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八佰》观后感3000字

发表于2020-08-24 07:03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八佰》观后感


2020年第一次踏入影院看电影便是《八佰》,观影过后,有人褒扬、有人贬斥、也有人无感,但我个人还是很喜爱的。



首先,它吸引我的地方是选择纯粹以国军的视角,去讲述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历史,而不是像国内一些战争片非要与共产主义生拉硬凑产生联系。在十四年抗战当中,同为中国军队序列的国军将士总计损失365万余人,他们在正面战场硬抗日军的积极作用应当得到后人的认可与重视。



在我看来,《八佰》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很好地做到了“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即在不违背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艺术再创造,既不像纪录片那般枯燥乏味,也不像抗日神剧那般粗制滥造。



题材的独特只是吸引我去看了这部电影,真正让我喜爱的原因应该是它给我带来了有关人性与战争的思考。



有人认为,电影当中几处镜头有过分渲染之嫌,显得有些夸大虚假。我想说,这是一部电影,自然存在加工的部分,没有人能够百分百复制当年的战斗过程,因为真正的战争远比电影里展现的要残酷。



电影开头比较长,大约有18分钟,可以很直观地认识到创作者想要交代清楚复杂环境的意图。四行仓库处于苏州河北岸,周围都是废墟破楼,侧后方有一座新垃圾桥可以通往南岸的英美公共租界,但被英美列强封锁,只允许难民进入,要求军人止步。



因此租界内的歌舞升平、灯火通明,与对岸的漆黑一片、灰头土脸形成鲜明对比。电影借一名士兵之口说出:“那里是天堂,这里就是地狱”。



凭借仓库建筑本身高大坚固的墙体,以及新垃圾桥旁的煤气包,国军占据地理优势。日军不敢用重炮,担心炮弹越过苏州河打到租界内,或是击中煤气包波及租界,只能通过白天冲锋和夜间偷袭的手段进攻。



同时占据仓库旁的交通银行大厦,布置狙击手监视新垃圾桥,以此切断国军的水电供应和撤退路线,将国军牢牢困在仓库。



位于租界和战界之间,看似易守难攻,实则进退两难。而一江之隔,南岸天堂,北岸地狱,河水就宛如一面镜子照映了人性。



有的人会觉得这部电影没有主要人物、没有故事主线,整体架构有些空洞,且显得断断续续。其实这种群像式的表现手法,在献礼片建系三部曲(建党建军建国)都有使用,只不过建系三部曲的人物形象可以清晰的看出谁善谁恶,让观众爱憎分明,较为脸谱化。



《八佰》恰恰是抛弃了以往强调个人英雄或者集体奇迹之类的主旋律传统,把焦点聚集在战场的每个角色,空间上没有脱离过四行仓库,而是时间上转变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情绪,去刻画多元化的人物性格,不同个体的成长组合成当时的军民众生相,由点到面,以小见大,让这场战斗的内涵和价值得以提升。



无论是北岸的国军,还是南岸的民众,都是这场战斗的一部分,他们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只是两岸之间的联系更多地是心灵上的牵挂。



首先是北岸的国军,作为一支德械王牌部队,以微弱兵力掩护全军和民众撤退,个个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抵抗强敌,无论是上官志标(俞灏明饰)、朱胜忠(魏晨饰)还是齐家铭(李晨饰)都展现出了中国军队极高的战术素养和铁血意志。



而他们的对手,则是此后残忍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亲自指挥的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



但北岸并非孤军奋战,从阵前鼓舞士兵的那句“对岸的百姓都看着咱们呐!”可以感觉到北岸的国军视南岸的民众为坚强的后盾。如果说,服从命令使军人的天职,那么保卫国土和人民是军人的使命,国土可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可人民需要军人用生命去捍卫。



因此,这场战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于外界而言,这场战斗只是在坚守阵地,但对于国军而言,他们想要通过自我牺牲去唤醒民众。



一场战斗中,在陈树生(郑恺饰)的带领下,机枪队的战士接连点燃炸药向楼下的日军爆破队径直跃去。在跳楼前的那一刻,他们高喊着自己的籍贯和名字,给身边的战友听,给远方的家人听,更是给对岸的民众听。



当然,国军内部的人物刻画也是有冲突的,在于以端午(欧豪饰)、羊拐(王千源饰)、老铁(姜武饰)以及老算盘(张译饰)为主的被强制征召的几个散兵游勇,或是毛头小伙、或是老兵油子、或是贪生怕死、或是痛恨战争,他们的背景、语言、性格和命运都大不相同。



