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零零后》影评观后感

发表于2020-02-09 09:15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零零后》影评观后感

有幸受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的邀请与导演张同道老师和母校的师长、校友们一同观看《零零后》在广州的首映。整个观影过程中,不仅内心始终充满了感动,作为一个教育人,更是被影片中自然、不经意的点点滴滴触动、启发。在观影后与同道老师的简短交流中,让我感受到了同道老师首先作为“教师”而后才是“导演”的独特视角以及自然朴实的风格所赋予这部影片的渗透力。

影片带给我感动的首先是张同道老师和他的团队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持续关注这些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坚守。从2006年到2018年,持续跟踪拍摄12年。十年磨一剑,同道老师用了十二年。这恐怕不仅仅是中国第一例跨年度追踪反映孩子成长过程的影视作品,甚至也可以说是第一例跨年度追踪孩子成长的教育研究作品——尽管同道老师最初拍摄的动机并非是从教育研究的角度切入,但却提供了最好的时间序列的教育研究案例!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英国曾经拍过的一个纪录片“seven up”。影片从7岁起每隔7年就追踪采访那些主人公,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与变化,而是有人能够用这样一份坚持去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人生不是做实验,生命成长不能回放,这让我们对生命成长过程以及生命在生活过程中的变迁难以把握,而这样的一部影片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洞察生命回放与变迁的镜头。当时我羡慕英国能拍出这样的纪录片,在当下充斥着浮躁与功利的社会背景下,快餐文化成为主流,追求时效成为主导,谁会有耐心花上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去持续关注几个普通孩子的成长呢?而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也为中国没有这样的纪录片而遗憾。

作为教育人,我们常说,教学生三年是为了学生未来的三十年,但是,我们几乎没有人去真正持续关注学生的成长。我们有谁真正知道,当我们的学生离开了我们,他们的人生路究竟走得怎样?不了解学生后来的三十年,又怎么教好那三年呢?

同道老师的这部片子,不仅弥补了我个人的遗憾,也弥补了整个社会的遗憾,更弥补了教育研究原本应该执着于对生命成长持续关注、但现实却缺少“有耐心”、“跨年度”研究的遗憾!当我们在批评年轻一代有“精致利己主义”倾向的同时,我们作为师长,又何尝不应该警惕自身的急功近利行为以及其中所隐藏的“精致利己主义”呢!

我特别喜欢沈从文先生在自传中曾经用过“对人生远景而凝眸”这样一个说法。同道老师的这部片子,无疑就是在用对这几个孩子的“人生远景而凝眸”的态度给我们呈现了两个普通生命成长的真实历程。而我们在观影中,随着对孩子们的人生远景凝眸,也“放大了”我们的“感情和希望”,“放大了”我们的“人格”。

仅从这一点上,这部影片就值得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家长观看,启发我们要能够站在对孩子的“人生远景而凝眸”的角度,抛开”我“更多成人世界的现实和世故,放大我们的感情和希望、放大我们的人格之后,再来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历程,该如何为他们的“人生长跑”而不是“考试冲刺”奠定基础。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总能给人留下非常丰富的想像空间。作为一个纪录片,《零零后》一方面以完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柔柔和池亦洋这两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另一方面又用娓娓道来讲故事般的情节让观众不由自主被带入影片,想象着那些没有直接呈现在影片中、却总能抓住你的力量。

观影之后,我曾向同道老师提问,他所设定的影片主线是什么。同道老师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说,一开始拍这部片子的动机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感到好奇,从拍自己的孩子发展到拍了18个孩子,影片选择以池亦洋和柔柔做为主角是因为这两个孩子特别“有故事”,并没有刻意预设什么非常鲜明的主线,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这样的回答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意料之中是因为,作为电影,同道老师当然也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不强加个人主观意志,而给观众留下“千人千面哈姆雷特”的空间;在意料之外则是因为,我在观影中,有着非常强烈的主线感,两个孩子12年的成长历程,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很明显的感觉到镜头里的那一端始终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人格养成的主线,而为什么同道老师却说“没有想那么多”呢?同道老师后来补充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他说总共拍了几千个小时的镜头,在选材编辑时只是选择了“最有故事最有趣最打动自己的部分”,这句话内涵深远。

