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正明的证明》观后感影评
好久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了,看的上一部还是今年年初为了吒儿贡献力量的时候。突然间就想去看一场电影,翻了翻正在上映的影片,不知怎么就挑到了这部《毕正明的证明》。
看完之后突然觉得,这部电影看的很值,没有那么多乌七八糟的套路,没有乱七八糟的情爱,更不像那些打着所谓的旗号的热血情怀而去圈钱的影片。相反,这部电影没有那些我认识的演员,却用一个个小小的人物,去演绎着人生的方向与选择。
【综述】
电影演绎的是20世纪90年代,铁路是人们长途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无论是学生、商人,火车都是第一选择。随之而来的,就是列车扒手逐渐增多,大家有所不满。
在严打扒手的同时,所谓以“四爷”为首的盗窃团伙“荣门”内部,也在发生着内斗,特别是针对“161”线的归属,更是“花手”与“少爷”斗争的焦点。
而我们的主角“毕正明”,在这场纷争之中,从最初的懵懂少年,到因公致残后的不屈,再到打入“荣门”,最终劝导“大白桃”向善,成功将盗窃团伙瓦解。
在我看来,影片的故事还是非常的连贯的,又可以分为“梦想启航”“初出茅庐”“百折不挠”“卧薪尝胆”“功成名就”5个阶段,展现了毕正明不同的心路历程。
相比于《天下无贼》,这部影片更侧重犯罪案件的本身和人物的刻画描写。
如果说整部影片的缺点,给我的感觉可能有两点,一个是就是毕正明的父亲,全片只在开头有个交代,我一直以为是“花手”小时候杀害的,结果“花手”杀害的是另一个人,缺少了一点点的闭环。第二个就是最后一个阶段毕正明抓“花手”的时候,没有像小时候那样,从座位底下钻出来,更没有看到毕正明的那瓶饮料而让两人回想到小时候见过的那一面。毕竟世界这么大,而又这么小,你就站在我的面前,而我却不能与你相认,只能模糊的记起曾经的那一点一滴。
【人物·毕正明】
作为本片的主角,身上的主角光环必不可少,只不过这个光环好像稍微弱了一点。
小的时候在火车上,被“花手”要走了一瓶汽水,这也是两人的第一次相遇。闹着要去厕所,却看到了半夜临停的列车下,很多盗贼在用钩子偷车上的东西,自己也差点被拽下车,从那之后,便也立志做一名反扒警察。
来到反扒的第一天,毫不遮掩的刚毕业大学生形象,不仅仅是“周叔叔”看了出来,就连扒手“大白桃”都一眼看了出来,并成功的从他身上偷走了钱包。看到自己被割开的裤子口袋,不知道是什么感想。而晚上的行动中,就被割断了脚筋,变成了残疾人。
但是变成残疾人的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抓了两个贼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便伪装成残障的流浪人士,偷偷的接近那个曾经割开自己裤子的“大白桃”,学着所谓的“手艺”。传说中的“身残志不残”,装傻的瘸子却练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扒窃手艺,后来也是成功的被选入参加“英雄会”,去争夺“四爷”的位置。
在“学习”手艺的过程中,也是和“大白桃”“二宝”“江米条”四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想着有一天全都从良之后,开一家服装店,去过上轻松的日子,而不是扒窃这种刀尖舔血的日子。特别是有一天,几个人发现了拐卖“二宝”“江米条”的人贩子,几个人也是凭借着自己的“手艺”狠狠的教训了人贩子。
怀着一颗善良的心,用心中始终存着的正直与尊重,感化着、劝导着那个割破他裤子,让他第一天上班就丢人的“大白桃”改邪归正。也是坦坦荡荡的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最后,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将大反派“花手”缉拿归案。
【人物·大白桃】
不得不说,“大白桃”的演员还是很漂亮的。
“大白桃”,人如其名,内心是纯洁无瑕的白色,但是外表永远是坚强的。无论是带毕正明理发、学手艺,到看到二宝被抓,再到配合毕正明查找标记扒手,最后替毕正明挡下致命一刀而死,将一个内心充满着矛盾与纠结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小被曼姐养大的她,被迫学了一手扒窃的本领,更是在代号为“少爷”的带领下,登上了传说中最富有的“161号”,成为了一个小头头。直到毕正明报道的那一天,正在火车上偷窃的她,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警员,怀揣着调戏的想法,在帮助毕正明抓到不守规矩的小偷之后,划开了他的裤子,反而留下了“大英雄”几个字给他,这也是后来两人相认的证明。
在被毕正明救下之后,装疯卖傻的毕正明哄骗“大白桃”成为师父,教他扒窃的手艺。但是面对曼姐的试探,她却始终不肯让毕正明出师,这也是最初她不想拉更多人下水的证明,更是她内心仍然存在着善意的体现。之后,一直不让毕正明出师,确还是在毕正明“努力”之下让他见到了“少爷”。
