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日本动画片
这几天抓时间补课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
在几次参加教育活动中,以及在群里讨论教育问题时,常有专家学者引用这部动画片来说明问题。而我,看过一些日本动画片,如小时候看的《铁臂阿童木》,现在带着孩子们看的《棋魂》等。可能是自己对篮球没什么爱好吧,《灌篮高手》一直遗漏了。
印象中,日本动画片都是奶声奶气的可爱声音,和夸张写意的动作表情,以及些许的励志情怀。这部动画片也不例外。
先说一个担心:我赞成抵制日货。但如果我对日本动画片有较高的正面评价的话,希望不要有人骂我是汉奸、卖国贼。
我还不够资格。
2打架解决还是思想教育?
看开始二十多集,感觉故事比较有意思。但当故事发展到第27集《我想打篮球》时,急转直下的情节,让我不止一次热泪盈眶甚至泪流满面。
优秀篮球运动员三井寿因受伤产生心理变态,自己不能打篮球,就要想方设法阻止学校篮球队参加比赛。于是带着社会上的不良集团来湘北中学捣乱,目的就是逼得篮球队解散。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流川枫、樱木花道、宫城良田等人奋起反击,将三井寿和社会不良人员打败。而当三井寿的真实过往被木暮公延一一曝光,尤其当安西教练进入球场,三井寿双膝跪地说出“我想打篮球”时,我突然间泪流满面。
这种因爱生恨的例子,有很多心理学道理在内,《自卑与超越》中有好多讲解。如何解决这种案例,本片给了一定启示。
如果没有这一场尖锐残暴而又荡气回肠的打斗,仅仅凭思想教育,三井寿的心理扭转、杜绝校外不良势力的侵害、篮球队的斗志激发,是否会有如此好的效果?有些事情,是不是应该尝试让学生自己处理才是更好的解决之道?
如果像开始那样因为担心被取消比赛资格而一味忍让,如果不是樱木花道最终忍无可忍出手打败了不良帮派的领头人铁男,除不在场的队长赤木刚宪外,所有队员都会重伤,也就无法再参加比赛了。设想,如果为了避免暴力而是安排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对不良帮派的青年们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结果会如何?
樱花木道的打架能力影响了整个事件,它告诉我们:好人必须强大!
3中学生是否可以爱慕异性?
对于少男少女们之间的那种好感,或者说朦朦胧胧的爱情,究竟应该怎么看待?
从人的自然发展角度看,进入中学的少男少女,已经对异性产生了明显的兴趣。女孩喜欢优秀的男孩,男孩喜欢优秀的女孩,是天经地义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日本的电影、电视中似乎从来不回避这种现象,甚至当成重要线索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是不是在宣扬不健康的、负能量的东西?
我看到的,日本影片中,少男少女的爱慕之情,很多都成为促成人物努力提升自己、积极向上的动力。比如本片中樱花木道对赤木晴子的爱慕之情。这种感情,让我们眼中学习成绩不佳而且爱打架的“问题学生”樱花木道,最终通过篮球变成了学生中的明星偶像。
而我们把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定义为“早恋”,以“纪律”方式“禁止”,究竟是对是错?以前不光是中学,就是大学都是禁止在校生恋爱的,甚至正常接触都会被纪律所不容。(近年来有变化,听说都允许大学生结婚了。)
回到话题:怎样才能让更多女孩的目光集中在你身上?那就是:变得更加优秀!
我认为:只有每个人都向往优秀,努力优秀,成为优秀,团队才能更优秀,国家才能更强大!
4应试教育是必经之路吗?
谈到应试教育,很多人无奈,很多人为之辩护。而辩护最终还是归结到:无奈。坐在教室里为考试奋斗,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成长,很难在温室中达成。只有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拼到弹尽粮绝,一次次被按在地板上蹂躏,才会让肉体和心灵真正成长起来。
而这种经历,再科学的试卷都无法检测出来,更不要说垃圾试卷。再煽情的讲课都无法教给学生,更不用说听到昏昏欲睡、烦到心力交瘁也要听下去的说教。
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强扭经常会扭断根系,让秧苗失去营养供给,慢慢枯萎。
这让我再次想到了一段短视频:日本幼儿园的一节体能课。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选拔可能只是其中比较轻的功能,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让教育更尊重自然规律,让孩子健康成长,或许才是教育真正该干的事情。
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就像牺牲环境求增长,当造成的不良结果显露出来时,将让我们即使付出无数倍的代价,依然无法挽回。只能无限期的追悔莫及。
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灌篮高手》,果然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