看完电影,才明白这名字背后藏着的,是比爱情更厚重的人生底色。

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弗兰克中校,一个失明、暴躁却又无比清醒的退伍军官,用一场充满张力的故事,把 “正直”“勇气” 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词,重新刻进了观众心里。

电影里最让人震撼的,不是弗兰克那段惊艳的探戈,也不是他与查理的公路冒险,而是结尾在博德学院礼堂的那场演讲。

面对校方对查理 “举报同学恶作剧” 的施压,弗兰克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向讲台,声音铿锵有力:“正直、勇气,这才是领袖的要件。”

他戳破了校园里 “明哲保身” 的虚伪,为坚守原则的查理辩护,也为所有 “不敢坚持正确” 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

这段话让我想起最近两年接触的咨询机构对领导力的调研结果:卓越的领导者,最先被提及的特质从来不是 “能力出众”“野心勃勃”,而是 “正直、诚信、真诚、勇于担当”。

原来不管是电影里虚构的校园场景,还是现实中复杂的商业世界,对 “好领袖” 的评判标准,竟如此一致。

这或许就是 “普世价值观” 的魔力 —— 它不分西方与东方,不管是荧幕里的故事,还是生活中的选择,那些能让人信服、让人追随的品质,始终围绕着最朴素的 “真诚” 与 “坚守”。

有人说 “普世” 是个被说滥了的词,可正因为说得太多,践行的人太少,才更需要被反复提起。

我们身处的社会像个巨大的染缸,每天都在被各种声音裹挟:有人说 “低头才能走得远”,有人说 “灵活变通才是生存法则”,久而久之,我们慢慢习惯了 “随大流”,把 “大家都这么做” 当成了 “对的选择”,却忘了问自己:最初相信的那些东西,还在吗?

就像电影里的查理,面对 “举报同学就能获得保送资格” 的诱惑,他明明知道 “沉默” 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却始终没说出同伴的名字。这份 “不妥协”,不是不懂权衡利弊,而是清楚 “有些底线不能破”。

反观我们身边,多少人在 “利益” 与 “原则” 的博弈中,一步步退了步:为了业绩虚报数据,为了人情违背规则,为了安稳放弃初心 —— 不是不知道这样不对,而是 “大家都这样” 的氛围,慢慢磨掉了我们 “说不” 的勇气。

而《闻香识女人》这类经典电影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时不时给我们一场 “心灵洗礼”。

当我们看弗兰克为查理据理力争时,会想起自己也曾有过 “坚守原则” 的时刻;当我们听他说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太他妈难了” 时,会突然读懂 “坚持正确” 的不易。

这些电影不是在教我们 “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提醒我们:即便生活复杂,也别弄丢了那个 “知道什么是对的” 的自己。

文化的力量,从来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这些藏在故事里的价值观,悄悄住进我们心里。就像 “不忘初心” 这四个字,我们常挂在嘴边,可真正能做到的人,都需要一份 “对抗世俗” 的勇气。

而《闻香识女人》告诉我们:这份勇气,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也许只是在别人都选择妥协时,你选择 “再坚持一下”;在别人都追求利益时,你选择 “先守住底线”。

电影落幕时,弗兰克的眼睛依然看不见,但他心里的光,却照亮了整个礼堂。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都需要这样一束光 —— 它来自那些经典的故事,来自我们对 “正直”“勇气” 的坚守,更来自我们始终记得:不管走多远,都别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毕竟,能定义我们人生的,从来不是 “我们做了多少聪明的选择”,而是 “我们守住了多少该守的东西”。
返回观后感8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血战台儿庄》影评900字
  • 下一篇:《731》观后感8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