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完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又或者看完一本书,我都喜欢上网重新搜一搜有关的资料。当然我在看前也会去搜,只是看前与看后去搜,得到的感悟是不同的。
《天与地》这部电视剧我看前能搜,看后却搜不了了,因为它播到快结局时被禁播了,网上关于这部电视剧的资料已经被删除掉了。我是从一位香港网民那里得来的资源,才能幸运并大胆地看完了全集。
促使我看《天与地》并不是因为禁播之后的好奇,而是因为《金枝欲孽》,我喜欢上这位监制和这位编剧,他们分别是戚其义和周旭明。两人的合作总能擦出新火花,让人耳目一新,所制作的电视剧虽然收视率偏低,但口碑好,网上有不少的观众,更重要的是剧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地方。《天与地》更不例外。
先说戚监制的功劳吧!小说追求文字的优美,电视剧则追求画面美,戚监制可花了不少功夫。我特喜欢《金枝欲孽》中放广告前的十几秒间奏了,戚监制采用了连续的长镜头,把五个女人,三个男人的感情一一诉尽,我曾一度在问:“戚监制是如何想到的呢?”
虽然有这样的成就,但他又怎么会就这样满足了呢?他的《天与地》更甚,更有视觉冲击力,连续的长镜头用得也非常多,但这不再是重点,而是利用镜头的切换达到与剧情画面过去与现在的衔接,让观众从现在跳回过去,再从过去飞回到现在。他还非常喜欢用插叙来设置悬疑,由于角色的多,且戏份相当,他的镜头不会停在一个或两个角色之间太久,因此一个人的剧情总是不会一下子全交代了的,并且他更不喜欢设了悬疑,在下一秒钟就揭谜,而是过了许久之后才快速地插上一段,让观众看着看着就不自觉地说:“原来是这样的。”
小说与电视剧都不能少的是剧情,唯有剧情出彩才能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周旭明编写的剧本总是有别于其他编剧,他的胆大包天让我佩服和喜欢;从《金枝欲孽》里说宫斗,《火舞黄沙》里说贞节,《天与地》里说“吃人”。《天与地》被禁的原因明说的是吃人,暗地里同样说“吃人”。人活着,不知何时会被另一个人“吃”掉,就像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踩着人的头往上攀,实在太可怕了,如此直白的描写,当今的那些所谓的当红作家与这位编剧比起来,那些情情爱爱反倒显得有些俗气了。
网上传说禁播是因为出现了邪教的横幅,这大概是导演没有注意到的吧,因为据说在拍摄的时候,刚好邪教在游行。但如果是这样,大可把这一画面剪掉,何必下封杀令,我不猜了,只要看过这剧的人都会找到答案的。
如果剧情不好,画面效果不好,这部电影或电视剧是失败的;如果剧情再好,画面效果不好,这部电影或电视剧是不能得到观众喜爱的;如果剧情不好,画面效果再好,这部电影或电视剧都是没有意思的;唯有剧情好,画面美,这部电影或电视剧才是成功的。
剧中三位男主角组成的乐队的主唱在十八年前身亡了,这让我想起了Beyond,想起了摇滚音乐。在那个年代,多少人为之着迷,我有好几位初中同学都曾经组过队。他们努力去学乐器,我的同桌还时常在我耳边唱歌,我清晰地记得他的邀请:“以后请你当我们的主唱。”忘了是真话还是假话,我只知道,当时的我抱着蔑视的态度,就如剧中刘俊雄的妻子一样,并不支持他们的做法,认为他们是异想天开,而事实也如我所想的,他们因为毕业而未能坚持下去。现在,觉得当时的我是多么的不该,我多希望他们仍然坚持着。与其说组队玩音乐是学习外的放松,倒不如说是青春的挥洒,是一种追求。
一般的电视剧我们都痛恨坏人,都希望坏人遭报应,且坏人几乎都是配角,但看《天与地》不同,我多么想吃人这件事就此随风雪掩埋,多喜欢他们四个继续是好朋友,一起去喝酒。我一边看一边问我自己:“如果什么都讲究人情的话,难道就不需要将坏人绳之于法了吗?”我真的很矛盾,所以我只能相信女主角的决定了,她怎样做,怎样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人性的抉择。
剧中除了提到最多的友情外,还有亲情和爱情,特别喜欢郑振轩一家四口人的欢乐,刘俊雄夫妻俩从背叛到原谅,宋以朗最后的坦白以及对音乐的坚持等等,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能挖掘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道不尽的情。
导演最后采用了一种假设,假设家明没死,每个人的人生都会从此不一样,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决定着往后的结果的。剧中开头结尾都提到“城市边缘化”,并力求挽救,我们就是需要这么一部作品,发出深深的一声呼唤,唤回我们最初的纯朴。
影评、剧评我也写过不少,但为一部被禁播的电视剧写剧评,我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