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影评观后感
引言
我实在是很喜欢《奥本海默》。
虽然我觉得从客观的质量上说,它并没有(也不太可能)达到诺兰的巅峰水准代表作《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但它标志着诺兰已经熟练掌握了历史题材。电影有着鲜明的主题,内容丰富却不难懂。虽然电影是历史相关,但事先不做功课也没事,只要专心看电影,不在电影院里溜号、刷手机、搞对象就可以。
这个领域距离诺兰的舒适区——科幻、悬疑、冒险——还是有距离的,作为影迷,当然很乐意看到一名作者创新并超越自己。
诺兰第一次接触历史题材所交出的答卷是《敦刻尔克》(2017),这可以说是诺兰为数不多的口碑争议比较大的作品。
从《敦刻尔克》到《奥本海默》,有什么发生改变了?为什么《奥本海默》是一部出色的历史片?我想最好还是从电影本身说起。
一、“棱镜式的视角”
非线性叙事,诺兰电影的老朋友了。
通常情况下,非线性叙事是诺兰控制释放信息的工具【1】,他在偏悬疑类型的作品中很爱用这个工具。具体而言,他要么通过科幻设定、限定视角间接打乱时间线性,要么通过倒叙插叙直接打乱时间线性。
《奥本海默》是兼用限定视角和倒叙插叙的方式,达到非线性叙事的效果。历史题材用非线性叙事也很合适,不过原因与悬疑类型不同:正因为大家看待历史的方式都取决于自己的视角,所以我们才要反复地用不同视角去审视历史。用诺兰的话说,这是“采用一种棱镜式的视角观察角色的不同”。【2】
电影展开了两种视角,一种是奥本海默的,他的画面都是彩色的,他正在经历一个难熬的听证会,他的章节标题是“1.裂变”,与他“原子弹之父”的身份和分裂的人生暗合;另一种是奥本海默政敌施特劳斯的,他的画面都是黑白的,他也正在经历一个难熬的听证会,他的章节标题是“2.聚变”,与他追求氢弹的立场暗合。
两个人在听证过程中分别回忆了自己的过去,各自的回忆中也包含对方。他们的回忆有时互相补充,有时又互相对立,为观众补全了信息。为了便于理解,我根据《奥本海默传》(也是本片的灵感来源)梳理了电影的顺序时间线【3】。
时间
奥本海默
(彩色画面)
施特劳斯
(黑白画面)
1925-1945
学术成就、政治倾向、花边八卦,负责监督制造原子弹。
_
1947
当选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主席,并受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董事会成员施特劳斯邀请任院长,与爱因斯坦讨论道德关切。
邀请奥本海默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认为其在爱因斯坦面前诋毁自己。
1949.6
出席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关于是否允许放射性同位素出口的公开听证会,支持。
出席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关于是否允许放射性同位素出口的公开听证会,反对,并认为被奥本海默挖苦。
1949.10
参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关于是否制造氢弹的讨论,反对。
参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关于是否制造氢弹的讨论,支持。
1953
_
策划指控奥本海默。
1954
出席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安全审查委员会关于本人安全许可的闭门听证会,被吊销许可并毁誉。
_
出席美国参议院关于本人被提名为商务部长的公开听证会,因迫害奥本海默一事曝光,提名未通过。
可以看到,奥本海默的学术成就、政治观点、花边八卦都是点缀。
学术方面只简述了他的欧洲求学经历、他将量子力学引入美国,并简述了量子力学特别是裂变相关理论,诺兰知道说多了观众也看不懂。
政治方面展现了他早期的左翼倾向,展现了后期这一点被反对派拿来反复做文章,不过那时他的观点已经改变了,诺兰没有深入探讨奥本海默的政治观点产生与消亡的原因。
花边八卦,好像是那个年代老白男标配,懂的都懂,不多说了。
作为历史传记片,电影似乎对传主的一些很突出的方面都不太关心。不,这些都不是重点。不是诺兰关心的重点、不是观众爱看的重点。
那么,重点是什么?