然而,四人之中只有老算盘冒充记者身份逃到了租界,他的一段台词也令我印象深刻。



“兄弟,你看我这手,我现在连扳机都扣不了,没办法摸枪,我就在这做什么?我不走,日本人就能死绝了?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确实,军人就当真不怕死吗?也有怕的,只是极少数。每天面对疯狂的敌人,牺牲的战友,游离于生存的庆幸和死亡的恐惧之间,每个人都会有崩溃的一面,只是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克服。



与老算盘不同,端午、羊拐和老铁三人选择了克服恐惧,他们本不是抗日英雄,而是被命运裹挟进来的,甚至连基本的军人操守和爱国逻辑都欠缺,但他们最终都通过牺牲自我,完成了作为一名军人的成长、转变和升华。



如果看到北岸军人浴血奋战,就对南岸民众就发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慨,就未免太狭隘了。



南岸的民众着实有其劣根性,比如,申报记者方兴文(辛柏青饰)一开始给日军提供情报的“汉奸”行为,游走于英美日之间,外国记者更是评价他,“似乎这场战争跟你毫无关系”。



还有打麻将的教授夫人(梁静饰),只关心自己在霞飞路的房子,还下意识地说出“日本和我有什么关系”。这类镜头很多,常常隐藏在一些细节当中,都是对南岸民众麻木、冷漠的人物刻画。



影片中,谢晋元团长说:“我们这四百人让对岸的民众看到了,我们中国还有希望,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那么,南岸民众当真是睡着了吗?抑或是他们根本是在装睡?我个人更偏向后者。



当南岸民众得知国军全线败退的消息原本是十分沮丧的,但突然听到对岸传来的枪炮声,了解到四行仓库还有一支中国军队在坚守,他们表现得极为振奋。无数民众爬上屋顶向对岸眺望,有些胆大的民众甚至跑到苏州河南岸观望。



面对日军的夜间偷袭,他们会提醒对岸;面对国军的为国捐躯,他们也会动容流泪;面对租界的募捐,他们还会慷慨解囊;面对军旗的冉冉升起,他们仍会行礼致敬。



因此,南岸的民众并非完全睡着了,而是在装睡。一是他们拖家带口,没有抵抗的勇气。比如,一直在阳台关注战况的大学教授(侯勇饰),在目睹日军的野蛮行径后破口大骂畜生,并拿出猎枪向对岸射击,却从不敢踏出家门半步。



二是他们手无寸铁,没有反抗的能力。比如,从南岸偷渡到北岸决心参军的学生,当真正走上战场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两名学生却慌不择路而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最终中弹身亡。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我们的民族积贫积弱,民众犹如一盘散沙,面对蛮敌入侵,只能各自为人,留下无能为力的哀叹。



可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南岸的民众不会想到,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随后,上海租界也遭遇沦陷。



想起鲁迅先生所说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都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军民本是一家,全民抗战有前线亦有大后方,在合适的位置做合适的事情,只要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便是贡献。



所以,面对北岸奋勇顽抗的国军,面对南岸主动支援的青年,最终民众还是卸下了事不关己看热闹的冷漠伪装,发出万众一心抵御外侮的热血呐喊,这才是我们中国人本该有的人性光辉和民族气节。



正如导演管虎所言“很多品格,只不过都淹没在平常生活里了;很多东西,我们看起来在忘、在扔,但真正到了关键时刻,我相信中国人骨子里的气节是不会变的。”



如果说,南北两岸的军民反映的是底层人物的形象,那么上层人物的形象在影片当中是无形的,创作者故意对国民政府、日军以及西方列强做了不同形式的模糊处理,或许因为这三者在某种意义上算是这部影片的反派。



在以往的国内战争片当中,绝少不了将军和参谋在作战室对着沙盘或地图排兵布阵、运筹帷幄的镜头,可《八佰》却反其道而行之。



影片开头作战命令只是由谢团长传达两句,战斗时的战术打法也提前制定了预案,连撤退命令也是通过特派员(黄晓明饰)传话,愣是不给蒋某人一个镜头,而这个国民政府的存在完全靠第三方的台词体现出来。



时间线拉回到开头,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进入尾声,国军节节败退,战局急转直下,上级命令主力军全线西撤,独留一支孤军死守上海。因为九国公约的签字国将于11月初召开会议,蒋某人希望八十八师死守7天,以战士们的牺牲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而地点选在四行仓库,就是因为其特殊地理位置能够让对岸的中国民众、外国友人以及英美殖民者清楚看到战斗过程。