导演也许没有刻意把人格养成作为主线,但是在选择“有故事有趣打动人”的素材时,却碰巧都是与人格养成有关的内容,这恰恰说明,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最能打动人的不是别的而是孩子的人格,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趣的灵魂”的不是别的也正是孩子的人格!导演不经意选择碰巧指向的恰恰是被人格的魅力所牵动的!而现场观众的眼泪和笑声也是被人格的鲜活灵动所打动的!这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看似不经意娓娓道来的故事,实际上则是在通过镜头的透视寻找激发孩子生命张力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就是人格的力量!

当我们伴随着池亦洋和柔柔成长的节奏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他们的人格不断受到挑战,从幼儿园里的各种游戏冲突、到中小学学业受挫与失败、再到留学海外人际交往中屡次被拒绝,这些都是在不断磨练着他们的人格,我们从中看到的已经不是简单的成长故事,而是人格在经历过纠结与挣扎之后的成长。

从传统意义上评判优秀的标准来看,池亦洋和柔柔并非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们俩所经历的学业上的落魄和困顿说明了他们并非诸多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学霸”或“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只是代表了许许多多的普通孩子,尽管到最后两个孩子都出国留学了,这也只不过是他们的父母尽力为他们创造的最大程度保护他们个性成长不受打压的一条途径而已。

有人说,最后的结果不好,不应该是以两个孩子都出国为出路。但是,影片是纪录片,反映的是真实的故事,他们出国的选择并不意味着对中国教育的否定,但却值得引发我们对中国教育的深思。同道老师说,他总共拍了18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出国了,但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国内,有很多比这俩孩子优秀的,但这两个孩子是特别有趣有故事的。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现实,我们的教育是适合“好孩子”的,一旦孩子太有故事了,他们在现实的教育中反而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因而他们试图走另外一条路去展开自己的人生路。

有人说,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送孩子出国怎么办?我想,这恰恰是影片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像池亦洋、柔柔这样有趣有个性然而却并不“优秀”的孩子太多了,当我们不能把他们都送出国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些有趣有个性的生命?我们不能更不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出国,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为这些孩子创设更能释放活力更有安全感的成长空间。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躲避现实世界打击、寻找安全感的自我世界——柔柔是躲进自己创造的童话世界中,池亦洋则是躲进幼儿园的一个给小动物住的小阁楼。他们学会了受伤后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疗伤,小小心灵的挣扎和受伤让人心疼不已,然而他们身上始终没有丧失那股想要飞、想要奔跑奔放的劲头以及在影片最后所呈现出来的心中有梦的向上的张力让我们心中倍感欣慰。

影片中柔柔说:“受到挫折的时候,想各种美好的结局。”这是一种力图不想否定自己保持自我价值感的积极努力;池亦洋说:“人生除了买车买房、娶妻生子之外还有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这是一个少年走向成熟开始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经历该经历的挫折与磨练,保持该保持的张力与梦想,这,不就是我们所希望的生命成长的模样?

就人格的养成而言,影片中的大李老师是一个值得敬佩的教育者。池亦洋和柔柔的幸运就在于在他们人生成长、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遇到了大李老师。大李老师懂得对于生命成长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当池亦洋与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她在给他设定规则的同时,并没有打压他身上的那股力量,甚至还在事后与同事、家长讨论反思时说池亦洋树立了一个男孩子的榜样——这种榜样并非是针对具体事例的,而是针对一个男孩子应有的人格特征的;她不接受有些人的建议把池亦洋“请走”,因为她认为,学校不是真空,必须要接纳一个孩子真实的存在,学校必须要有丰富多样的生命状态。

大李老师为教育者树立了一个榜样。她一直在努力“呵护”孩子的人格不受伤害、并让孩子在“人格呵护”与“胆量历练”中逐步养成自信。她在跟长大后的池亦洋对话中回忆当年帮助池亦洋走出胆怯和卑微时说:“把你的自信抬起来,你就变成孩子王了”。大李老师的话其实不仅仅是对池亦洋说的,也是对每一个孩子说的。如果每一个孩子的自信都能够被“抬起来”,则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孩子王”的可能!

