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狩猎》观后感影评

发表于2020-09-14 07:19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狩猎》观后感影评


1
读书的时候看《史记》(当然没看完),张仪列传里有两个词语印象特别深刻——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当时不觉得什么,后来也曾感受到它沉甸甸的无法挪动的力量,而看过太多的反转新闻事件后,才更真切感受到这两个词语背后的冰凉寒意。

这与看电影《狩猎》时的心情,几乎一模一样。

《狩猎》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刚和妻子离婚的卢卡斯在一家托儿所工作,善良随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女孩对卢卡斯尤为亲近,并产生了特殊的倾慕心理,幼稚而单纯将一个爱心形状玩具偷偷送给卢卡斯,甚至在卢卡斯与其他孩子玩闹时,趁乱亲吻卢卡斯。

当然,卢卡斯最终认真且委婉地拒绝了克拉拉的,让她将爱心形玩具送给妈妈,还告诉他,亲吻是爸爸妈妈之间的行为。

或许是卢卡斯的话,让克拉拉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因此,她对幼儿园园长表达了自己被卢卡斯性侵的谎言。

于是,克拉拉报复性的谎言让卢卡斯背负起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一时间,卢卡斯成为了整个小镇排挤的对象。



失去工作、邻居排挤、警察带走、窗户被砸、连养的狗也被人恶意杀害……

哪怕克拉拉在说谎之后,立刻否认了自己的话,但依然被认为是孩子受到伤害之后下意识的回避。



甚至克拉拉不止一次地表达卢卡斯并没有性侵自己,可是没有人相信她的再次否认。

卢卡斯依旧被当成变态,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孩子们的父母在询问他们卢卡斯是否有过不妥行为之后,孩子们竟然能绘声绘色说出卢卡斯家里的地下室装饰的颜色。

要知道,卢卡斯的家里,根本没有地下室。

而幼儿园园长对克拉拉的坚信,源自克拉拉说了几句成年人色彩的话,在下意识地将小孩当成弱势群体之后的想象,未经调查,认定了卢卡斯具有性侵幼童的行为。

再后来更是凭仗因为有人看见卢卡斯总是和克拉拉在一起或与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而更加坚定了这一点。

事实上只是,克拉拉的父母曾互相推脱送女儿去学校,被作为克拉拉父亲好友的卢卡斯碰见,顺便带去学校而已。

也是幼儿园的孩子们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他需要带着男孩子去洗手间。

殊不知,一些寻常简单的事情,最终演化成一桩悲剧,也间接给卢卡斯定了罪。

电影里最让人觉得无力又可悲的一点是,面对指控和误解,卢卡斯根本没有辩驳的余地,不是不能说话,而是无人相信。

当克拉拉说出那个让卢卡斯身败名裂的谎言时,她或许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话将会引出什么样的风雨,给卢卡斯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转变,但已经将卢卡斯钉在了小镇人们设立的十字架上。

任凭他辩驳,无人相信,即便和解,仍带着怀疑的、不信任的目光看着他。

而他终其一生,也要生活在猎枪的凝视之下。

所以,电影的结局是,卢卡斯虽然与克拉拉父亲在圣诞夜的一场情绪崩溃与爆发之后进行了和解,曾经要赶他出小镇的邻居们也重新慢慢信任他,兴高采烈地来参加他儿子的成年礼,但是最终在森林之中,仍有人朝着他开了一枪。



有人理解为,这一枪既可以视为恶意的中伤,也可视为善意的警告,想要表达的暗示是——走吧,这片森林再也不欢迎你了。

在逆光的视线里,观众看不清开枪的人是谁。

我却觉得,这不是恶意的中伤,更不是暗示与警告,不是对卢卡斯的,而是对每一个观看影片的观众——开枪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着某一群人的TA。

可能是他,也可能是我们自己,那个被偏见与极端情感驾驭的你我他,那个身处由情绪牵引而出的舆论之中,被舆论驾驭、缺乏理性思考的你与我。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情绪的狙击手,狙杀无辜的人。

2
这部电影上映八年了,带来的警醒,仍旧只是观看电影时候,那沉默压抑的一百来分钟,随着电影的结束最终消散。

八年前,网络环境或许不如现在活跃,或许许多相似的事件都隐藏在网络的放大镜暂时没有到达的角落,但是八年来,相似的事情仍层出不穷。

微博上有一条博文,有人整理了这些年来的反转新闻合集:



久一点的,德阳安医生泳池虐打小孩事件,就近一点的“罗冠军”事件,哪一件事,一开始不是闹得沸沸扬扬,群起而攻之,造成大范围网络暴力,但这些事件之后、情绪过后,还有多少人去关心真相?

舆论如刀,人言可畏。

人的情绪从平和走向极端,大多数时候,是靠对立事件与矛盾激化的。

诸如这些反转新闻里,医患关系、男女司机、虐童性侵、网红路人、师生关系、情侣夫妻等,每一个都自带话题与关注度,当他们发生的时候,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矛盾便足够引起巨大的舆论讨论,进而激化人们的情绪。

人被情绪支配,关注的是矛盾本身,而不是事情的真相。

真相本身,似乎并不重要。

矛盾话题完全被对立思维侵占。

而在新闻传播多元化的今天,“人人都是媒体”的网络时代,对立思维被对立事件渲染得更加明显,在情绪激化出的舆论环境里,人们不知不觉走向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局面。

一场多数人的情绪暴力之后,再反转之后,针对新闻的另一个当事人,再来一场多数人的情绪暴力。

第一次暴力,或许是对客观与公平被挑衅的愤怒,第二次暴力,是新闻当事人之一愚弄舆论之后带来的情绪反噬,也是人们自身对于错误判断的自我心理修复。

——因为人们总是更加倾向于相信自己认为的,并不断为此寻找证据以证明自己所相信的观点是对的。

于是,我们看到,网络审判、舆论定罪,沸沸扬扬的喧闹过后,剩下一片空虚狼藉。

可是,新闻或许有反转,舆论会么?

被情绪牵动的舆论“狙杀”过的人,还能重新“活”过来?

可或许,更值得警醒的是,偏见、对立情绪带来的大范围暴力过后,剩下的迷茫、焦虑、空虚、疲惫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信任危机?

会不会有一天,这样的对立,会衍生成为等待反转的伪理性之中?

会不会有一天,当人们看见应该关心的话题时敷衍地认为不过如此?

这或许与现下环境里新闻叙事的方式有关。

情绪大于客观。

舆论胜于雄辩。

但是,并不是说,舆论不好,在大多数时候,开放的环境里,网络舆论可以帮助许多人解决困难,但是,当情绪过度地掺入客观的新闻事件本身,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为当情绪为先,便会对客观新闻缺少理性思考,从而滋生谣言。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摧毁一个人,谣言的能力,从来不比刀剑低。

可是,面对不公不平,难道真的要闭目抑声么?

或者一味静观其变,只等待真相?

不是的。

只是,能否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偏听偏信。

在混乱的信息里,哪怕少一点对真相探寻、对观点辩证的懈怠,都能多一些理性思考的机会。

也让自己,不那么轻易地成为情绪的枪口,狙向无辜的人。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雏妓》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芳华》影评:那一段在暗淡中消逝的青春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