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高墙囚禁不了人生

发表于2020-08-25 06:2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摘要



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的救赎》(又译《刺激一九九五》)是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经典大片。它改编于斯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萧山克监狱的救赎》—— 春天的希望。该影片的主人公安迪和瑞德,用令人折服的演技与细恐极思的细节为观众们展现了在监牢里“人性与人生,希望与救赎”的思想主线。

关键词


救赎  希望  牢笼  人性  个人主义

前言



《肖申克的救赎》可以说是真挚友情、灵魂铸炼和希望重燃的杰出见证。本文将基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19年的故事经历,深刻挖掘出“救赎”与“希望”的主题。



正文



01

于死灰中救赎自我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何为“救赎”?在圣经中,人们把耶稣为解救世人、洗脱世人的罪而献身的行为叫做救赎。而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救赎”是指主人公安迪通过种种办法,在高墙筑成的牢笼中寻求人生希望与自由,帮助自己以及狱友们获得精神上的拯救。



1947年,波特兰银行的副总裁安迪被逮捕到了肖申克监狱,罪名是杀害他的妻子与其情夫。原本青年才俊的他可以凭借智慧在财经界大显身手,前途可谓是前途无量。结果,一入肖申克虎口深似海,亲眼目睹了监狱的狠暴与残忍。



说到安迪的“救赎”,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地方:



第一次“救赎”是安迪帮助警卫队长哈德利逃税,为狱友争取来了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终日如同囚鸟困在牢笼里,每个人面对的都只有冰冷的棍棒和漫无边日的黑暗。而屋顶啤酒事件,可以说是安迪崛起之路的第一块垫脚石。



安迪没有屈服于陈规陋习中,用自己的方式敢于在死寂沉沉的环境里边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在屋顶上,他虽然没有碰让人感到自由的冰镇啤酒,但他望向同伴的笑容却显得如此笃定,没有一丝迷茫。



第二次“救赎”则是安迪冒着禁闭的结果,在狱警办公室播放“费加罗的婚礼”乐曲。这种歌声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乐声透过广播,飞向监狱各处,飞进了每个人的耳朵,更是飞进了肖申克监狱里每个牢犯的心灵去。



这一刻,对于肖申克,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感到了自由的气息。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漫长的刑期让这一些人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享受一切美好的机会。



像瑞德,曾经多次申请假释而被驳回,只能束缚在了肖申克里边。又比如老布,服刑50年,因在监狱里度过了半生,习惯了制度化的生活,出狱后的他却无法适应新世界新生活的他而选择自杀……所以,此时此刻享受音乐的他们是最轻松也是最自由的,起码不用为高墙外的喧嚣而烦恼。



所以,安迪这一举动让所有的狱友获得了心理共鸣,他利用自己在预警中的价值以及依此得到的信任,再次给他的朋友带来自由的感觉。



第三次“救赎”,是安迪为监狱建立了一个图书馆。其中,为了得到第一批图书,他每周写了一封信给上面的人,连续写了6年,获得了回信;但安迪依旧不罢休,增加到每周两封信。终于,在安迪的和狱友们的努力下,图书馆建成了。



安迪的救赎不仅仅是体现在为肖申克里的狱友们寻来了精神食粮,更是体现在身处逆境仍旧不言放弃的可贵精神。带领着狱友们在黑暗中摸索到前方的一束光明,共同迎来充满希望的新开始。



如果将肖申克监狱比喻为一片荒地,那么安迪则是肖申克监狱的“开荒者”。肖申克里是一个冰冷不讲人情味的地方,所以对于安迪来说,想要得到救赎,堪比登天般难度。



但安迪用自己的行动,向狱友、狱长等其他人证明了于死灰中自我救赎的确不易,但只要一步步地积极争取,终有一天赢得成功。



02

重寻希望,逃离“高墙”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我们可以看到安迪对“希望”的执着追求。



影片开头,瑞德说过,“他总是闷声不响的,一举一动都和这里的人不一样。他闲逛着……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一样,无忧无虑的活着,仿佛身披着隐形衣,庇护着他远离这里的纷杂。”安迪有如此之态,正是他心中不泯灭的希望在支撑着他。



名人金斐曾言,“眼前的哀伤,总有一个补救的办法,无论你怎样受苦,希望吧!希望是人的最大快乐。” 在三次救赎中,我们不难看出安迪是饱含着对自由的憧憬和高墙外的世界追求,希望是他在肖申克的高墙里边快乐生活的源泉。



当所有人走进牢房,看着铁门上锁的时候,便会明白这不是闹着玩的,眨眼之间一生就毁了,只留下无穷无尽的悔恨。但安迪却在黑暗中寻回了希望。这希望,并不是肉体上逃离肖申克,而是在内心无法被禁锢的自由,属于安迪的成长正在开始。



在食堂里,即使面对瑞德的泼冷水,安迪依旧始终保持着坚持自己的立场。并且最后用实际行动向瑞德证明:希望是一件美好的东西,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损去它的光芒。



安迪通过自身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典狱长诺顿的信赖,在狱中的地位是稳中有进。但他的内心渴望自由,因此才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在这危险境地里变得更加圆滑、稳定。