二、“世俗神话”
电影重点还是落在大家爱看且能看明白的三方面,也就是我在表格里标粗的三部分:奥本海默负责监督制造原子弹、讨论核技术的道德关切、战后被政府吊销许可并毁誉。
其中第一部分,“奥本海默负责监督制造原子弹”,是一段标准的神话英雄旅程。
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将英雄旅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启程(进入奇境)、启蒙(获得力量)、归来(赐福人民)。【4】
奥本海默的英雄旅程也可以分成这三个阶段:启程(加入“曼哈顿计划”)、启蒙(“三位一体”核试验成功)、归来(美国获得了和平)。
这样戏剧性的故事似乎只应该诞生于编剧之手,然而它却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只能说上帝老人家也是一个好编剧。而诺兰,恰到好处地突出了真实历史中的这种戏剧性。
举例来说,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颇为值得玩味:雨滴,接连不断落在地上,在积水中泛起涟漪。第二个镜头:年轻的奥本海默面部特写,他神情严肃还带一点恐惧,似乎在俯视着雨滴落在地上的场景。
后面我们通过一些剧情可以知道,这个场景既模拟了链式反应,也是对核战爆发、铁雨落下、冲击波荡平一切的一种末世隐喻。而奥本海默像是神明,在云端之上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切,却无力阻止。
虽然整个故事是非线性的,但开场这两个镜头,应该就是整个故事的起点,从场景看时值1925年,奥本海默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后面情节的时间点都没有早过这个阶段。这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诺兰很少从头开始讲故事,除了《蝙蝠侠》两部续集以及《敦刻尔克》。
这两个镜头是一个符号,将奥本海默、原子弹、抉择、后果一开始就牢牢绑定,不仅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也揭示了奥本海默的宿命。
电影通过类似这样的“造神”技法,以及完整的神话英雄旅程,让历史有了震撼人心的神圣力量。“曼哈顿计划”是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美国的命运,它的巨大影响涵盖了人类科技、政治、军事、道德等各个领域,诺兰称之为美国的“世俗神话”。【5】电影成功地将观众代入奥本海默的主观视角,经历那些神话般的历史时刻。
而且,它不仅是美国的神话,也是全世界不同背景的观众都感兴趣、有共鸣的神话——因为日本统治者拒绝结束战争,所以通过原子弹毁灭广岛、长崎的方式,更多的美国人、苏联人、中国人,甚至也包括日本人活了下来。
大家都得到了和平。
这时候我们再回看《敦刻尔克》,就能明白为什么它没有达到预期。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英国的“世俗神话”,不过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并没有太多影响力。
与《奥本海默》类似,诺兰也想让观众与片中角色感同身受,并选取了一批最普通最普通的人——题外话,居然还有人说《奥本海默》表明诺兰崇尚精英主义,真叫人笑掉大牙。
但是诺兰在让观众去感受这些普通人的经历时,没有把握好真实性与戏剧性的关系,他做得太“真实”了。电影尽力让观众去感受普通人在沙滩和海水中挣扎,感受战争的混沌与命运的无常。片中,士兵们回到英国本土才从报纸上知道自己的溃败其实是一场“胜利”。诺兰还有过更离谱的想法,就是不写剧本,看看到时会发生什么,不过最后还是勉勉强强写了76页超短剧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观众走出电影院后,也和刚爬上岸的士兵们一样,一头雾水。真实是真实了, 但神话之所以为神话,并不是因为真实,它需要一些戏剧性的、可提炼的东西,让人们找到某种可以联结彼此的意义。
这是《敦刻尔克》的失败之处,也是《奥本海默》的成功之处。
对了,建议看《奥本海默》要看IMAX。IMAX技术所提供的沉浸感和墨菲的精湛表演,使得观众得以触及奥本海默的灵魂。
三、“后果”
说完第一部分“奥本海默负责监督制造原子弹”,我们再完整地看一下上文表格中标粗的三个部分,它们构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英雄旅程:
奥本海默先带着人类获得了神的力量;
继而他担忧这种力量,与自己的理念斗争,也与世界的理念斗争;
最后他面临审判,经历了悲剧性的动荡,带着遗憾重归平静。
这是一个从神话构建,到神话破灭的过程。
为此,电影(或者说历史)给奥本海默安排了一个对手,施特劳斯;还安排了三个情节,让两人交锋,并从各自的视角展现这次交锋。
其中1947年和1949年6月的交锋,表面上是交代两人的私仇,但其实都在着重突出施特劳斯这个人小肚鸡肠;而1949年10月的交锋,才展现了两人的理念对立:面对世界核战的可能性,施特劳斯主张制造威力更大的氢弹来实现和平(或核平),奥本海默主张通过对话控核来实现和平。
两人的记忆在这里也出现差异:大家讨论时围着大圆桌坐,圆桌中间有一个大花瓶。在施特劳斯的记忆中,他为了看清发言者,不断地移动花瓶;而在奥本海默的记忆中,他直接把花瓶移走了。这种“保持隔绝”与“打破壁垒”的差异,也象征着两人理念的不同。
施特劳斯在电影中是一个完全的反派,还是非常不讨人喜欢的那种。我其实对于这种把对手在道德上过度矮化的处理不是很赞同。
根据《奥本海默传》,两人的敌对首先始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权力斗争;其次是关于核能的观点相左——施特劳斯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在今天会对中国发动贸易战那种;最后才是彼此看不顺眼——奥本海默盛气凌人,施特劳斯睚眦必报。
当施特劳斯在电影结尾控诉奥本海默的种种惹人讨厌的性格特质时,就历史而言,他说的是实话;但电影没有对他的话提供太多佐证,因而观众会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个大反派走投无路时的歇斯底里。
奥本海默与施特劳斯的相互作用,带来了三个后果:
一是奥本海默早年的左翼倾向、对氢弹的反对、对施特劳斯的冒犯,将他自己带到了那场改变人生的听证会。
二是施特劳斯对奥本海默的打压,将他自己也带到了那场改变人生的听证会。
三是自原子弹开始,一系列核技术的诞生,将人类带向不确定的未来。
而第三个后果会存在,又恰恰是因为奥本海默和施特劳斯这两种人的存在。
正如诺兰所说:“《奥本海默》是一部关于后果的电影。”【6】
结语:“已经毁灭”
全片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悬念,就是在1947年的普林斯顿,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谈论了什么。电影在片尾揭示了答案,作为点题。当然,这段对话是虚构的,目的就是为了点题。
他们首先谈论了对奥本海默的历史评价,此处还与奥本海默在60年代被平反的镜头进行了交叉剪辑。爱因斯坦大意是说:“他们把你打造成神,让你备受煎熬,然后谅解你,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爱因斯坦这段话揭示了奥本海默作为英雄的悲剧性:英雄是一个工具,只能被利用。奥本海默被评价为英雄也好、毁灭者也罢,不过是取决于评价者自己的需要。电影对奥本海默的“造神”运动,也在这里停止,将奥本海默还原为一个人。这个人看开了一切,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他的夫人姬蒂则敢爱敢恨,到了60年代还拒绝与爱德华·泰勒握手。
两人还讨论了人类的未来。在爱因斯坦即将离开时,奥本海默说:“我们已经毁灭了人类。”(We did it)这让爱因斯坦脸色陡变,没去搭理施特劳斯。
这就更好理解了,电影担忧新技术的风险,而且是带有强烈悲观主义色彩的担忧。电影在向观众抛出这个终极拷问后,戛然而止。
难怪诺兰说这是一部政治惊悚片,而非传记片。【7】
写到这里,关于电影该写的就都写完了,但我又想起最近一件别的事情。
美国一家大数据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的首席执行官Alex Karp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我们的奥本海默时刻——创造人工智能武器》,表示“人工智能软件与日益自治的武器系统的潜在整合必然带来风险,但暂停这些技术的发展建议是不当的”。【8】
很难评价的一句话。我不禁好奇,如果是奥本海默看到这句话,会作何感想。但继而我意识到,纳粹阴影下的奥本海默和日本核爆后的奥本海默,对这句话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