在“江米条”被杀、“二宝”被抓之后,她的内心更是充满着纠结,想要从善从良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好在与毕正明相认,知道了他的身份,为自己的将来迎来了一片曙光。她梦想着有一天,“荣门”被全部打击,自己受到惩罚之后,能去服装店当模特,去幻想着未来的时光。所以积极配合着毕正明,在“英雄会”上指出一个又一个扒手。
可是她的结局是悲剧的,在毕正明和“花手”的打斗中,被一刀刺死。在死之前,她的眼神充满着对未来的渴望,充满着对曾经生活的憎恨。
内心柔弱、外表坚强,心存善意、充满期待。
【人物·花手】
影片中没有交代“花手”的具体来历,他只是一个流浪的小孩,却不像“江米条”“二宝”一样被拐卖,被弄残。反而是不知道幸运与否,被“四爷”收留,并由于天生的身体问题,学会了一身高超的扒窃本领。
最开始的出场,就是一场喜剧。在火车上偷窃的他,躲在了椅子下面,小孩子的天性,瞄上了毕正明的饮料。两个小孩都是那么单纯,毕正明想也没想就将手中的饮料给了“花手”,而作为回礼,“花手”将一个铁青蛙玩具送给了毕正明。也许两个小孩子的友谊就是这么简单吧,没有任何的杂念掺杂。后来“花手”看到毕正明喜欢喝的饮料,不由得问道“喜欢喝这个?”他是不是也想起了当年那个什么都没想就把饮料给了他的小男孩?甚至直接拒绝了和他一起回家,而选择了继续流浪。可是两个人却始终没有相认。
在一次扒窃的过程中,他不小心刺死抓他的警察,被“四爷”收留后,“四爷”把他杀人的那把刀藏了起来,威胁他。被收留后,他学了一身扒窃的本领,被分配到了“鬼队”,去处理杂事,包括探听警察的消息、给列车乘务员打点等等。但是始终没有被允许上火车上扒窃。
这部影片想证明自己的,不仅仅是毕正明,还有“花手”,他一心想证明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不应该被闲置起来,只能处理杂事,所以“冲动”就是形容他最好的形容词。无论是主动挑衅上“161”,还是指使手下碰绝对不能碰的大衣,甚至杀了“四爷”和“曼姐”,包括最后一心盯上“金牌”,想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了却心结。
虽然最后也有从椅子下钻出来的画面,能够和开头简单的呼应,但是却没有在最后。那一个随身携带的酒壶,应该是他唯一放松的方式了吧。
一个小人物,在努力争取博上位的机会,但是却始终被压着,没有机会……年少时做错的事,却要用一生去承担。一个反抗命运不甘的努力者,这也许是对他最好的评价了吧!
【人物·曼姐、四爷】
全片配角很多,但是这两个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先说说“四爷”吧。角色没啥说的,不过提到他就不得不提那个最经典的画面,“四爷”最后和“花手”吃饭的时候,“花手”想求和给“四爷”倒酒,但是“四爷”不给面子,就被“花手”用刀杀死了。充分证明了那句“下属给你倒酒,千万别装,否则后果自负。”正是看了这个短视频,我才想看的这部电影。那一刀,真爽!
再说说“曼姐”。这个角色真的“飒”,是我喜欢的类型。两场戏,演的真的很棒!一个是第一次露面的时候,试探毕正明,然后询问“大白桃”是不是想好了要带出个人来,我一直以为她是那种洞察一切、心存善念的好人。可是后来她发现了“四爷”死亡的真相,又说“四爷”是自己选出来的接班人,再到“大白桃”回忆小时候如何被“曼姐”训练,发现她更“飒”了!
【评·被低估的影片】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在十月上旬的排片少的可怜,家附近的影城甚至一天一场都没有。可以说,真的是被严重低估的电影,如果排片时间多的话,会有更多人看到吧。
故事中的好几个对比角色,特别是主角三人组的“三角关系”(不是那种荧幕CP,反而是两两之间相互的印证),毕正明与花手的一正一邪(那是一生的宿敌,一生的牵绊),毕正明与大白桃的一明一暗,大白桃与花手同为孤儿的不同选择,以及二宝和江米条,曼姐和四爷,少爷和花手等等,将人性的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了几个影评,说这个电影的人物有很多都有原型,比如“花手”,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情况,只不过,拍出的是阳光的一面而已吧。
虽然电影中的动作戏,比如毕正明和扒窃犯火车上座位上跳跃奔跑的追逐,再比如毕正明练习扒窃的手法,真的是有点夸张,但是却更好的体现了那种“技能”和氛围。
电影中还有一场戏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毕正明、大白桃、江米条和二宝四个人,在车厢里喝酒聊天。几个好友,一起吃吃喝喝,憧憬着未来的生活,谁又不羡慕呢?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钩心斗角,没有利益冲突,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粹。
强烈推荐的一部电影,有时间就去看看吧!趁着还没下映。