“超越监狱围墙,只是安迪践行自由的努力之一,真正的强者,始终在超越的路上。”


安迪花费了19 年使用“石锤”凿出一条“希望之路”。正如影片中所说,“他们的羽翼太夺目了,当他们飞走的时候,你心里会很清楚,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在我们的眼中,安迪恰似一直囚鸟,一只向往自由天空的鸟,他始终没有被体制化, 满怀希望地冲出坚固的牢笼,并获得了自由。【4】



安迪逃离了高墙的束缚后,在雨中张开双臂的那一幕,无疑是他的精神超越桎梏的最形象表达。他在向任何一个人表明:这就是“希望带来的自由”!要知道,身体言语从来不会说谎,是我们人心情的直接表达方式。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是鼓励了我们为维护希望与自由、尊严而战。从影片中,绝望的人看到希望,懦弱的人看到勇气,黑暗的人看到光明,顺从的人看到反抗,放弃的人看到坚持,麻木的人看到改变。【1】



既然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存的机会,我们便要守护好永远的希望。一旦出生,那就是永远的希望。人生只有一次,但如果他坚守信念,坚守希望,即便途中坎坷,也能坚持到最后,迎来光明。



03

狱中之“蛙”,社会之悲



当安迪被押进肖申克时,典狱长诺顿便下令:进入监狱后的第一条规定是,不准渎神,不准滥呼上帝之名。我笃信两件事 ,纪律和圣经,你们两样都少不了。把信仰寄托于神,把贱命交给我。



在得知安迪可能是无罪入狱后,典狱长诺顿想尽一切办法让安迪打消申诉的念头,因为安迪对于自己来说还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而且他害怕长期以来帮自己做假账的安迪会去揭发他的罪行。【2】



诺顿他犹如一只狱中之蛙,不接受任何人的批判和反驳,在媒体面前冠冕堂皇的样子,背地里却指使他人为自己服务,自高自大,向往金钱与荣誉,并且缺乏同情心,对待犯人只需用棍棒来压制。



电影的结尾是安迪逃出肖申克,揭发了典狱长,典狱长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自杀身亡。警卫队长哈德利也被逮捕了起来。



我们相信,典狱长诺顿和警卫队长哈德利只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代表。不管是在影片中,还是放大到当时社会上来说,狱中之“蛙”代表的是那些鼠目寸光、贪图蝇头小利的人物形象。



典狱长和警卫队长的身份足以震慑人心,可是如此正义般的人物依旧逃脱不了罪恶的行为。狱中之“蛙”,终究是那个悲惨社会的祸害。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看了忘不了的电影,其中的每一位角色都是现实中真实的写照。每一位出现在故事中的角色,都折射出社会中的不同人性,有善良、有邪恶,他们其中的许多人穷尽一生都没能窥探自己真实的一面,得不到自我救赎。【2】



04

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厚



在20世纪以来,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流派中。【6】此外,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已经渗透了到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个人英雄主义就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突出代表。【7】



好莱坞电影不仅见证了美国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也延续了美国“英雄”梦的历史,所有的电影都有相同的“拯救”主题。【7】



《肖申克的救赎》也是如此。安迪三次“救赎”和最后逃离肖申克的情景,不无展示出他身上自带着的一种英雄个人主义色彩。



但是,我们要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安迪所展现的个人英雄主义并非是好张扬个性,以我为中心的那种。而是一种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的责任感。



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安迪刚入狱的时候,很默默无闻。即便自己与肖申克里面的人有些不同,也不敢去用有色眼镜看人。反而,在救赎自我与寻找希望的过程中,在展现自己的才能的同时,与狱友们同心协力,勇战黑暗,为自己夺来一次次来之不易的自由机会。



结束语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励志的影片。作为犯罪题材,它虽没有太多暴力血腥等夺人眼球 的镜头,但是却走进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心里,是因为我们虽不是囚犯,却都在这部电影里看见了自己。【1】



整部电影的台词少之又少,几乎全部依赖于人物的行动以及外部的声音。如此节制的美学风格使得其电影作品充满令人震撼的张力:人类的孤独,交流的匮乏,忍受痛苦的能力,寻求解放的动力。但我们可以关注到的是内在生命的神秘与抗争:人类如何在冷酷、无情、孤独的世界里到达自由,如何获得优雅和救赎。【3】



参考文献



【1】许晖.警惕“体制化”勿忘“安迪心”——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启示.2020-05-23

【2】顾亮.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 “关不住的鸟”:安迪.2020-03-25

【3】张哲 张一湄.希望是人间至善——《肖申克的救赎》如何成为电影经典.2020-03-15

【4】刘晶.希望:奔向自由的力量———解读《肖申克的 救赎》中的体制化与救赎.2019-09-25

【5】救赎·自由·信仰 —— —论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朱平平.2019-05-30

【6】朱娟娟.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当幸福来敲门》中 探究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2018-05-15

【7】何蓉蓉 王金杰探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2017-09-23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八佰》观后感3000字
  • 下一篇:《生命因你而动听》影评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