结果,国军的艰苦鏖战引发西方列强的不安,害怕战火波及租界,于是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止战斗,并由租界方面出面,与日本军部反复磋商,让中国军队撤退。



从做法上可以看出,国民政府的形象是无能的。他们把这“八百壮士”(实际为四百多人)视为一枚棋子,甚至是一枚“弃子”,去参与一场在战略上毫无意义,在战术上毫无胜算的负隅顽抗。从特派员的台词中,可以看出一些上级的态度。



“这些人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

“我只想这场战争尽早结束,让老百姓少受点苦”



前一句不相信民众的抗日决心,后一句打着为百姓的旗号而求和。这两句话恰恰反映了国民政府已经与人民意愿相背离,而国家生死的决定权在独裁者手上,而不是人民。看似保全大局,实则是为了自身利益。



“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这是铁律,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政府在危难之际有能力完成自救,而不是依赖他国。深知西方列强不会轻易援助,才自以为是把战场安排在租界旁,以租界的安危作绑架,促使西方列强出面制止日军侵略。



但蒋某人的如意算盘没打响。在布鲁塞尔会议上,控制会议的英、美两国都商定,凡有损于对日关系的任何提议,他们闭口不提,从而注定此次会议将一无效果,最终国民政府的计划也宣告失败。



作为国军直接对手的日军,其形象的正面描述极少,就连日军指挥官的出场也只有两三次,更多的是通过战斗过程和外界舆论的方式从侧面去体现残暴的侵略者形象。



从开头将几个逃兵吊死向国军挑衅的残忍;到向媒体宣称三个小时攻下四行仓库时的狂妄;到不惜违反国际公约使用毒气弹时的蛮横;到狙击给国军运送电话线的平民时的卑劣;再到不管停战协议背后袭击桥上正在撤离的国军时的恶毒……



种种恶行都在细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结尾部分,敌人都没有露面,只见子弹不停地从背后击中过桥的国军将士。从子弹轨迹可以反映双方空间的高低,很巧妙的表现出敌强我弱、敌暗我明的境地,表达了敌人的暴戾和战争的惨烈。



对于西方列强的形象描述则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创作者给西方列强安排了一个军事观察家的身份,乘坐着观光飞艇漂浮在苏州河的上空,以更高的姿态、更全面的视角观摩着这场战斗。



这种超现实感有利于塑造西方列强的自私形象。在这群观察家的眼中,日军的暴行,国军的抵抗,不过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大戏罢了。然而,无言便是最大的蔑视,旅顺如此,山东半岛如此,南京更是如此。



西方列强允许中国难民进入租界是顾及在华利益,帮助国军撤离是担心战火波及租界,而要求进入租界的国军缴械则是害怕日方施压。



军事观察和人道主义只是西方列强的虚伪说辞,他们无心帮助中国,更不想惹怒日军。害人终害己,直到日军偷袭珍珠港,侵占列强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地时,他们才如梦初醒。



坐在荧幕前当看客的我们,细看着枪林弹雨下的众生相,那些欢声笑语,那些厮杀呐喊,皆是渺小又悲怆。



影片最后,运用了一组对比的空镜头,将当时四行仓库周围的破败与当下四行仓库周边的繁华相比较,让观众意识到,如今这太平盛世,均为先烈所换。



有的人对影片撤离那段令人泪目的戏份戛然而止感到仓促,相信了解管虎导演的观众都知道他喜欢运用这种反高潮手段,比如《老炮儿》的结尾。其目的就是引发观众的联想,从而让观众主动去了解这段历史。



诚然,《八佰》并不完美,但我仍然觉得它是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电影,不仅歌颂了抗日先烈的英雄事迹,而且把人性的复杂和战争的残酷较为真实的反映出来,从而引导观众去了解历史,反思战争,认识自我。



爱国从来都不是仅凭一腔热血,还要有坚定信仰指引。四行仓库保卫战表现出的舍己为国仍然是中国人的信仰基石。对信仰的追求不是成于一朝一夕,而需水滴石穿的修炼。



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被物质异化了的社会,以及被社会构建了的价值观,让一些民众在浮躁焦虑中困惑,或愤世嫉俗,或悲天怜悯。



我们需要在历史追问中寻找到破解迷茫的路径,更需要像先辈们那样,拥有坚定的信仰,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作为立身之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中国人民应有的价值取向。



以上,是我此次观影的所有感悟。

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三日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信条》观后感影评
  • 下一篇:《肖申克的救赎》影评:高墙囚禁不了人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