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评说

《潜伏》电视剧观后感

发表于2025-05-07 09:0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潜伏》电视剧观后感



选   择



三七年加入青浦培训班的余则成,在抗战期间,只是军统的一个外围谍报成员,他工作上的前辈吕宗方是共产党,和他谈恋爱的未婚妻左蓝也是共产党。



吕宗方身份暴露后被马奎枪杀,余则成独自成功刺杀李海丰,随后又被军统南京站指派,协助军统高官进行私货交易,了解到国民党高层的腐败,于是在受重伤后决定投共。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莫过于国共两党,余则成做出了非此即彼的选择。



在共产党高层谍报官员的安排下,余则成被当作一颗冷子,从此被组织安插到国民党军统内部,开启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潜伏任务。



九死一生的余则成,回到军统总部接受嘉奖之后,面对戴老板的询问:接下来你有什么想法?余则成知道唯一的标准答案就是:愿为党国效力,听从长官安排!



其实戴老板问他只是一个姿态,就像过去送客时端起的茶杯,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想喝茶。余则成的回答,自然是令戴老板满意的,最后余则成被戴笠安排到了军统天津站,并不忘强调余则成是自己的人。



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



这句话是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说的,吴敬中是余则成在青浦培训班的老师,作为站长他当然不希望余则成是戴老板派到天津的钉子,所以也免不了要和余则成打打人情牌。



余则成当然清楚,要想很好的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必须要和站长搞好关系。其实是不是自己人?赌咒发誓表决心都是没用的,大家都是成年人,谁也不可能相信小孩子的那一套把戏。



这种事情在水浒里的例子,说的好听点,就是要纳一个投名状,说的直白点,就是去干一票杀人越货的勾当。军统天津站虽说不是梁山泊,但要取得站长的信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余则成的对策,就是帮站长敛财。抗战胜利了,对那些富豪最好的敲诈方式,就是给他们准备一个汉奸的标签,要想剔除这个标签,那就得意思意思,小意思还不行,必须让站长觉得很有意思。



余则成帮站长敛财,站长也是要给余则成回扣的,这叫利益捆绑,这样做的好处还包括,余则成通过示弱与站长,和站长真正成为一根绳上的蚂蚱,才能够让站长放下戒心。



虽说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可过于讲人情的政治也是一种束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大量的精力放到对人情的投入上,想要干成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谓做事先做人,这其实是个悖论,因为对人情的过于相信,其实就是对规则的漠视。



扮猪吃老虎



余则成在天津站的内斗中,之所以能够远离漩涡轻松应对,主要源于他扮猪吃老虎的决策,他的少校军衔与行动队长马奎的中校,情报处长陆桥山的上校相比,显然缺乏竞争实力。



但余则成有余则成的优势,行动队长马奎曾是毛人凤的侍卫长,情报处长陆桥山既是郑介民的同乡,而且二人还有师生关系,只有余则成是靠剌杀叛徒李海丰,实现草根逆袭,这也是站长放心让余帮助自己敛财的原因之一。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陆、马二人虽有深厚背景,但充其量只能在犯事时有些保障,但让站长忌惮,这本身就不是好事,要知道吴敬中能做军统天津站的站长,上面也是有人的。



余则成后来之所以能顺利晋升为中校,也是在内部存在互斗的前提下,与吴敬中把升官的机会送给余则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原因,不然余则成就是累死,想晋升中校也是没戏。



不过成功当上天津副站长的余则成,在后来与李涯的周旋中,明显缺少了以往腾挪的空间,好在廖三民绝境之下孤注一掷,抱着李涯从楼上摔下,总算是同归于尽,帮余则成排除了最为致命的威胁。



相信和愿意相信



军统天津站最先倒霉的要数行动队长马奎,作为行动队长,马奎可谓心狠手辣,杀伐果断从不拖泥带水,有着较强的执行力。不过也因此过于偏执,往往谋划不周,想当然的风格使自己陷入困境。



余则成的一招移花接木,就是成功的利用了陆桥山与马奎的矛盾,加上马奎立功心切,急于为自己洗脱工作上的失误,使得余则成不动声色地就完成了嫁祸马奎的计谋。



说起来吴站长和陆处长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之所以让这俩能心往一处想,把“峨眉峰”的名号安在马奎的头上,主要是这样做符合他俩各自的利益盘算。



俗话说会吵架的,吵一个;不会吵架的,吵一群。活该倒霉的马奎,做事没有个程序步骤,也不顾及个轻重缓急。他既要和陆处长争副站长,又想背后整站长的黑材料,这种既要又要,偏偏能力又赶不上野心,才造成了他最终的悲剧。



干掉马奎,对于陆处长来说,少了一个竞争副站长的对手;对于站长来说,解除了调查自己贪腐的威胁;对于余则成来说,既替吕宗方和左蓝报了仇,又减轻了上级对自己的怀疑。一个人混到了马奎这样的地步,不是简单的愚蠢就能够形容的。



信任是一种滑稽的好感



潜伏的余则成虽然成功嫁祸了马奎,但接下来的挑战难度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难了。正所谓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在延安潜伏暴露的李涯,回天津后接替了马奎的行动队长一职。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怀疑的焦距对准了站长身边的大红人余则成。用站长吴敬中的话说:信任是一种滑稽的好感。很明显李涯对余则成缺乏这种好感,因为他在马奎这件事上,没有陆处长和吴站长的利益盘算,不存在愿意相信一说。



