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梅艳芳》影评观后感

发表于2022-11-11 08:18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梅艳芳》影评观后感


如果问《梅艳芳》好不好哭,确实好哭,但恐怕有前提:需要经历过那个年代,熟悉影片中出现的人和事。然后,跟随电影中不断推移的时间慢慢唤醒脑海中也许尘封已久但始终鲜活的画面和情感,狠狠地给自己一记回忆杀。

说白了,令人感动流泪的是每个人心目中与电影相关的独家记忆,跟电影本身没多大关系。

作为一部传记片,电影《梅艳芳》选择了最稳妥的布局方式——线性叙事+首尾呼应,当故事沿着银幕上一个个巨大的年份数字和梅艳芳从幼年登台、参加选秀一炮而红到最终成为华语歌坛天后的生平经历按部就班发展的时候,“只顾求稳”对影片最大的限制也逐渐凸显出来。

在《梅艳芳》中很难看到电影创作应有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表达,当剧情围绕梅艳芳生平的一个个片段展开叙述的时候,也许由于年代太近和现实中主角周围关系的种种束缚,主创在进行戏剧化地润色和加工时总显得缩手缩脚,这个不太好说,那个也比较避讳。

于是除了努力复刻《风的季节》《心债》《坏女孩》《胭脂扣》“1:99”群星慈善演唱会、“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等等高光名场面,电影对梅艳芳的内心经历和成长刻画甚少,总是寥寥几句台词带过,而且台词往往还是出自刘培基、苏孝良、张国荣等角色之口。

在两段感情的描写上也都浅尝辄止,男友名字各种模糊化处理;家庭关系上避开了母亲和两个哥哥,与姐姐情感的刻画也显得相当单薄,除了幼年时携手演出的情谊,成年后展现更多的反而是矛盾和隔阂。

结果就是银幕上的经典场景越璀璨,就衬得影片的内核越平淡。

电影《梅艳芳》没能独立地为观众讲清她为什么能够成为“梅姐”乃至“香港的女儿”,至今依然凭借独树一帜的坚强个性和强大的人格魅力,给予无数歌迷鼓舞和温暖,也代表着奋斗不息的“香港精神”,反而需要观众调用自己的回忆去补足角色,一边看着配上海量经典劲歌金曲BGM的高端cos片段合集,一边追忆各自心目中的梅艳芳和当年的辉煌。

这里有必要进一步声明,说是高端cos已经出于对梅姐的感情给主创们留了面子,女主角王丹妮作为模特出身的演员,《梅艳芳》是她的银幕处女作,能将年轻时的梅艳芳演得颇为神似已属不易。但当时间线进入到梅艳芳问鼎香港歌坛以及再往后,王丹妮气质和心境上的弱势愈发一览无余,电影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表演基本看不出什么变化。

尤其梅艳芳经历KTV掌掴事件之后重返香港、面对咄咄逼人的记者那场戏,能看出王丹妮下了一番苦功模仿梅艳芳当时的神情和状态,可惜终究形似神不似。

(不过毕竟还有外形和神态都与张国荣毫无关系的刘俊谦托底,当他第一次出场介绍自己是Leslie的时候我就已经强忍一口老血,而他cos十二少的辣眼画面真的让人默默昏倒。)

演不出来怎么办?

水平不够,那就只能影像资料来凑。

于是从早期的几个画面闪回,到金曲歌后颁奖直接放片段,再到后期直接“弃疗”,开始大段大段地加入当年的各种新闻报道、幕后花絮和娱乐新闻采访剪辑。每到情绪上不去或者故事不好讲的时候就靠影像资料撑场,到最后告别演唱会几乎把《夕阳之歌》整首歌的精华剪出来放了上去。

同时主创们为了努力体现自己仍然在线,画面一直在王丹妮的cos场面和演唱会视频之间来回切换,影片本身至此有没有达到高潮见仁见智,加入过多的影像资料导致观众在虚构性和真实性之间被来回拉扯的程度肯定达到了高潮。

观众随着影片开始、故事线铺开,原本已经渐渐投入虚构性,却被一言不合出现的影像资料频繁“打醒”,顺便被一次次提醒女主角跟真实的梅艳芳差距有多大,而当观众开始追忆当年的时候,剧情的发展又努力试图将观众拉回虚构性。

更为尴尬的是女主角在电影中的婚纱、首饰乃至头发的颜色都和影像资料中梅艳芳的造型相去甚远,被《夕阳之歌》激发的伤感情绪在画面来回切换中不断出戏,等到那一声经典的“Byebye”响起的时候,真的已经彻底累了。

不管怎么说,感谢拍了《梅艳芳》这部电影,如果这个水平已经是竭尽全力,那希望下次别拍了。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谯国夫人》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审死官》影评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