自信是孩子生命成长中最关键的人格特征,是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确认,也是面对未来不可知的困难和挑战的依靠。一个有自信的人才可能具有生命的张力,才能让生命舒展、让生活充满阳光。特别巧合,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拿破仑都分别用“第一”强调了自信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其失败的原因。”拿破仑说:“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由此可见自信的意义和价值。

自信不仅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也是生活幸福的基石,更是学业进步的基石。有研究表明,唯有自信的人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这就意味着,不要说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仅仅从学业提升的角度,我们也需要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影片中池亦洋学习遭遇困难时恰恰是在他自信受挫、觉得自己什么也学不会时,失去了信心的学习是痛苦而无效的煎熬。

很显然,大李老师知道自信对孩子人格的重要性,所以,她始终用自己的专业以及对每一个孩子生命特点的接纳和敬畏去呵护、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她在芭学园里所从事的教育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人格教育。自信人格养成了,孩子就可以如柔柔从小所向往的那样,去呼吸“新的风景”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对于教育者而言,最大的启发就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的第一要务就是寻找激发孩子生命张力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就是自信人格。作为教师,善育自信人格是教师的关键能力,善育自信人格也是教师的第一要务!

当然,对于池亦洋和柔柔的成长来说,父母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两个孩子的幸运不仅仅在于遇到了大李老师,更在于拥有像柔柔妈妈、池亦洋妈妈这样的母亲。在影片中,两个妈妈都表现得更为理性、更为从容,这与当下众多焦虑的妈妈很不一样。她们不再把孩子的希望都寄托在考试成绩上,而是很理性地思考得失,宁愿牺牲一些成绩,也要呵护孩子的个性。看到两位妈妈的表现,我是忍不住为她们点赞的。

其实,当下教育的焦虑以及教育实践中的诸多问题都是被家长的焦虑给推波助澜甚至是绑架的。学校改革的很大阻力并非是来自学校内部而是来自家长。家长也许并不自知,每一个家长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却不知他们的焦虑传递到学校、传递给教师,最终还是会传递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试想一下,如果芭学园仅仅只有大李老师而没有两位非常理性的妈妈,老师所努力的方向和家长努力的方向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池亦洋和柔柔这两个有故事的孩子一定会陷入更大的纠结和分裂,最后我们得到的恐怕就不是两个“有趣的灵魂”而是两个“分裂的人格”。

教育永远都不是学校和老师孤立的责任,家长和老师的协同才能让孩子处在一个更健康的教育生态中。所幸的是,像池亦洋和柔柔妈妈这样新生代的理性的父母越来越多,他们知道,在校学习只是孩子生命成长中的一个阶段,孩子未来人生的幸福不仅仅寄托在当下的学习成绩上,更寄托在孩子的健康人格和阳光心态上;他们知道,老师也在努力帮自己的孩子寻找激发生命张力的力量,他们更愿意和老师站在一起,向孩子的生命远景凝望。

一部好的影片,不在于其本身讲了多么好的故事,而在于这些故事启发了多少持续、深入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同道老师和他的团队所做的努力是成功的!有人把《零零后》看作是写给中国家长的一封家书,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激发家长、教师乃至孩子自身共同朝向生命远景凝望的望远镜。当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远景,我们便知,陪伴孩子,脚下的路该怎么走!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万箭穿心》观后感影评
  • 下一篇:《钢琴师》影评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