站长虽然舍不得余则成这个顺手的白手套,但也想让李涯试试,一来测试一下李涯的工作能力,二来查查以后用着更放心。不过也并不是没有限度的,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是最后一次。



结果李涯的如意算盘,被马奎的回马枪给毁了,左蓝和马奎的意外死亡,使得李涯仅有的一点线索,也从此断了。尽管李涯凭着职业敏感,对余则成的怀疑并未消失,但苦于手头没有证据,也只能做罢。



相对于马奎的莽撞,陆桥山的势力,站长的圆滑,余则成的谨小慎微,李涯不仅有着坚定的信仰,对党国忠诚,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而且足够专业,有着坚持信念和追求理想的激情,是余则成最大的威胁。



与站长膨胀的私欲相比,李涯的理想是让孩子们能过上好日子。可惜的是,像李涯这样把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的人,却因为生不逢时,被陆桥山以小人之心算计,被内鬼余则成泄密,导致他在军统天津站的工作屡屡受挫。



效忠党国首先要效忠长官



这是余则成信誓旦旦对站长吴敬忠说过的话,可事实上余则成既不忠于党国也不忠于长官。这说明一个问题,凡是口头强调的东西,恰恰是最缺乏的。李涯在效忠党国上虽说无可质疑,但对于站长来说,天津站最合他心意的还得是余则成。



可效忠党国的李涯,在天津站却不为陆桥山所容,李涯对待工作的谨慎态度,在陆处长眼里就是独占情报资源,李涯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被看作是急功近利风头太盛。



可李涯毕竟不是马奎,心思缜密的他,很快就发现了陆处长在不断地给自己挖坑,于是略施小计,就把陆处长的吃里扒外抓了个现行,站长得知后暴跳如雷,对于站长来说,是否效忠党国还在其次,但决不容忍下属对自己的背判。



还是余则成向站长讲明了厉害关系,让站长觉得关键时刻能替自己着想的还数余则成,这样的人提为副站长,才能为自己分忧。有着最强竞争实力的陆桥山被迫离开天津站,而锋芒内敛的余则成,成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受益者,身兼数职的李涯,尽管鞠躬尽瘁可仍旧升职无望,成为了吴敬中口中“硕果仅存的蠢蛋”。



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乱世就是舞台



说这话的是余则成的新邻居,中统特务谢若林,虽然他也有着特务必备的敏锐观察力,和出色的执行力。但他和李涯、余则成,明显不是同一类人,他对国共两党都嗤之以鼻,不相信任何主义和信仰,内心只信奉“生存主义”,认为在乱世中只有抓住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生存。



谢若林凭着职业敏感和收买的情报,判断出余则成就是共产党在军统的卧底,可利欲熏心的他,一心只想和余则成交换情报,结果被余则成将对自己不利的情报偷回并销毁。



余则成的这个行为,事实上坐实了谢若林对他共党卧底的猜测。谢若林还把这个要命的情报,分享给了李涯,勾起了李涯对余则成的兴趣,只是知道结果没有证据也是枉然,何况站长警告过他,不要再怀疑余则成。



要说敏感,谁也比不过做鬼的人。余则成这个天津站的内鬼,很快就发现自己被李涯盯上了,虽说他从来都是谨小慎微,就连每一个表情,都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展现。但他的假老婆,游击队长出身的翠萍,却是他最大的软肋。



真真假假余则成



余则成的老婆是假的,但余则成对他身边女人的感情都是真的,从左蓝到晚秋,甚至对翠萍流露的都是真感情。职业因素的原因,使得余则成将伪装养成一种习惯。唯独在个人情感上面,不希望被欺骗。



余则成在天津和左蓝接头时,甚至问过左蓝,当年和自己谈恋爱,究竟是为了策反他,还是真的爱他?可见余则成对个人情感还是挺在乎的。



一个人做到全真很难,但一个人做到全假照样也不容易,否则他就不是人,而是行尸走肉,但行尸走肉肯定是不够格当特务做卧底的,所以只能是遇事表面上纹丝不动,内心里万马奔腾。



个人情感对于余则成来说,就成了唯一真的流露。所以面对死去的左蓝他痛苦万分;当罗掌柜为了余则成的安全,准备除掉晩秋时,被他百般劝说;当翠萍提出和他真结婚时,他犹豫再三,因为理智告诉他,这对于翠萍来说,未必会是一个好的结果。



事实上余则成最终没能回归翠萍向往的正常生活,而是去了台湾继续潜伏,这次配合他的搭档,又变成了晚秋,只留下翠萍和孩子,孤儿寡母在大山深处引颈遥望。



结   语



余则成在天津的工作,属于全新的开始,军统天津站也是《潜伏》这部剧的主要场景,军统天津站从堡垒到筛子,和余则成有一定的关系,但从整个大局看,余则成只是筛子其中的一个眼。



用郭德纲的话说,余则成的卧底成功,除了组织配合,全靠同行衬托。军统天津站的内斗,只是全国内斗的一部分,而总部并不关心谁死谁活,总部关心的永远只是局面。



国共两党时而合作、时而互斗,谈谈打打早已是家常便饭,但他们都看重局面,都懂得大局为重,只是很多时候的大局,需要靠欺骗支撑,用吴敬中的话说:再这么骗下去,就是骗自己。



面对危局,吴敬中的应对是什么?是党国?还是主义?他知道,那些都是忽悠人的玩意,要想活着,必须早看破早解脱,斗来斗去只会沦为大局中的棋子。
返回影视剧评说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电视剧我的后半生观后感
  • 下一篇:电视剧《无尽的尽头》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